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第1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第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人教版方程的意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方程的意义教案,共13页。
    方程的意义 [课程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配套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脚本正文] 一、自备篇:尝试自解,暴露疑点教师组织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4课时:方程的意义。先进入自备篇,检查自备的学具是否齐全(停2秒)。准备就绪,进入自学篇同学们,走进方程的意义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呢?3听,他的分享  1                          2学生反馈1有目标才会有思考,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判断方程的标准又是什么?方程还和哪些知识有关系呢?3二、自学篇(一)借疑展思,激活思点教师组织2目标定得好,瞧,我带来了它给大家助力:天平。怎样使用呢?称量物体时,要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地方,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屏幕前的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4学生反馈2提问,如果用天平称量物体,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5教师组织3为你的会问点赞,带着问题走进教科书62页,画一画、写一写,自学寻法。(停3他找到了方法!                  6学生反馈3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尝试:在天平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发现:天平两边所放砝码的质量相等,列式:50+50=100,自学得知:这是一个等式。再思考:将左边两个50g的砝码换成空杯,天平还会平衡吗?再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得知:空杯重100克。由此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当天平的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我的回答你满意吗?为你的会学点赞!天平平衡,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所以列式:50+50=100,发现用等号连接的两边都是数字,再思考:有没有不一样的等式呢? 7                            8教师组织4天平的平衡生成新发现,那到底什么是等式呢?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那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等式呢?回到天平中找一找,往空杯中倒入水,你知道这杯水有多重吗?(停1秒)这位同学用图记录下她的新发现!9学生反馈4通过推理画出示意图,虽然不知道水的质量,但是能肯定杯子里倒入水后质量大于100克,导致天平失去平衡,左低右高,这样不能确定这杯水有多重,借助字母来表示数,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100+X克。引发再思考:100+X到底等于多少呢?(停1秒)需要天平平衡,左右两边质量相等,那怎样调整呢?10教师组织5难就难在这里,虽然空杯的质量是已知数,但是加入的水的质量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用X来表示,回到天平上,怎样调整天平,知道100+X等于多少呢?11                   12学生反馈5合音建议,本来天平平衡,由于加入水后,左边水和空杯的质量大于右边砝码的质量,所以右边轻,我建议右边继续加砝码。教师接受你的建议,老师在右边(点)增加100g砝码,(点下张)瞧,怎样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现象呢?③建议,右边增加100克砝码后发现:还是左低右高,仍然是杯子和水重,用式子:100+X>200来表示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建议:继续右边增加砝码。教师天平还是不平衡,两边质量的关系只能用不等式:100+X>200来表示,那就再加100g砝码,天平是否能平衡呢?又该怎样用式子表示呢?⑤补充天平左高右低,仍然不平衡,这用不等式表示:100+X<300,要想确定这杯水的质量,就需要减少砝码了。⑥教师:听你的,减少50g的砝码,这次是否能平衡呢?怎样用式子表示呢?现在,天平平衡了,说明:杯子的质量+水的质量=砝码的质量,也就是:100+X=250,这杯水250克。  13               1415教师组织6天平从平衡到不平衡再调整为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列出了这样的4个式子,观察中有没有新发现呢?16学生反馈6观察中引发思考:天平不平衡,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所以列出的是上面的两个不等式,而只有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才能列出像下面的两个等式,对比等式中解决了之前自己的思考点: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不含有未知数,屏幕前的你发现了吗?17教师组织7有思考就会有收获,我们又发现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继续思考,是不是会有继续惊人的发现呢?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相等关系并写出等式吗?尝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停3秒)大赞等你拿,谁来挑战?18(二)迁移畅思,突破难点学生反馈7我来挑战,屏幕前的同学们,圈信息,理关系:X元是单价,数量是3本,2.4元是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也就是:3X=2.4;引发再思考:100+X=250,这个等式里面也有未知数,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什么呢?19教师组织8100+X=250,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屏幕前的同学们,圈一圈其中的关键词?(停顿2秒)你找到了吗?20学生反馈8两个词最关键:一、含有未知数;二、等式,这能助力我们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屏幕前的你和我想的一样吗?21教师组织9由此我们认识了方程,再次走进书62-63页,看一看:怎样认识方程的?