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资料
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测试+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数学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共5页。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见B本P42]1.若⊙O的半径为4 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3 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A )A.点A在圆内 B.点A在圆上C.点A在圆外 D.不能确定【解析】 d=3 cm<4 cm=r,所以点A在⊙O内.2.已知⊙O的半径为5 cm,P为⊙O外一点,则OP的长可能是( D )A.5 cm B.4 cm C.3 cm D.6 cm3.矩形ABCD中,AB=8,BC=3,点P在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点B,C均在圆P外B.点B在圆P外,点C在圆P内C.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D.点B,C均在圆P内【解析】 如图所示.因为AP=AB=×8=2,AD=BC=3,所以PD===7,PB=8-2=6,所以PC===9.因为PB<PD<PC,所以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故选C.4.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24-2-1所示,为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玻璃碎片应该是( B )A.第①块 B.第②块C.第③块 D.第④块【解析】 根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知所带的碎片必须含有圆弧的部分,只有②符合.图24-2-1 图24-2-25.如图24-2-2,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OB=110°,则∠C的度数为( A )A.55° B.70° C.60° D.45°6.[2012·攀枝花]下列四个命题:①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③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④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①是假命题;如图,AB=AE,但∠C和∠D不相等,∴②是假命题;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③是真命题;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④是真命题.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5,4),(1,-2),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是( D )A.(2,3) B.(3,2) C.(1,3) D.(3,1)【解析】 作弦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8.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则这个三角形是( C )A.任意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9.已知⊙O的半径为10 cm,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 cm,(1)当d=8 cm时,点P在⊙O__内__;(2)当d=10 cm时,点P在⊙O__上__;(3)当d=12 cm时,点P在⊙O__外__.10.图24-2-3中,△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是__(5,2)__.图24-2-3【解析】 分别作BC,AB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坐标即为所求.11.已知线段AB=6 cm.(1)画半径为4 cm的圆,使它经过A,B两点,这样的圆能画__2__个;(2)画半径为3 cm的圆,使它经过A,B两点,这样的圆能画__1__个;(3)画半径为2 cm的圆,使它经过A,B两点,这样的圆能画__0__个.图24-2-412.如图24-2-4,△ABC中,∠ACB=90°,BC=5 cm,AC=10 cm,CD为中线,以C为圆心,以 cm为半径作圆,则点A,B,D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解析】 要确定点A,B,D与⊙C的位置关系,需计算出这些点与点C的距离,再与⊙C的半径作比较即可.解:∵△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BC2+AC2=AB2,∴AB===5(cm).∵CD为斜边上的中线,∴CD=AB= cm.∵CA=10 cm> cm,∴点A在⊙C外;而CB=5 cm< cm,∴点B在⊙C内;又CD= cm,∴点D在⊙C上.1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6和12,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__10或8______.【解析】 ①当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6时,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8;②当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6和12,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20,因此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10.综上所述: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8或10.14.用反证法证明:圆内不是直径的两条弦不能互相平分.【解析】 根据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来证明.解:如图所示,已知AB,CD是⊙O内的两条非直径弦,且AB与CD相交于点P.求证:AB与CD不能互相平分.证明:假设AB与CD能互相平分,则点P既是AB的中点,也是CD的中点,连接OP.由垂径定理可知:OP⊥AB,OP⊥CD.这表明过直线OP上一点P,有两条直线AB,CD与之垂直,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AB与CD不能互相平分.图24-2-515.如图24-2-5,AD为△ABC外接圆的直径,AD⊥BC,垂足为点F,∠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连接BD,CD.(1)求证:BD=CD;(2)请判断B,E,C三点是否在以D为圆心,以BD为半径的圆上,并说明理由.解:(1)证明:∵AD为直径,AD⊥BC,∴=.∴BD=CD.(2)B,E,C三点在以D为圆心,以DB为半径的圆上.理由:由(1)知=,∴∠BAD=∠CBD.∵∠DBE=∠CBD+∠CBE,∠DEB=∠BAD+∠ABE,∠CBE=∠ABE,∴∠DBE=∠DEB.∴DB=DE.又∵BD=CD,∴DB=DE=DC.∴B,E,C三点在以D为圆心,以DB为半径的圆上.16.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已知:△ABC,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即∠A>60°,∠B>60°,∠C>60°,于是∠A+∠B+∠C>60°+60°+60°=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所以△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17.如图24-2-6所示,⊙O的半径为2,弦BD=2,A为的中点,E为弦AC的中点且在BD上,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图24-2-6第17题答图解:如图所示,连接OA,OB,设OA交BD于F.∵A为的中点,∴FO⊥BD,∴BF=DF=BD=.∵OB=2,∴OF=1,∴AF=1,∴S△ABD=BD·AF=×2×1=.∵AE=CE,∴S△ADE=S△CDE,S△ABE=S△CBE,∴S△ABD=S△BCD,∴S四边形ABCD=2S△AB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