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一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二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测评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34页。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章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①气流为冷气流 D.②气流为暖气流A[解析] ①②两股气流相遇,①气流在②气流之上,说明①气流的气温较高,来自纬度较低地区,为西风带,因此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①风带的是( ) AA.&1& B.&2& C.&3& D.&4& [解析] 由上题可知,①为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选项中A表示北半球西风带。故选A。 读世界季风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回答3~4题。3. 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D[解析] 图中显示A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故选D。4.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D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 图中显示B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南亚季风影响范围,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性质湿热,且势力强大;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风如果来得迟,退得早,雨季短,会出现旱灾。故选D。 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 m 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C[解析] 高空等压面凸向低处,说明为低压中心,对应近地面为高压中心,两侧为盛行风带,可能是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气流下沉,降水稀少,A、D错误;如果甲、乙风向相同,则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为极地高压带,C正确;近地面和高空受力不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故近地面风带与高空风向不可能完全相反,B错误。故选C。6. 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 B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解析] 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盛行西风带,甲为东北信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正确;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B。 下图为亚欧大陆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 M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B[解析] 读图可知,M地位于40°~60°N之间且在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8. 与M地气候类型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压带、风带是( ) DA.赤道低气压带 B.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中纬西风带[解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终年处在盛行西风带控制下形成,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故选D。9. 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CA.终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解析] 图中N地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C。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 ) A.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B.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C.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D.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D[解析] 读图可知,①~④依次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1月份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②,A错;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B错;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锋面气旋雨,C错;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故选D。11. 下图中所示气候的成因与上图中④风带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 BA.&5& B.&6& C.&7& D.&8& [解析] 图中A、B、C、D图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可知,热带草原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与④风带关系密切。故选B。 2021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发生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下图为该地区某地11日5—24时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14题。12. 导致此次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D[解析] 由图中气象资料可知,该天气系统经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应是冷锋。故选D。13. 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是( ) CA.5—6时 B.10—11时 C.14—15时 D.21—22时[解析] 锋面经过时风力最大,沙尘暴最强,从图中可看出,14—15时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大,属于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故选C。14. 推测该地5月10日天气特点可能是( ) AA.温和、晴朗 B.寒冷、阴雨 C.温和、阴雨 D.寒冷、大风[解析] 该地5月10日为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温和、晴朗。故选A。 在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的成熟阶段,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股冷空气,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锋,称为阵风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发育阵风锋时的等压线及云系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阵风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B[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在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的成熟阶段,会产生冷性下沉气流,该冷性气流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锋,称为阵风锋。读图可知,图中丙处为高压脊,可能是冷性下沉气流所在处,因此丙处不可能形成阵风锋,该冷性下沉气流到达地表后,会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向北会遇到较冷气流,不会形成阵风锋,因此丁处不会形成阵风锋,向南可能遇到暖湿气流,两者交汇形成阵风锋,乙处离冷性下沉气流较近,等压线疏密有明显变化,最有可能是阵风锋所在地,甲处离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云系所在区域)较远,与冷性下沉气流相遇形成阵风锋的可能性较小。故选B。16. 阵风锋过境时,多出现( ) CA.狂风暴雨 B.连绵阴雨 C.大风降温 D.晴朗升温[解析]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乙处可能形成阵风锋,读图可知,乙处位于云系边缘,云量少,因此阵风锋过境时,不会出现狂风暴雨和连绵阴雨,排除A、B;题意表明,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股冷空气,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阵风锋,因此阵风锋过境时多出现大风降温,C符合题意;阵风锋是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般冷空气南下而形成,因此不会升温现象,排除D。故选C。 下图中a、b、c、d四点标有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17~18题。17. 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天气晴朗 D.昼夜温差增大B[解析]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通过图中风的方向可以判断甲地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可以推断是南半球的气旋,以阴雨天气为主,昼夜温差小。故选B。18. 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CA.&9& B.&10& C.&11& D.&12& [解析] 气旋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a—甲—b一线气压由高到低,再到高,而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大小相反,所以a—甲—b一线气压由低到高,再到低。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次冷锋过境前后,华北某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图。据此回答19~20题。19. 数据显示甲时段( ) A.风力逐渐减小 B.污染逐渐减轻C.出现锋前增温 D.