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1-16945247085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1-16945247085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1-1694524708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0-16945247067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0-16945247067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10/0-16945247067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展开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基础过关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通过绘图来学习地理,图是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图中简笔画中少画了七大洲、四大洋中的( )
A.非洲 B.印度洋 C.大洋洲 D.大西洋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能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关系的是( )
A.B. C. D.
【答案】1.C 2.A
【解析】1.地球表面共有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由图中简笔画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图中包含了四个大洋,包括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但缺少了大洋洲,故选C。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只有A图所示的海陆分布符合。故选A。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因此有人说,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3-6小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C.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大陆、非洲大陆、亚欧大陆
D.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4.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5.判断地球上的海洋( )
A.分布均匀 B.集中在东半球 C.面积小于陆地 D.北冰洋面积最小
6.图中数字①、②、③表示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答案】3.D 4.A 5.D 6.B
【解析】3.由图可知,陆地大部分是分布在北半球,但不是全部,南极地区是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没有穿过亚欧大陆,ABC错误;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D正确。故选D。
4.由图可知,0°经线穿过的大洋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冰洋和大西洋,没有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故选A。
5.由图可知,地球上的海洋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面积大大超过陆地;北冰洋是四大海洋中面积最小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②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海洋;③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B。
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的29%,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海洋共有四个大洋连为一体,陆地上共有七个大洲。
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图”,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 )
A.地球的自转方向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大陆在不断漂移
8.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答案】7.C 8.A
【解析】7.由图可知,麦哲伦船队从大西洋往西出发,最终回到大西洋,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选项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8.由图可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是从大西洋出发,穿过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然后回到大西洋,故A选项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
人类认识地球的四个阶段:“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现代卫星照片证明。
读下图某大洲不同海拔地形所占的比例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上图所示大洲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 B.以高原为主 C.以高原、山地为主 D.以山地为主
10.该大洲为下图中的( )
A.B.C. D.
【答案】9.A 10.C
【解析】9.阅读地图,该大洲海拔小于200米的平原占57%,可知该大洲的地形特征是以平原为主,高原、山地占比重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阅读地图,该大洲海拔小于200米的平原占57%,200一500米的丘陵占26%,该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图中①是北美洲,以山地,高原为主;②是非洲,以高原为主;③是欧洲,以平原为主;④是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仅占1/4。故C欧洲正确,ABD错误。故选C。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太平洋 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1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极洲、北冰洋 B.南极洲、印度洋 C.亚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
13.被赤道穿过的大陆主要有( )
A.亚欧大陆、大洋洲大陆 B.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
C.大洋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答案】11.B 12.A 13.D
【解析】11.由图可知,0°经线穿过了四大洋中的北冰洋和大西洋,没有穿过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B。
12.世界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海洋是北冰洋,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极点,故选A。
13.由图可知,赤道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四个大洲,但只穿过了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穿过了亚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岛屿,故选D。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4.下列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 B.全球变暖 C.地壳运动 D.海平面升降
【答案】14.B
【解析】14.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包括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的填海造陆,全球变暖与大气有关,与海陆变迁无关,故选B。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7.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15.A 16.C 17.C
【解析】15.据材料可知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一般位于平原。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棕桐叶片化石说明青藏地区曾经温暖湿润且海拔较低,A正确。寒冷干燥和雪山连绵是现代青藏高原的特点,B、C、D错误。故选A。
16.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地区隆起。海拔升高气候变冷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18-19小题。
18.漫画反映的是(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19.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A. B. C. D.