写一写:方程,从中理一理:什么是方程呢?(停顿3秒)听,这位同学的梳理,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22                            23学生反馈9问学有目标:什么是方程?自学引思考:借助天平的平衡现象,知道了50+50=100,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引发再思考:有没有不一样的等式呢?探究一杯水的过程中又有新发现:100+X=250,等式中含有未知数,自测中再有新收获:3x=2.4。对比中引发再思考::50+50=100虽然是等式,但是不含未知数,进而理学抓关键:100+X=250,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于是照样子写方程,发现:方程一定是等式,那么等式一定是方程吗?屏幕前的你,能帮我解答吗?24教师组织10这三位同学来帮你,谁来说一说他们写出的方程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反馈10(合音):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些都是等式,而且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所以才都是方程,这些方程中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补充,最后一个方程给屏幕前的你带来新发现了吗?未知数不是只有X,还可以有Y,方程中不是只能含有一个未知数,还可以含有两个未知数,比如:x+y=5补充,我还有不同发现,还有的方程有小括号,可见方程很不简单。教师组织11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老师也写了一个式子,判断一下是方程吗?25学生反馈1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含有未知数;能够肯定的是这个式子是等式,但是等式中没有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进而回答了我自己的问题:发现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师组织12对比中有了新发现,这些式子都是等式,在等式中找方程,发现这些是方程,借助图梳理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等式包含方程,而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说: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个发现恰恰助力解决下面的问题,走进自测篇,先小试牛刀:独立完成教科书63做一做1。(停3秒)谁来挑战第1题?  26三、自测篇:借练拓思,收获质点。(一)小试牛刀:独立完成教科书P63页做一做1学生反馈12屏幕前的你和我一起来判断,是方程打对勾,不是方程画错号。判断标准是关键:一:是等式,二:有未知数。第一步:排除不是等式的式子,x-14>7228<16+14,而y+24只是一个式子,不能构成等式剩下的3个等式一定是方程吗?(停1秒)再次考查易错点:不一定,35+65=100,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就不是方程。剩下的两个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都是方程。和我相同的同伴为自己的会用,加上一个赞!27教师组织13接下来谁还会为自己再加一个赞呢?独立完成教科书63做一做2题。(停3挑战第二题,谁来?28(二)大显身手:独立完成教科书P63页做一做2学生反馈13我来挑战。第一幅是天平图,是否平衡是关键,指针指在中间,说明左边物体的质量2x克与右边砝码的质量50克相等,用等号连接表示等量关系,由此列出方程:2x=50;第二幅是线段图,理关系:X73的和是166,列方程:X+73=166。屏幕前的同学们,再次核对(停1秒),相同的再为自己的会想加上一个赞!29教师组织14没有加赞的同学别着急,还有挑战等着你,独立完成教科书66页练习十的第3题。(停3秒)第一幅中这两位同学写出的方程,你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吗?30学生反馈14首先,为这两位同学点赞,第一位同学根据数量关系:小明的年龄+28岁等于爸爸的年龄,列出方程X+28=40;而第二位同学的想法是:爸爸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等于相差的年龄,所以列出方程:40-X=28,虽然想法不同,但是所列出的方程都能表示小明年龄和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相同的同伴,为自己的会用加上一个赞!31教师组织15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了不同的方程,为你们的会思考点赞,还有三幅图,谁来挑战呢?学生反馈15我来挑战,看图2:理图意明关系,女孩身高152cm,男孩ycm,男孩比女孩5cm ,由此列方程:152y=5那第三幅图呢?S是速度,一个星期暗含时间:7天,2.8千米路程,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方程:7s=2.8,屏幕前的你如果用方程2.8÷s=7表示路程÷速度=时间这个数量关系也可以哦。再看第四幅图:想法1:把a颗糖平均分给25个小朋友,每人得3颗:a÷253,还有想法2:把a颗糖,每人分3颗,平均分给了25个小朋友,列出方程:a÷325,再次细核对,恭喜挑战成功的同伴,再为自己的会活用加上一个赞!32 四、自评篇:梳理反思,提升知点教师组织16自测题题加赞,源于自学中的思考与发现。从认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到认识未知数,进而通过等式的比较发现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而认识了方程就此抓关键: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你从中又有哪些收获呢?进入自评篇,晒晒你的所学所获。33             34学生反馈16:屏幕前的同学们,借助“三学寻法”回顾研究过程。问学有目标: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判断标准呢?方程还和哪些知识有关呢有了目标,自学引思考:先认识了等式,方程和等式有什么联系呢?未知数的出现,生成新发现:是等式,而且含有未知数是判断方程的标准,进而理解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那等式一定是方程吗?问题促使理学抓关键: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屏幕前的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呢?参加“数霸”挑战赛,运用你的学习所获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借此评一评自己课上的学习效果,为自己的预学习惯再加一个赞!34结束语: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同学们,老师为你们的会学点赞,同学们再见。 36
     

    相关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