风向保持不变C[解析] 阅读图例可知,甲时段,风向产生略微变化,风速明显增加;PM2.5迅速下降,并非逐渐减轻;气温出现明显抬升,说明出现锋前增温现象。故选C。20. 乙时段内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DA.先受暖气团后受冷气团影响 B.大气逆辐射先减少后增加C.先受冷气团后受暖气团影响 D.太阳高度角是先变大,后变小[解析] 乙时段处在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风速下降;气温在11日14:00达到最大,主要受太阳辐射(根本能量来源)、地面辐射(直接能量来源)影响,所以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是先变大后变小;大气逆辐射的强弱随气温而变化,应是先增加后减小。故选D。 下图为2021年某月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回答21~23题。21. 与东京相比,该日北京( )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高C.风力较小 D.风向相近D[解析] 从图中看,北京距亚洲高压更近,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更大,气温可能更低;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可读出,北京气压为1 024百帕,东京的气压在1 024至1 028百帕之间,东京的气压较高;从图中看,与东京相比,北京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图中北京和东京都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吹西北风,风向相近。故选D。22. 该月最可能为( ) A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解析] 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可看出,此时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势力强大,为北半球冬季,最可能为1月;4月和10月为季节转换时期,亚洲高压势力较弱;7月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势力强大。故选A。23. 日本海维持高压系统存在的条件是( ) D①副高控制时间长 ②纬度高,水温低 ③西北风,寒冷干燥④海域封闭,易结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从图中看,日本海纬度高,水温低,海域封闭,易结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②④正确;日本海的高压系统与副高无关,①错;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与西北风无关,③错。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1)指出甲图和乙图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6分)[答案] 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6分)[答案] 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6分)[答案] 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高纬冰雪覆盖的内陆地区,一般不会形成深厚的云层和强降水,但当极地大陆气团穿越温暖开阔水域时往往会形成很厚的降雪云带,在秋冬季大湖区下风向沿岸80千米范围内会形成间歇性暴风雪现象,称为大湖效应。北美五大湖水域面积广,水体储量大,垂直温差显著,湖泊降雪效应强。下图为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2022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分布。(1)简述图示区域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答案] 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降雪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查尔顿附近降雪量最大,向四周递减。(2)推测地形因素对图示区域低温的影响。(6分)[答案] 北部地势低缓,湖面广阔,利于冷空气南下;南部地势较高,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冷空气滞留时间长。(3)观测发现冬季强风条件下该地区只能产生弱降雪,试分析原因。(6分)[答案] 风速大,缩短风在湖面驻留的时间,热量补充少,垂直温差小;风速大,水汽补充少,云层薄;风速大,降雪带推移速度快,降雪时间短。26.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说出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答案] 全年少雨。M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N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P地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答案]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季;位于两条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上游水量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喇叭口形海湾内,受飓风活动影响,海水顶托,加剧洪涝灾害。(3)说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8分)[答案] 两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A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B地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全年高温多雨。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章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①气流为冷气流 D.②气流为暖气流A[解析] ①②两股气流相遇,①气流在②气流之上,说明①气流的气温较高,来自纬度较低地区,为西风带,因此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①风带的是( ) AA.&1& B.&2& C.&3& D.&4& [解析] 由上题可知,①为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选项中A表示北半球西风带。故选A。 读世界季风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回答3~4题。3. 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D[解析] 图中显示A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故选D。4.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D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解析] 图中显示B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南亚季风影响范围,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性质湿热,且势力强大;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风如果来得迟,退得早,雨季短,会出现旱灾。故选D。 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 m 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C[解析] 高空等压面凸向低处,说明为低压中心,对应近地面为高压中心,两侧为盛行风带,可能是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气流下沉,降水稀少,A、D错误;如果甲、乙风向相同,则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为极地高压带,C正确;近地面和高空受力不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故近地面风带与高空风向不可能完全相反,B错误。故选C。6. 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 B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解析] 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盛行西风带,甲为东北信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正确;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B。 下图为亚欧大陆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 M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B[解析] 读图可知,M地位于40°~60°N之间且在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8. 与M地气候类型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压带、风带是( ) DA.赤道低气压带 B.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中纬西风带[解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终年处在盛行西风带控制下形成,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故选D。9. 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CA.终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解析] 图中N地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C。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 ) A.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B.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C.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D.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D[解析] 读图可知,①~④依次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1月份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②,A错;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B错;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锋面气旋雨,C错;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故选D。11. 