【答案】18.B 19.D
【解析】18.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故选B。
19.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是在看到世界地图中大西洋两岸的陆地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故选D。
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
读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下图可以作为( )学说的证据。
A.大陆漂移 B.板块构造 C.海底扩张 D.恐龙灭绝
21.该学说是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
A.哥白尼 B.爱因斯坦 C.魏格纳 D.麦哲伦
【答案】20.A 21.C
【解析】20.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且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生活着相同习性的动物,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选A。
21.由上题可知,该图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这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是看到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故选C。
读“世界板块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五大板块 B.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D.板块内部活跃,交界地带稳定
23.①⑤板块间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目前仍以每年约0.33~1.27 厘米的速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答案】22.B 23.C
【解析】2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造,故A错误。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故B正确。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中,故C错误。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处较活跃,故D错误。故选B。
23.①亚欧板块与⑤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每年都在不断升高,这是由于该山脉处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山脉在升高,故选C。
读下图,作答下列24-25题。
24.六大板块中,几乎完全处于海洋的板块是( )
A.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25.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图中红海A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形成原因是( )
A.这里地震频繁 B.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了碰撞运动
C.这里火山活动剧烈 D.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
【答案】24.C 25.D
【解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24.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选:C。
25.红海A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将来可能形成新的大洋。故选:D。
二、解答题(共50分)
26.根据下图完成下题:
(1)字母代表的大洲是:
A是北美洲,B____,C是非洲,D是亚洲,E____,F____,G是南极洲,H是大洋洲。
(2)字母代表的大洋是:①____,②是太平洋,③是北冰洋,④____。
(3)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写具体名称)
(4)按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大多分布在____半球。
(5)C和D的分界线是____;A和E的分界线是____。
【答案】26.(1)欧洲 南美洲 非洲
(2)大西洋 印度洋
(3)大洋洲 太平洋
(4)南
(5)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解析】26.本题以全球海陆分布图为载体,设置七道小题,主要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面积大小,大洲的分界线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代表的大洲是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北美洲,B大洲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C是位于欧洲南部的非洲,D是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亚洲,E是主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南美洲,F是位于印度洋西岸的非洲,G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H是位于印度洋东岸的大洋洲。
(2)读图可知,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大洋是欧洲西临的大西洋,②是亚洲东临的太平洋,③是亚洲北临的北冰洋,④是亚洲南临的印度洋。
(3)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的一半。
(4)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按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更为广阔的是南半球。
(5)读图可知,图中C是位于欧洲南部的非洲,D是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亚洲,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图中字母A代表的大洲是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北美洲,E是主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27.读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大洲) B________(大洲) C________(大洋)
D________(大洋) E________(山脉) F________(山脉)
(2)B、G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海峡。
(3)数字①代表的运河是________,它沟通了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数字②代表的运河是________,它大大缩短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的航程。
【答案】27.(1)大洋洲 欧洲 印度洋 大西洋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土耳其
(3)苏伊士运河 地中 红 巴拿马运河 太平 大西
【解析】27.本题以世界轮廓图为材料,涉及了大洲、大洋、洲界线的分布,各大洲的地形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的掌握程度。
(1)依据位置及轮廓,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A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洲,B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C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D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E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F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喜马拉雅山脉。
(2)由图可知,B欧洲与G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3)依据位置,图中数字①代表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运输距离;数字②代表的运河是巴拿马运河,它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也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写六大板块的名称。A____ 板块,B____ 板块,C____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块是____。(填字母)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板块是不断____着的。当板块发生张裂时,裂谷会逐渐变成____;当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海洋会不断____,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____。
(4)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主要特点为____。
(5)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将____(填“扩大”或“缩小”),大西洋的面积将____(填“扩大”或“缩小”)。
【答案】28.(1)欧亚 非洲 太平洋
(2)C
(3)运动 海洋 缩小 山脉
(4)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5)缩小 扩大
【解析】28.本题以六大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到板块的名称、板块运动产生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对板块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是:A是亚欧板块,B是非洲板块,C是太平洋板块。
(2)地球上的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海洋上的板块是C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有海洋,也有大陆在内。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裂谷会逐渐形成海洋;当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海洋会不断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5)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太平洋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上,太平洋板块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周围的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使得太平洋面积将逐渐缩小;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不断的张裂拉伸,海洋面积不断扩大。
29.下图为七大板块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七大板块中,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____板块(填序号);完全在南半球的板块是____板块(填序号),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
(2)青藏高原是由①____板块(填名称)和⑥____板块(填名称)这两块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
(3)甲地与乙地比较,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是_____地,其刚好处在世界两大火山、地震之—的____火山地震带附近。
(4)红海是阿拉伯(小)板块与⑤____板块(填名称)发生____运动而产生的,该运动会促使红海的面积逐渐趋____(大、小)。
(5)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双选题)
A.断裂陷落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的山脉 D.形成新的海洋
【答案】29.(1)② ④ 稳定 活跃
(2)欧亚 印度洋
(3)甲 环太平洋
(4)非洲 张裂 大
(5)AD
【解析】2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1)基本为大洋板块的是太平洋板块;完全在南半球的板块是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则比较活跃。
(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由①亚欧板块和⑥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
(3)甲地与乙地比较,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是甲,其刚好处在世界两大火山、地震之--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附近。
(4)红海是阿拉伯板块与F非洲板块发生张裂运动而产生的,该运动会促使红海的面积逐渐趋大。
(5)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导致地表断层陷落、形成新的海洋等现象,地表隆起和形成高大的山脉是板块挤压形成的,故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