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2.减法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课时内容 | 教材第17~18页例1及相关习题。 |
课时 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 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 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重点 难点 | 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吧,2008年奥运会是在我国北京举办的,不仅如此,我国还夺得了金牌榜第一名!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
师:根据表中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汇报。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根据主题图中的数据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学生一般都能准确列式。但有的是上节课已学的计算问题,有的是本节课和后面的学习中会遇到的计算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情况灵活处理。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加法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就主要来学习有关减法计算的问题。(板书课题:不退位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主题图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到我们身边就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密切联系了数学与实际生活。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体现了加法和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同时在数据信息的对比中,发现中国的金牌数第一,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
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8-36。
师:这道题怎么口算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学情预设】 预设1:我先算40-30=10,再算8-6=2,最后算10+2=12。
预设2:我先算48-30=18,再算18-6=12。
师:你们都算得很对。前两个课时我们学习过列竖式计算加法,回忆一下,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怎样笔算48-36。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圆片,然后说一说摆的过程。(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 从个位上的4个圆片中去掉3个,从十位上的8个圆片中去掉6个。
师:十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多少?个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多少?
【学情预设】 十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1个十,个位上剩下的圆片表示2个一。
师:现在你们能试着写一写48-36的笔算过程吗?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48,在48的十位数4下面写上3, 个位数8的下面写上6,也就是3要对着48的十位数4,6要对着48的个位数8。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写上减号和等号线。(课件出示)
师:列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 预设1: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预设2:个位上相减的数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相减的数写在十位上。
2.归纳计算方法。
师:同加法的笔算方法类似,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了之前学习列竖式计算加法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充分引导。尤其对圆片在数位上的含义做出指点,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笔算减法算理这一难点。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竖式写法和从个位减起的计算顺序,并且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计算,还能说出思考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师:对于 48-18,想:个位上得几?怎样写?这里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对于 25-21,想:十位上得几?怎么写?这里的0为什么可以不写?
【学情预设】 对于第一个算式个位上得0,必须写0,用来占位,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起来比较轻松;而第二个算式十位上得0,有的学生会写出来,这时就要提醒学生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这时的0不能写。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展现了计算中可能出现的两种特殊情况:个位上相减得0和十位上相减得0。这里通过“想”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出现错误,也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减法中的相同情况打下基础。
3.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口算或笔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作业设计,优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1题。
将有联系的3道题对比编排,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3道题中数据的特点(被减数相同,减数中都有“8”),引导学生边列竖式边体会把数位对齐的道理。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
这题是利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减法的实际问题。本题既体现了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质上与后面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有着内在联系。
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能仅凭“感觉”了事。
不退位减
1.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这节课教师努力把情感态度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到课堂之中。这节课创设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情境,利用教材的主题图“奥运金牌榜”,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主题图所提供的数据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摆圆片等具体操作活动中,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就会给我们很多惊喜。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综合与测试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综合与测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6+8,−8+30,+27−9,−26−30,−50,−40,答能减10元,答要花53元,答案不唯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ppt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1课时连加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2课时连减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3课时加减混合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4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第5课时解决问题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练习五pptx、202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精品同步课件练习六ppt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连加连减教案doc、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加减混合教案doc、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doc、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doc、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_学习任务单_第一课时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_课后练习_第一课时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_学习任务单_第二课时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_课后练习_第二课时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的连加连减运算_课后练习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课后练习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学习任务单docx、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的连加连减运算_学习任务单docx等1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