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第一册氮肥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氮肥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2氮肥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除去干燥中混有少量的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饱和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B证明木炭在加热时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将灼热的木炭加入到浓硝酸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检验某白葡萄酒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将葡萄酒滴入盛有酸性稀溶液的试管中,溶液颜色褪去,说明该葡萄酒中含二氧化硫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和碎瓷片,加热A.A B.B C.C D.D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③锌与稀硝酸反应主要得到氢气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只能将铁氧化为Fe2+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⑥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⑥ D.①②⑥3.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Na+、H+、Cl-、 B.K+、Ba2+、OH-、I-C.Na+、Mg2+、Cl-、 D.Cu2+、S2-、Br-、ClO-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有B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于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现象火焰呈紫色溶液中有K+没有Na+D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试纸变蓝原溶液一定含A.A B.B C.C D.D5.细菌可以促使含铁、氮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铁、氮两种元素的循环。部分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硝化过程都属于氮的固定B.反硝化过程含氮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亚硝态氮只能通过反硝化过程转化为氮气D.土壤中的铁循环可将氮元素从水体中还原除去6.下列各种情况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a+、、、Fe2+B.含有大量的溶液:H+、Fe2+、、Cl-C.含有大量C1-的溶液:Al3+、Mg2+、、OH-D.加入锌粒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Cl-7.下列由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和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存在C.过量铜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再滴加稀硫酸,铜逐渐溶解,说明铜可以和稀硫酸反应D.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只能将铁氧化为Fe2+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铜与稀硝酸反应: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D.少量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Ca2++OH-=CaCO3↓+H2OB.过量的铁溶于稀硝酸:Fe+4H++=Fe3++NO↑+2H2OC.用醋酸清洗水垢: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D.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4+2H2O10.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气体(a、b、c表示在相应仪器中所加入的试剂),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气体abcACl2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B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CSO2浓硫酸Fe浓硫酸DCO2盐酸碳酸钙饱和NaHCO3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1.I.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氮氧化物会带来什么污染 (回答一点),由图1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 。写出NH2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对应的脱氮率如图3所示,脱氮效果最佳的 = 。(2)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①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 ;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②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氮氧化物(NO、NO2)、SO2是大气污染物。回答下列问题:(3)如图包含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部分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省略),实验室以Cu与浓HNO3反应制备并收集NO2,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4)SCR脱硝技术已成为使用广泛和成熟的烟气净化技术,脱硝效率高达90%以上。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5)目前,NaClO溶液广泛地应用于脱硫脱硝。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喷淋吸收塔装置(如图)。该装置脱硫脱硝后,溶液的酸性 (增强、减弱、不变)。12.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 g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产生 色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6.4 g铜片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2.8 L(标准状况)。则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4)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13.氮、硫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是氮、硫元素的各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根据A对应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A为 (写分子式)。(2)氨及其化合物中常用作保护气(如填充灯泡、焊接保护等)的物质是 (写电子式),原因是 。(3)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4)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脱水”“吸水”或“强氧化”,下同)性;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5)含-3价氮元素的物质可以是,也可以是铵盐。只用一种试剂,将、、、NaCl这4种盐的溶液区分开(可加热),这种试剂可以是_______(填序号)。A.NaOH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1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 。(2)把生铁制成不锈钢的目的是 。(3)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运输浓硝酸的原因是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写出一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15.I、铁是生产、生活及生命中的重要元素。(1)血红蛋白(Hb)中的铁元素呈正二价,能与O2分子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从而有输送氧的能力。NaNO2因具有氧化性能使血红蛋白丧失与O2结合能力。药品美蓝是其有效的解毒剂,解毒时美蓝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2)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的某种氧化物和氢气,该氧化物和氢气在高温下发生逆反应得到“引火铁”。 “引火铁” 是一种极细的铁粉,它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其原因是 。Ⅱ、在1 L 2 mol·L-1稀硝酸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反应中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入n1mol铁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3)若M点时再加入V L 2 mol·L-1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完全,则V为 。