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1 草原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1 草原学案及答案,共4页。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草原》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六年级语文组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2.体会作者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方法。3.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学习重点感受草原的美,体会作者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难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学法提示以问促读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 品味深情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渲染( ) 勾勒( ) 迂回( ) 低吟( ) 重要词语。①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勾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疾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襟飘带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研读第1自然段,体会草原美。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美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呢?(1)感悟交流“天空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 。”(2)感悟交流“天底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体会草原的 和 。(3)感悟交流“小丘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勾勒”指划出 ,用于描写草原的话说明草原很局限,而草原是 ,“渲染”就是用颜色来 画面,所以用“渲染”这个词更恰当。(4)感悟交流“羊群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个“绣”字写出了羊群在草原上的 之美,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作 ,把草原比作 ,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表达了老舍先生第一次到草原的 、 之情。(四)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于草原的诗句。 (五)达标检测 1.在加点字的正确音节上打“√”。迂回(yū yú) 衣裳(shānɡ shanɡ) 拘束(sù shù) 渲染(xuān xuàn)2.补充填空: 一( )千( ) 襟( )带( ) ( )涯( )草 ( )色欲( ) 3.读下面的短文,选填恰当的比喻句。(用序号表示) 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 A.银色的大海上飘游着几片美丽的白帆。 B.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C.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D.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第1课 《草原》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自主突破答案:1. xuàn lè yū yín 2.①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②用线条描画出轮廓。③飞快地奔跑。④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⑤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合作探究答案:1.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告别草原。3.(1)感悟交流“天空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感悟交流“天底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3)感悟交流“小丘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就是用颜色来涂抹画面,而“勾勒”就是我们用笔进行描边,勾画一层轮廓。“勾勒”指划出轮廓,用于描写草原的话说明草原很局限,而草原是无边无际的,辽阔的,所以用“渲染”这个词更恰当。(4)感悟交流“羊群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个“绣”字写出了羊群在草原上的流动之美,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表达了老舍先生第一次到草原的欣喜、愉悦之情。4.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拓展延伸答案: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曹邺《寄刘驾》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轼《立春偶成》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鲍溶《塞上行》当堂测试 答案:1.yū√ shanɡ√ shù√ xuàn√2.一(碧)千(里) 襟(飘)带(舞) (天)涯(碧)草 (翠)色欲(流) 3.D C B 总结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第五单元18* 小站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五单元17 盼学案设计,共1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4 穷人学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