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四课课时1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江苏专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十四课课时1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一,认识调解与仲裁,调解不同于和解,考向一调解,考向二仲裁,核心考点二,解析三大诉讼,诉讼的主要类型,区分诉讼与仲裁,考向诉讼的主要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 规则,树立证据意识。4.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调解——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1)含义:调解是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和解≠调解≠诉讼。人民调解是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调解不是当“和事佬”“和稀泥”。
(2)类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
(3)人民调解的特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仲裁——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1)性质: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2)类型: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3)特点①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②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③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④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甲乙之间的邻里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乙需赔偿甲500元,但乙拒不履行,甲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纠正: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但调解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蒋大与蒋二兄弟二人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蒋大或蒋二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纠正:法律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不能仲裁。蒋大与蒋二兄弟二人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不能仲裁,仲裁机构不会受理。3.张三与李四之间的合同纠纷经仲裁机构裁决,李四违约担责。李四不服,可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纠正: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同时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合同纠纷经仲裁机构裁决,李四违约担责,李四不可就同一纠纷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
4.甲与乙发生债务纠纷,甲试图通过和解、调解等多种途径加以解决,最终都没有成功。这时,甲可以选择仲裁这种终局性的最后途径实现自身的权益。纠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具有终局性特点,是甲可以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典例1 法律既要有刚性,也要有温度,调解工作得让老百姓的心热乎起来。为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某区人民法院在推行“诉调对接一站式解纷机制”“午间法庭”“远程法庭”等一系列便民诉讼举措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联调机制建设成果,做好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联动。
由此可见①调解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可以通过和解达成合意,依靠协商解决纠纷②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下达成的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双方必须履行③“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得到新发展,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④创新完善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并未强调调解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①不符合题意。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但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故②错误。
误认为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双方必须履行。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变式1 某社区地处山地,一石墙因年久失修倒塌20余米,造成坡下两垄茶叶被埋,墙两侧村民因茶叶损失和石墙修缮责任产生争执。当地人民法院到现场勘察,多次组织调解,最终双方同意由墙上侧地村民与社区共同出工修复石墙,并帮助墙下侧地村民补种被损毁的茶苗。下列对于人民法院主持的诉讼调解认识正确的是①社区邻里关系纠纷在正式起诉审理前必须进行人民调解②应当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调解邻里纠纷③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依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才具有强制执行力④人民法院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字后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说法错误,人民调解不是解决纠纷的必经过程;③错误,“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依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才具有强制执行力”是对人民调解的认识,与诉讼调解不同。
典例2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关于修改仲裁法的议案,明确建议,调整可仲裁范围,在可仲裁性方面打破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限制。下列关于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仲裁必须以双方签订仲裁协议为前提并共同提出申请②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执行③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④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就同一事由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错误,仲裁不必由双方共同提出申请;②正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执行;③错误,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④正确,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就同一事由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
误认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纠纷解决方式的试题的解法第一,辨别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纠纷。纠纷的性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解决纠纷的方式。第二,依据纠纷的性质、情况,对解决方式作出选择。第三,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变式2 法国A公司与上海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协议》,双方约定:“因协议所引起的纠纷或争议,首先通过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仲裁解决。若仲裁结果无法达成一致,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于上海商业法庭以诉讼方式解决。”下列对该约定中的“仲裁”分析正确的是①属于商事仲裁 ②属于劳动争议仲裁③遵循了“或裁或审” ④违反了“一裁终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②错误,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该约定中的“仲裁”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不是劳动纠纷问题;③错误,在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1.诉讼及其特点(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2)特点①公权性。②程序性。③强制性。④终局性。
1.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纠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各个方式各有优缺点,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2.三大诉讼差异显著,所以刑事诉讼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纠正: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典例 (2021·浙江6月选考)某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酒店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责令整改。该酒店未按期整改,被城管部门处以5 000元罚款。酒店若不服可以①提起行政诉讼 ②起诉,法院可以接收酒店的诉状 ③申请仲裁 ④免费申请行政复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②错误。城管和酒店在厨余垃圾处理问题上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不适用仲裁制度,③不符合题意。
混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受理的,而行政复议是由行政机关受理的,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
变式 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它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以下案例对应诉讼类型正确的是①华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②张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民事诉讼③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④周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未明确价格产生争议——民事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正确,华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涉及犯罪,属于刑事诉讼;②错误,张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属于行政诉讼;③错误,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属于民事诉讼;④正确,周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未明确价格产生争议,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属于民事诉讼。
