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54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整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评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二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课时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微专题1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一课一练,共8页。
第1课时 实验安全 过滤、结晶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2023·江苏镇江一中月考]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应悬挂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2. [2023·河北邯郸期中]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发皿④天平 ⑤烧杯 ⑥研钵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3. [2023·四川成都八中月考]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BCD看听闻吹4. [2023·湖南衡阳月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吸取液体加热液体振荡液体干燥氧气5. [2023·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是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时,A、C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A中含有少量杂质B,则可以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C. C中含有少量杂质B,则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D. 将 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时溶质的质量不变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6. [2023·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月考] 和 (催化剂)的混合物加热分解,现要对反应完全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为此有下列方法可供选择: 干燥; 过滤; 溶解; 水洗; 盐酸洗涤; 高温灼烧; 蒸发结晶。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 B. C. D. 7. [2023·山西三晋名校联盟月考]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描述了井盐的生产过程,若在实验室实现“色成至白”的目的,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泥三角 D. 三脚架8. 除去下列物质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A 溶液 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 固体 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D C在空气中灼烧9. [2023·江苏南京二十九中月考]实验室制取 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生成 B.除去 中混有的 C.干燥 D.收集 10. [2022·四川内江期中]下列各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 11. [2022·江苏阜宁中学月考]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 实验室用 和 制备氧气,充分反应结束后,要对产物进行分离。① 反应结束后的产物为 和 ,将两者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后, (填操作名称)分离,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② 分离后对滤渣要进行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 。(2)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现有一定量的 固体,里面含有少量的 ,提纯 的方法是: , ,过滤,用冷水洗涤,低温干燥。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12. [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以工业碳酸钙(主要含 ,少量 、 、 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 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解”时将 粉碎并不断搅拌,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 “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渣,其主要成分是 、 C. “酸化”时加盐酸可以除去溶液中少量 和防止吸收空气中 D. 制得 样品中 第1课时 实验安全 过滤、结晶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C[解析]图为易燃液体标志,与腐蚀性无关, 错误;图为易燃气体标志,与腐蚀性无关, 错误;图为腐蚀品标志,盛装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贴此标志, 正确;图为爆炸品标志, 错误。2. C[解析]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操作需要的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题给仪器中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①③⑤。3. B[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错误;用试管收集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正确;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切不能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错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错误。4. D[解析]图中液体中有气泡,说明滴管伸入液体前没有排出胶头内的空气, 错误;图中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 处,手握在试管夹的长柄上,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错误;图中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用手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 错误;利用浓硫酸干燥氧气,长口进,短口出, 正确。5. D[解析] 时, 、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都是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 正确; 、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 中含有少量杂质 ,可以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正确;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 中含有少量杂质 ,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正确;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 时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时,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小, 错误。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6. D[解析]混合加热发生反应: ,剩余 、 固体, 易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故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为:先溶解,经过过滤后 被分离,水洗 ,干燥得到 ,滤液中含 ,经过蒸发结晶得到固体。7. C[解析]从“水”中析出 的基本方法是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玻璃棒、三脚架,不需要泥三角。8. A[解析]过量铁粉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项正确;氯化钾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项错误; 和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 项错误; 和 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项错误。9. B[解析]碳酸钙是块状固体,不会透过多孔隔板,打开弹簧夹时,试管中的盐酸液面上升,与碳酸钙接触反应生成 ,关闭弹簧夹时,由于装置中的压强增大,使试管中的盐酸液面下降,与碳酸钙脱离接触,所以 能达到实验目的; 和 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又不与 发生反应, 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能达到实验目的。10. C[解析] 项,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项,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项,向右拉活塞,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长颈漏斗下端液柱应该下降,但长颈漏斗下端液柱未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 项,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1. (1) ① 过滤; 玻璃棒、烧杯、漏斗[解析]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两者可使用溶解、过滤的操作方法分离;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②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试管中,向其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滤渣已洗涤干净[解析]滤渣为 ,检验其洗涤干净,即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再含有原溶液中 的成分,所以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有 。(2) 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浓溶液; 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解析] 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增幅明显,在高温区配制成浓度较高的溶液,再通过降温,使 大量析出,而 溶解度变化较小,且 在混合物中总量也少,所以降温过程中 基本不析出,从而实现提纯。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12. B[解析]“溶解”时将 粉碎并不断搅拌,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正确;溶解后加 , 会与 、 反应生成 、 沉淀,故“过滤”后所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 错误;“酸化”时加盐酸可以除去溶液中少量 和防止吸收空气中 , 正确;制得的 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导致 , 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达标测试,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焰色反应,仪器分析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