(4)研究表明硝酸的浓度越小,反应后氮的化合价越低。在极稀的硝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生成NH4+的离子方程式为 。16.和碱反应写出NH4Cl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氮、硫、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请根据它们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中常用到的氮肥很多是铵盐,检验某化肥中铵盐的方法是取出少量待检物于试管中,然后 (填字母代号)。A.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该反应原理是 (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实验室中,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会产生“黑面包”现象并有难闻气味,其中产生难闻气味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字母代号)。A.强氧化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3)许多氯的化合物是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其中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其中有效成分为 。(4)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某物质而显蓝色,该物质可能是 。①Cl2 ②碘水 ③KBr ④溴化氢 ⑤HCl ⑥溴蒸气18.三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试液中有。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方案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方案丙: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试评价上述各种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1)方案甲: ,理由是 ;(2)方案乙: ,理由是 ;(3)方案丙: ,理由是 。19.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 20.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十分丰富。请根据以下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示意图回答含氮化合物相关的问题: (1)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工业合成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B.可用来生产碳铵和尿素等化肥C.可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干燥D.受热易分解,须置于冷暗处保存(2)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用充满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如图),引发喷泉的方法是 。 (3)氨气在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厂生产出的浓硝酸可用铝槽车或铁槽车来运输,是因为在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铝、铁等发生 现象,说明浓硝酸具有很强的 性。(5)“吸收塔”尾部会有含NO、NO2等氮氧化物的尾气排出,为消除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①可用ClO2将氮氧化物转化成。向含ClO2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ClO2转化为去除氮氧化物效果更好的NaClO2,再通入NO气体进行反应。碱性条件下NaClO2去除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氨转化法。已知7mol氨恰好能将含NO和NO2共6mol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三、实验题2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并探究其性质。(1)写出氨气的化学式 。(2)图中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备 气体(填化学式)。(3)图中方框中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4)如图是甲同学设计的尾气处理装置, 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5)生成的氨气是 色, 气味的气体,为了检验生成的氨气是否收集满,可以把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如果观察到 现象,说明已经收集完成。(6)干燥氨气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干燥剂是 (填名称)。(7)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2.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A.生石灰 B.二氧化硅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2)装置B的作用为 ;装置E的作用为 。(3)通入装置C的两导管要左边长、右边短,原因是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的黄绿色气体,为避免空气污染可将尾气通入 溶液。23.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 (填“a”或“b”),理由是 。(3)若观察到装置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4)为防止环境污染,如图所示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5)用图C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氯化氢,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
参考答案:1.A2.C3.C4.D5.D6.A7.B8.A9.C10.D11.(1) 光化学烟雾或酸雨 NO和NO2 6NO2+8NH37N2+12H2O 1:1(2) 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3+2H+= +2NO↑+H2O(3)AD(4)4NO+4NH3+O24N2+6H2O(5)增强 12.(1) 蓝 红棕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3Cu+8H++2NO=3Cu2++2NO↑+4H2O(3)0.325 mol(4)4HNO3(浓)4NO2↑+O2↑+2H2O(5)4NH3+5O24NO+6H2O 13.(1)(2) N2的化学性质稳定(3)H2S、Na2S(4) 吸水 强氧化 脱水(5)D 14.(1)生石灰吸水性强(2)不锈钢耐腐蚀(3)常温下,浓硝酸与铁发生钝化反应,在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内部铁不被氧化(4):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节约用电或用纸,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等等 15. 氧化 铁粉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Fe+4H++NO3-=2H2O+NO↑+Fe3+ 2NA 0.2 8Fe+30H++3NO3-=3NH4++8Fe3++9H2O16.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7.(1) B +OH-NH3↑+H2O(2)A(3)Ca(ClO)2(4)①②⑥ 18.(1) 不严密 含有Ag+而不含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与设计方案一致的现象(2) 严密 只有含有的无色透明溶液才会出现此现象(3) 不严密 含有而不含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与设计方案一致的现象 19. 分液漏斗 方法1: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捂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方法2: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20.(1)CD(2)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3)4NH3+5O24NO+6H2O(4) 钝化 氧化(5) 3+4NO+4OH-=4+3Cl-+2H2O 1:3 21.(1)NH3(2)O2(3)向下排空气法(4) 是 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5)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 试纸变蓝(6)碱石灰(7) 22.(1)AD(2) 干燥氨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3)为使密度较大的Cl2和密度较小的NH3能较快地混合均匀(4)3Cl2+8NH3=N2+6NH4Cl(5)在G处连接导管,直接把尾气通入盛有烧碱溶液的烧杯中 23.(1) 碱石灰(2) a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3)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4)②④⑤(5)先打开止水夹,再挤压胶头滴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作业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2离子晶体的性质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酸雨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