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学案
-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能和热量》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总结 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学案,共3页。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是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课前准备 一、课前复习认真阅读课本P2-P5,自主完成下列问题: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不仅气体, 和 中也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 。分子间存在 力和 力。 二、 收集信息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观察之后的现象。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看看能否将水的体积压缩。三、提出问题 课堂活动活动1:认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观察教材图1-1-3,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分析物质是由什么构成。 图1-1 电子显微镜下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物质都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 2.阅读教材P3第一段,感受分子数量和体积。分子直径很 ,但是数量很 。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m 。实验:用量筒分别盛装的50ml酒精和50ml水,想想它们混在一起的总体积是多少呢? 将水倒入酒精中,将液体摇匀,观察它们倒在一起的总体积是多少,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对比将一杯沙子倒入一杯石子中的情景)分子间存在 。 活动2:认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 实验: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观察杯中出现的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扩散现象说明: 观看视频: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观看图片:煤炭与墙面之间的扩散现象总结这几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气体、 和 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它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讨论交流:教材P4图1-1-8生产和生活中扩散现象的利用。活动3:分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演示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验,思考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1-4 图1-5 图1-6分子间同时存在着 和 。活动4:了解物质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因物质的常见状态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观察教材图1-1-12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分析物质处于三种不同状态的原因。物质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因是分子 不同。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 组成的。(2)分子都在 。(3)分子间存在着 和 。 随堂练习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说明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没有空隙3.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D.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 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物质处于那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 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 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6.图1-8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 )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8.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中装入半管水,再倒入半管红色酒精,过一会儿,我们发现玻璃管中的水变红了,并且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也下降了,这两个现象说明:(1) (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3 比热容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课前预习,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电能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3 比热容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