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4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社会变化的表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朝时期,元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重心南移的明显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思考问题:让我们穿越到宋朝,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的普及,部分地区出现一年三熟。
    棉花种植始于宋,推广于元,南方植棉逐渐普遍;部分地区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经济结构。
    宋代人口实际数量超过1个亿。
    宋代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煤炭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用煤作燃料,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造纸业发展。
    史料: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 ——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
    外贸税成宋元的重要财源;出口丝织品、瓷器、茶叶,进口香料、珠宝;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人口超百万;元大都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1)北宋经济对南方依赖大,户口南多北寡;(2)北宋灭亡后,人口南迁,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重开大运河: 裁弯取直,缩短航程;
    3.开辟海运航线: 运输江南粮食;
    1.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南宋: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发展潜力巨大; 3、政府政策鼓励,重视水利兴修; 4、南方自然条件好,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5、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等朝代)。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平民家庭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活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对土地买卖、典当不加干预;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更自由;金元时期,出现一定逆转,大趋势没变。
    贱民阶层数量减少;世袭奴婢减少,雇佣关系发展;农民租佃关系发展,人身束缚减少。
    租佃制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公田不治”﹐土地关系逐渐走向私有化﹐井田制破坏﹐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旧的剥削方式﹐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租佃制度于此产生。租佃关系: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即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宋代的租佃制或称租佃契约制,即地主私有土地和各类国有土地在出 租时多采用“明立要契”的方式,这种契约具有法 律约束力,如承租者不能如约完纳地租时,官府则 以法律手段使契约内容得以兑现 租佃制下的地租形态,以实物地租为主,其中又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分成租中以对分制较为普 遍,也有四六分或三七分者。在两浙等粮食产量比较稳定的地方,流行定额租,租额一经确定,若干年不变,承租者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在租佃制下,客户对于地主、官府的人身依 附关系大为削弱。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平民社会、人身自由的增加、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放松
    作物熟制、棉花的种植、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
    榷场贸易、纸币、海外贸易、城市
    南移过程、大运河、科举制分卷
    “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依据所学知识,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机构,故C项正确,A项时间不符,B项属于政治文化交流,D项是官方贸易, 不属于市舶司管辖。
    准确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排除错误选项。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依据材料可推知,“南方经济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A项排除。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B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
    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排除错误选项。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重文轻武B.北方长期战乱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吏治腐败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科举制推行的时候南北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和当时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系,C正确,BDA不是主要原因。
    牢记基础知识,排除错误选项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 )A.保护佃农利益 B.增加政府收入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
    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北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租佃关系。故选D。A、B、C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准确理解材料主旨,排除错误选项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规模大部门增多,边境贸易,海外贸易,货币流通,城市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日常贸易,北宋四川交子,元代纸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学课件ppt,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示范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瓷器发展历程,china,元代青花瓷,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平民社会的到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