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3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3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3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4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46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48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21412/0-169452151151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广东中考,思维导图,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逐渐变弱,真空不能传声,稀疏程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1. 具体内容见下表:
注意: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1.(八上P26改编)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条件下,如图1-2-1所示,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填“逐渐变强”或“逐渐变弱”)。设想,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1.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__,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__(也叫做音量),声音的品质叫做________(也叫做音品)。
2. 声音3个特性的区别:
3.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________。 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 (1)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_____Hz到________Hz。 (2)人不能听到的声音: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
注意:正常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发声体振动;②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 000 Hz之间;③声音的响度足够大;④有介质。
2.(八上P38改编)许昌地处中原之中,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其“戏曲之乡”的称号名不虚传。戏曲也逐渐走进校园,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其伴奏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同学们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可以分辨出是哪种乐器;乐师调节二胡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如蝙蝠靠回声探索飞行中的障碍和食物、B超诊断病情、利用次声监测地震、海啸和台风等。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如超声波碎结石、超声波清洗物体等。
3.(八上P41改编)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均填“能量”或“信息”)
1. 噪声的定义: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噪声是指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
3. 减弱噪声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注意:噪声监测器只能显示噪声的响度,而不能减弱噪声。
4. (八上P43 改编)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0年7考:2013年(选择)、2014年(选择)、2015年(选择)、2016年(选择)、2018年(选择)、2019年(选择)、2021年(选择)考查]
【例1】【物理观念】如图1-2-2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思路点拨:(1)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v固>v液>v气。(3)真空不能传声。
1. (2022晋中)图1-2-3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的水传入人耳D.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2. (创新题)【科学探究】某中学有一个150 m×70 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1-2-4),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 乙和丁B. 甲和乙C. 丙和丁D. 甲和丙
[10年9考:2013年(选择)、2014年(选择)、2015年(选择)、2016年(选择)、2017年(选择)、2018年(选择)、2019年(选择)、2020年(选择)、2021年(选择)考查]
【例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要根据需要时而用力、时而轻柔地演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坐在后排的观众即使看不清舞台上的情况也能听出进行独奏的是何种乐器,这样主要利用了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思路点拨: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当拧紧或放松琴弦后,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根据需要而控制用力大小,这样做可以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乐器它们发出的音色也不同,所以坐在后排的观众即使看不清舞台上的情况也能听出进行独奏的是何种乐器。
3. 【物理观念】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1-2-5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加大摩擦弦的力度C.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D. 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
4. (创新题)【物理观念】(2022重庆模拟)某手机播放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2倍的速度快速播放,从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2倍。则该播放软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忽略温度的影响,则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年3考:2016年(选择)、2021年(综合)、2022年(选择)考查]
【例3】【科学态度与责任】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C.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D.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思路点拨:声音传递到物体上不会引起物体变化,通过声音可以获知这些物体的信息,这就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汽车的倒车雷达等。如果声音传递到物体上引起物体变化,说明声音是传递能量的。如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结石等。
5. 【科学态度与责任】有关声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B. 听诊器利用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C. 开启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6. (创新题)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1-2-6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__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左右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0年3考:2015年(选择)、2016年(选择)、2022年(选择)考查]
【例4】下图所示的做法中,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思路点拨:噪声有两种不同角度的定义,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但是不能为了防止噪声而对人造成其他的损失。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学校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 【科学态度与责任】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控制噪声,刻不容缓。下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 在教室周围植树B.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C. 在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8. (创新题)图1-2-7是某同学在手机上安装的一款工具软件的测量界面,该软件的作用是测量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根据图中的测量结果可知,此时的环境________(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例5】在横线中填写对应的声音特性。 (1)“震耳欲聋”“窃窃私语”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2)“男高音”“女低音”中的“高”“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3)“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4)“闻其声而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
(5)“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制成的 。(6)向暖水瓶中灌水,依据声音的________可知道水是否灌满。(7)医生用听诊器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________增大。(8)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9)吹奏小号时,不断调整手指在小号上的按压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
9. (2022福田模拟)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2-8A所示的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图1-2-8B)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一头的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 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 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 (2022年)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 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 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2.(2021年)图1-2-9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
3. (2020年)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
4. (2019年)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图1-2-10为某场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5. (2018年)音乐会上用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 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根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 演奏时,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作业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夯实基础,素养提升,s内振动6次,控制变量,空气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作业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夯实基础,素养提升,被弹开,真空不能传声,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水面在振动,EAD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声音与环境作业课件,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