所属成套资源:中职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课件PPT全套
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 废墟的召唤/宗璞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 废墟的召唤/宗璞优秀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宗璞,作者简介,神奇壮丽的奇迹,凝固停滞的废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
本文创作于1978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
远瀛(yíng)观 甲胄 (zhòu) 充塞(sè)碣(jié)石 嗫(niè)嚅(rú)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雨果笔下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宗璞笔下的圆明园是怎样的?
描写这些废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举些例子分析分析。
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
生动形象地写出废墟的凝固停滞,表达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时的忧患和惆怅,隐含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写出了圆明园的凄怆和寂寥。
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二 废墟的召唤/宗璞公开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图片欣赏,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词语积累,整体感知心有提纲,句段賞析,本文主旨,迁移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 废墟的召唤/宗璞优秀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圆明园废墟,大水法,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字词积累,文章内容结构,理解赏析,点明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二 废墟的召唤/宗璞一等奖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万园之园,图片欣赏,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废墟的召唤,作者简介,本文写作背景,全文可分四个部分,品味赏析语言,由实写到虚写,汶川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