一、选择题1.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优势,服务群众、服务大局,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渠道 ②人民调解组织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 ③有效的调解能够降低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本 ④调解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但不是主要渠道,①错误。人民调解组织是社会组织,不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②错误。
2.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下列关于人民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民调解产生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②人民调解化解纠纷的主要优势是可以超越法律规定,更具灵活性③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司法机构,调解协议有强制执行效力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人民调解化解纠纷要遵守法律,不能超越法律规定,②错误。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不是司法机构,④错误。
3.下面是某住房装修合同关于争议解决的条款:
第十条 争议解决1.本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如发生争议,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双方应协商解决。或凭本合同和乙方开具的统一发票向××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京庭装潢专业委员会投诉,请求解决。2.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协商、调解解决不成时,可以按照本合同约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该合同的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选择的解决途径有①商事仲裁②劳动争议仲裁③行政诉讼④民事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材料中是住房装修合同,②不符合题意。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住房装修合同发生争议,不适用行政诉讼,③不符合题意。
4.孙某在某电动车修理部以市场价购买了一个电动车充电器,在给电动车充电时充电器发生爆炸,致电动车完全损坏,但幸好无人员伤亡。孙某当日即与修理部交涉要求赔偿。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为此孙某和修理部要明确的规定有①仲裁必须由达成仲裁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申请②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③仲裁裁决虽无法律效力,但双方当事人都应自觉履行④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争议发生后,争议的任何一方均可按照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提出仲裁申请,①错误。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应自觉履行,③错误。
5.某发电厂的账户自2021年起被人民法院冻结,发电厂与人民法院多次协调后被解冻1 000万元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袁某、肖某两位员工因未及时拿到拖欠9个月的工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本案中①仲裁申请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提出②账户被冻结为不可抗力,发电厂可以拖欠工资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有法律约束力④准时足额发放工资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错误,仲裁申请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不是三年;②错误,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电厂账户被冻结不符合不可抗力的条件。
6.依据右图信息可以做出如下推断A.国家强制力是落实审判结果的 后盾B.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一审终 审制C.人民法院裁判权利义务关系的 依据是诉讼法D.人民检察院不能成为诉讼活动的主体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B错误。诉讼法是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不是人民法院裁判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C错误。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成为诉讼活动的主体,D错误。
7.案例一:刘某在小区散步时被狗咬伤,刘某与狗的主人张某就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争吵不一。案例二: 小钱把车停在杭州市萧山区某马路边被交警贴了罚单,但他发现一起停着的好几辆车并没有受到处罚。案例三:某日下午,姚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以上问题如果诉讼到人民法院,适用诉讼类型正确的是A.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B.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民事诉讼C.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民事诉讼、 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D.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
案例一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是对行政机关的处罚存在异议,因此,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中姚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已经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因此适用刑事诉讼,故D正确,A、B、C排除。
8.张某从某地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销售,被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并认定其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决定依法没收王锦蛇,并对张某给予罚款处罚。张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知,张某A.要对其提起的诉讼承担举证责任B.提起的是民事诉讼,要求县林业局赔偿损失C.起诉的对象是县林业局执法人员D.提起的是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对其行政处罚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方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因此,该案中张某不承担举证责任,应该由县林业局承担举证责任,A说法错误。该案件是张某和县林业局的纠纷,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县林业局,属于行政诉讼,B说法错误。张某起诉的对象是县林业局,而不是县林业局执法人员,C说法错误。
9.2022年2月9日,W市G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某甜品店在线上以158元价格销售定制款“冰墩墩生日蛋糕”,蛋糕造型是北京冬奥会已注册的吉祥物“冰墩墩”的造型。执法人员责令甜品店立即下架、停止销售该款蛋糕,并罚款1万元。但店主不服该处罚,辩称他们做的蛋糕跟“冰墩墩”不完全相同。本案中,店主A.可以向W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B.可以向G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可与G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仲裁解决纠纷D.起诉G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还可申请行政复议
如果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有异议,当事人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本案中,店主可以向W市G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W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A错误。法律规定,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C错误。行政纠纷起诉后不能申请行政复议,D错误。
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想不到不用交诉讼费,还这么快帮我们解决了纠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真是让人放心。”2022年8月,广东某司法所运用“主动介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三及时”模式成功调解一宗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并立即在法庭完成了司法确认,将一起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的纠纷平息化解于未然。
小李(化名)在驾驶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车辆损坏,事后小李虽然积极与受伤家属联系沟通赔偿事宜,并对家属进行慰问,但伤者家属仍有顾虑,双方就赔偿事宜迟迟未能达成一致。该司法所所长了解到此事。第一时间迅速约定双方当事人到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为尽快令双方达成一致,该司法所调解员事前先向律师咨询专业意见,通过人民调解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分析讲解,引导受害者及其家属以法律为依据合法维护自身权益。双方在该司法所的组织下,以法律为准绳,通过“面对面”的调解,心平气和地达成赔偿协议。随后,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双方就该调解协议共同向该镇法庭申请了司法确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314课课时1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一,认识调解与仲裁,调解不同于和解,核心考点二,解析三大诉讼,诉讼的主要类型,区分诉讼与仲裁,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第34课 课时1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社会争议解决,认识调解与仲裁,解析三大诉讼,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