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秋高中化学(苏教2019)选择性必修1 分层作业 和 专题 测评 (解析版)
化学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学平衡说法正确的是,5 ml·L-1,则此时v>v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分层作业13 化学平衡的移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反应CO(g)+H2O(g)H2(g)+CO2(g) ΔH0。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
3.下列有关化学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的反应2NO2N2O4,当增大NO2的浓度时,NO2的转化率增大
B.恒温恒容下,在合成氨平衡体系中充入H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移动
C.已达平衡的反应2NO2N2O4,减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
D.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大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苯酚(C6H5OH)与Fe3+反应生成[Fe(C6H5O)6]3-(紫色)。将6 mL 0.1 mol·L-1KI溶液和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Fe3+(aq) +2I-(aq)2Fe2+ (aq) +I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2 mL四氯化碳,振荡,平衡向右移动
B.经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在分离后的水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若溶液呈紫色,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C.加入少量I2固体,平衡向左移动
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2(Fe2+)c2(Fe3+)·c2(I-)
5.(2023河北任丘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叙述过程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制取金属钾的反应为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
B.CO(g)+NO2(g)CO2(g)+NO(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工业上SO2催化氧化生成SO3,常通入过量的空气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7.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的含有杂质(不与CO反应)的Ni和一定量的CO,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 ℃、80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C.恒温恒压下,若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将粗Ni与CO密封在一玻璃管内,通过调节两端温度,可以提纯Ni
8.(1)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C(s)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写出指定物质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及平衡变化情况(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①增加碳的量,平衡 ,c(CO2) 。
②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 ,c(CO2) 。
③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 ,c(CO2) 。
(2)现有三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都进行反应CO2(g)+H2(g)H2O(g)+C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各物质起始浓度不完全相同,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容器
n(CO2)
n(H2)
n[H2O(g)]
n(CO)
甲
a mol
a mol
0
0
乙
a mol
2a mol
0
0
丙
a mol
a mol
a mol
0
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一个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加热到200 ℃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同一温度的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 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 ℃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 000
12.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u)c(CO)·c(CuO)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K1K2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13.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为CO2和N2,其反应为2NO(g)+2CO(g)2CO2(g)+N2(g) ΔHY2
C.平衡常数:Ka2,所以平衡逆向进行,v(逆)>v(正),B项错误;恒温恒压下,若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为维持压强不变,则容器的容积就要扩大,气体的浓度减小,最终导致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反应在25 ℃、 80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以通过调节两端温度,达到提纯Ni的目的,D项正确。
8.答案 (1)①不移动 不变 ②逆向移动 增大 ③不移动 不变 (2)乙>甲>丙
解析 (1)①碳单质为固体,增加碳单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②温度不变,缩小容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CO2)增大。③温度、容积不变,通入N2,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2)将甲作为参照物。乙和甲对比,增大了H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乙中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大于甲中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丙和甲对比,增大了生成物H2O(g)的浓度,促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时丙中CO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中CO的物质的量。
9.C 解析 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加热到200 ℃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投入2 mol PCl5与1 mol PCl5相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PCl5(g)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的体积分数增大,故选C。
10.D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吸热,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830 ℃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1,即c(H2)·c(CO2)c(CO)·c(H2O)=1,c(CO)与c(CO2)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K值只与温度有关,恒温时缩小容器容积使压强增大,K值不变,C项错误;400 ℃时,平衡常数K=10,向恒容反应器中投入CO、H2O、H2、CO2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1 mol、2 mol、3 mol,此时浓度商Qc=c(H2)·c(CO2)c(CO)·c(H2O)=2V×3V5V×1V=1.2,QcKc,C项错误。
14.D 解析 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H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即H2S的分解属于吸热反应,A项错误;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平衡转化率,B项错误;在900 ℃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S的转化率为50%,根据“三段式”可知:
2H2S(g) 2H2(g) + S2(g)
起始量/mol a 0 0
转化量/mol 0.5a 0.5a 0.25a
平衡量/mol 0.5a 0.5a 0.25a
K=(0.5a2)2×0.25a2(0.5a2)2=0.125a,C项错误;约1 100 ℃时,曲线Ⅱ、Ⅲ几乎重合,H2S的转化率相同,说明此时催化剂已失去催化活性,D项正确。
15.D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曲线a比曲线b先达到平衡,说明反应速率a>b,由于A、B两个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一个是恒温,一个是绝热,则说明二者的温度a>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容器中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同时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则到达平衡时,B容器相对于A容器,N2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容器B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A项错误;由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不变,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从而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同时不影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具体措施可以减小容器容积,B项错误;根据分析可知曲线a对应绝热反应,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绝热反应容器中温度高,N点的速率快,M点和N点均达到平衡状态,所以两处的速率:v(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知识无关的是,1 ml·L-1的硫酸铵溶液中,某温度时,向20 mL 0,常温下,分别向10 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用0,用0,准确移取20,25 ℃时,向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 ℃时在c=0,1 m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25 ℃时,把1 mL 0,将浓度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