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沐川县2022—2023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全卷共二个大题,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总分人 | 复查人 | ||
得分 |
|
|
|
|
|
|
|
得分 | 评卷人 |
|
|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答案番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1. 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2. 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5.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甲骨文
6.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中原反映了
A.兼并战争频繁 B.周王室力量衰微 C.思想百家争鸣 D.铁农具广泛使用
7. “他生当大变革的时代,又遇着信任专一的孝公,使他能够放手做去,收到了莫大的功名……秦王政后来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是由于他变法的后果。”“他”是
A.张骞 B.商鞅 C.管仲 D.张仲景
8. 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大运河
9.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A.“仁者爱人” B.顺应自然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10.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 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材料 | 出处 |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 《资治通鉴》 |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 《汉书·百官公卿表》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C.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12.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与此相关的是
A.巨鹿之战 B.黄巾起义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
13.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诗《咏汉高祖》。下列关于汉高祖刘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率兵攻占咸阳 B.采取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C.在垓下大败项羽 D.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14. 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15.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16. “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文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其意义是
A.“丝绸之路”得以开通 B.中央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C.专门机构管理海上贸易 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8.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建立了对西域有效的管辖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促进了汉与西域友好往来
19. 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的贡献是
A.改进造纸术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发明“麻沸散” D.撰写《史记》
20. 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牧野之战
21. 《九州志》记载:“(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福建)者八族。”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清明,生活稳定 B.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C.江南开发,重心南移 D.锐意改革,民族交融
22.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23. 东汉《风俗演义》说“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晋人《搜神记》中也说“胡床,戎狄之器也”。南北朝时期,胡床已经普及到民间。对这些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 B.灵帝的生活太奢华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晋朝人不喜欢胡床
24. 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艺术成就和中外交融的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绘画 C.石窟艺术 D.文房四宝
25.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A.匈奴 B.氐族 C.鲜卑族 D.羌族
得分 | 评卷人 |
|
|
二、综合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
26.“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四 三国后期,曹魏实力增强,吴蜀日趋衰落。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统一了全国。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五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 —— (北宋)欧阳修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将四土四国之地“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6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实现思想的一统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3)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魏主”“去夷即华”的措施对民族关系有何重要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分)
27.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农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距今约9000—7000年,在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骨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三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四 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说出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的古代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革新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景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其“农,天下之本”的思想?(4分)
(4)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2分)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2分)
28.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6分)
(2)材料二中的“胡人”是哪一少数民族?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4分)
(3)材料四反映了谁的主张?请你对他的这部著作作出恰当的评价。(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进步的趋势有哪些?(2分)
沐川县2022-2023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C | A | A | C | D | B | B | A | D | C | B | D | B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B | C | D | D | A | A | B | D | A | C | A |
|
二、综合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
26.(每点2分,共16分)
(1)东周;战国;分封制;(6分)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兴办太学;(4分)
(3)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4分)
(4)追求大一统;或维护统一;(2分)
27.(每点2分,共18分)
(1)黄河流域:半坡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4分)
(2)工具:铁制农具;耕作技术:牛耕;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任1点);(6分)
(3)措施: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与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等。(任2点,4分)
(4)现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荒地被开垦出来;或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的丰收;或农业和手工业发展。(2分)
(5)因素:生产工具的革新;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政府合理的政策(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28.(每点2分,共16分)
(1)①吴;②东晋;政权分立;(6分)
(2)鲜卑族;因果关系或北方人口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4分)
(4)贾思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4分)
(5)民族交融;南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24分), 马克思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21分), 不同地区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