下图中所示气候的成因与上图中④风带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 BA.&5& B.&6& C.&7& D.&8& [解析] 图中A、B、C、D图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可知,热带草原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与④风带关系密切。故选B。 2021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发生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下图为该地区某地11日5—24时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14题。12. 导致此次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D[解析] 由图中气象资料可知,该天气系统经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应是冷锋。故选D。13. 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是( ) CA.5—6时 B.10—11时 C.14—15时 D.21—22时[解析] 锋面经过时风力最大,沙尘暴最强,从图中可看出,14—15时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大,属于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故选C。14. 推测该地5月10日天气特点可能是( ) AA.温和、晴朗 B.寒冷、阴雨 C.温和、阴雨 D.寒冷、大风[解析] 该地5月10日为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温和、晴朗。故选A。 在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的成熟阶段,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股冷空气,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锋,称为阵风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发育阵风锋时的等压线及云系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阵风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B[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在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的成熟阶段,会产生冷性下沉气流,该冷性气流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锋,称为阵风锋。读图可知,图中丙处为高压脊,可能是冷性下沉气流所在处,因此丙处不可能形成阵风锋,该冷性下沉气流到达地表后,会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向北会遇到较冷气流,不会形成阵风锋,因此丁处不会形成阵风锋,向南可能遇到暖湿气流,两者交汇形成阵风锋,乙处离冷性下沉气流较近,等压线疏密有明显变化,最有可能是阵风锋所在地,甲处离形成雷雨的单个对流体(云系所在区域)较远,与冷性下沉气流相遇形成阵风锋的可能性较小。故选B。16. 阵风锋过境时,多出现( ) CA.狂风暴雨 B.连绵阴雨 C.大风降温 D.晴朗升温[解析]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乙处可能形成阵风锋,读图可知,乙处位于云系边缘,云量少,因此阵风锋过境时,不会出现狂风暴雨和连绵阴雨,排除A、B;题意表明,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股冷空气,在近地面的底层向外扩展,与单体运动前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阵风锋,因此阵风锋过境时多出现大风降温,C符合题意;阵风锋是冷性下沉气流作为一般冷空气南下而形成,因此不会升温现象,排除D。故选C。 下图中a、b、c、d四点标有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17~18题。17. 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天气晴朗 D.昼夜温差增大B[解析]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通过图中风的方向可以判断甲地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可以推断是南半球的气旋,以阴雨天气为主,昼夜温差小。故选B。18. 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CA.&9& B.&10& C.&11& D.&12& [解析] 气旋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a—甲—b一线气压由高到低,再到高,而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大小相反,所以a—甲—b一线气压由低到高,再到低。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次冷锋过境前后,华北某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图。据此回答19~20题。19. 数据显示甲时段( ) A.风力逐渐减小 B.污染逐渐减轻C.出现锋前增温 D.风向保持不变C[解析] 阅读图例可知,甲时段,风向产生略微变化,风速明显增加;PM2.5迅速下降,并非逐渐减轻;气温出现明显抬升,说明出现锋前增温现象。故选C。20. 乙时段内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DA.先受暖气团后受冷气团影响 B.大气逆辐射先减少后增加C.先受冷气团后受暖气团影响 D.太阳高度角是先变大,后变小[解析] 乙时段处在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风速下降;气温在11日14:00达到最大,主要受太阳辐射(根本能量来源)、地面辐射(直接能量来源)影响,所以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是先变大后变小;大气逆辐射的强弱随气温而变化,应是先增加后减小。故选D。 下图为2021年某月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回答21~23题。21. 与东京相比,该日北京( ) A.气温较高 B.气压较高C.风力较小 D.风向相近D[解析] 从图中看,北京距亚洲高压更近,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更大,气温可能更低;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可读出,北京气压为1 024百帕,东京的气压在1 024至1 028百帕之间,东京的气压较高;从图中看,与东京相比,北京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图中北京和东京都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吹西北风,风向相近。故选D。22. 该月最可能为( ) A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解析] 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可看出,此时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势力强大,为北半球冬季,最可能为1月;4月和10月为季节转换时期,亚洲高压势力较弱;7月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势力强大。故选A。23. 日本海维持高压系统存在的条件是( ) D①副高控制时间长 ②纬度高,水温低 ③西北风,寒冷干燥④海域封闭,易结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从图中看,日本海纬度高,水温低,海域封闭,易结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②④正确;日本海的高压系统与副高无关,①错;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与西北风无关,③错。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1)指出甲图和乙图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6分)[答案] 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6分)[答案] 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6分)[答案] 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高纬冰雪覆盖的内陆地区,一般不会形成深厚的云层和强降水,但当极地大陆气团穿越温暖开阔水域时往往会形成很厚的降雪云带,在秋冬季大湖区下风向沿岸80千米范围内会形成间歇性暴风雪现象,称为大湖效应。北美五大湖水域面积广,水体储量大,垂直温差显著,湖泊降雪效应强。下图为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2022年11月9日至14日降雪量分布。(1)简述图示区域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答案] 降雪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降雪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查尔顿附近降雪量最大,向四周递减。(2)推测地形因素对图示区域低温的影响。(6分)[答案] 北部地势低缓,湖面广阔,利于冷空气南下;南部地势较高,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冷空气滞留时间长。(3)观测发现冬季强风条件下该地区只能产生弱降雪,试分析原因。(6分)[答案] 风速大,缩短风在湖面驻留的时间,热量补充少,垂直温差小;风速大,水汽补充少,云层薄;风速大,降雪带推移速度快,降雪时间短。26.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说出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答案] 全年少雨。M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N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P地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答案]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季;位于两条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上游水量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喇叭口形海湾内,受飓风活动影响,海水顶托,加剧洪涝灾害。(3)说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8分)[答案] 两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A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B地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全年高温多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