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43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共8页。
课后定时检测案18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型的比例为( )A.3种、3∶1B.3种、1∶2∶1C.9种、9∶3∶3∶1D.9种、1∶4∶6∶4∶12.[2023·日照模拟]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频率均不变C.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D.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7∶9∶9∶13.某种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经遗传咨询可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B.3号与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相同C.7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D.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为3/74.蜜蜂中的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B.AaBb×AbC.Aabb×aBD.AABB×ab5.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A.9/16B.3/4C.6/7D.9/146.[2023·湖北襄阳五中高三模拟]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物性状不都是受一对基因控制,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个体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D.褐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可能有黄色∶褐色∶黑色=2∶3∶37.[2023·广东省佛山市高三生物试题]某植物花瓣的大小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有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有a2基因且无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只含a3基因植株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和Bb的花瓣是红色,bb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1a3Bb和a2a3Bb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 ( )A.全为杂合子B.共有6种表型C.红花所占的比例为3/4D.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8.人的眼睛散光(A)对不散光(a)为显性;直发(B)和卷发(b)杂合时表现为波浪发,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一个其母亲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症的波浪发女性,与一个无散光症的波浪发男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B、b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卵细胞中同时含A、B的概率为1/2C.所生孩子中最多有6种不同的表型D.生出一个无散光症直发孩子的概率为3/89.[2023·临沂二模](不定项)黄瓜植株有雌株(仅花的雌蕊发育)、雄株(仅花的雄蕊发育)与两性植株(花的雌雄蕊均发育)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A和B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雄花黄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雌蕊能发育的植株比例为1/2D.对两性植株外源施加乙烯,可以使其转化为雌株10.(不定项)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灰身雌果蝇和纯合正常翅黑身雄果蝇交配,所得F1中有390只正常翅灰身果蝇,同时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1只卷翅灰身雌果蝇和1只卷翅灰身雄果蝇。让F1中的卷翅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卷翅灰身∶正常翅灰身∶卷翅黑身∶正常翅黑身=6∶3∶2∶1,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B.F1的基因突变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的C.F1的卷翅灰身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时,基因A纯合致死11.[2023·泰安一模](不定项) 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若F1表型比例为1∶1∶1∶1,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C.若F1表型比例为1∶1∶1∶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若F1中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12.[2023·青岛线上一模](不定项)某种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灰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褐色,但当配子中同时存在基因A、B时,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动物的基因型共有6种,不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B.某黄色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C.该动物的所有个体中,配子的致死率最高为25%D.褐色个体间杂交后代中褐毛∶黄毛∶灰毛∶白毛=4∶3∶3∶1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3.[2023·宁夏银川高三月考]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请回答以下问题。(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两种假说的正确性(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3·聊城模拟]农田种植的玉米是一种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受粉期可以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也可以异株异花受粉(杂交)。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玉米的非糯性(基因H控制)对糯性(基因h控制)为显性,其中非糯性籽粒或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或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的花粉颜色及比例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D对基因d完全显性,位于9号染色体上;基因e对基因d起增强效应,可形成甜度更高的玉米,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研究者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非常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籽粒测定蔗糖的含量,结果子代的表型仅有普通玉米和非常甜玉米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玉米使用的都是杂交种,但是杂交种玉米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因此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玉米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杂交种玉米的目的,请设计合理的快速育种方案(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附简要文字说明)。 课后定时检测案181.解析: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型的比例为1∶4∶6∶4∶1。答案:D2.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由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可推知等位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推知,F2中的抗病植株基因型为AA(1/3)、Aa(2/3),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当F2中的抗病植株自交时,后代为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2/3;当F2中的抗病植株随机交配时,后代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2/3,B正确;F2中抗病植株为AA(1/3)、Aa(2/3),自交后代为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抗病∶易感病=5∶1,同理可推出,F2中高茎植株自交后代高茎∶矮茎=5∶1,故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C正确;F2中抗病植株为AA(1/3)、Aa(2/3),随机交配后代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抗病∶易感病=8∶1,同理可推出,F2中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高茎∶矮茎=8∶1,故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64∶8∶8∶1,D错误。答案:D3.解析:假设与该病相关的基因为A/a和B/b,由题意可知只有A_B_的个体才不患病,5号和6号都没有病且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7/16,说明他们两个的基因型都是AaBb。因为该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疾病,所以在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A错误;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基因型是A_bb和aaB_或aaB_和A_bb,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其基因型是A_B_,基因型有4种,C错误;8号患病,基因型分别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因此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7,D正确。答案:D4.解析:由题意可知: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说明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进而推知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而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所以F1雄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即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综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B,A正确,B、C、D均错误。答案:A5.解析: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A_B_∶A_bb∶(aaB_+aabb)=9∶3∶4=青色∶灰色∶黄色,由于黄色中有50%的个体死亡,则后代个体表型比例为:青色∶灰色∶黄色=9∶3∶2,所以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9/14。答案:D6.解析:图示过程中该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有ddAAbb、ddAabb、ddaabb,表现为褐色、褐色、黄色,出现黄色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_____、ddaa__,要使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最多,则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aBb,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C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_,当两者基因型分别为ddAabb、ddAaBb时,相互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D_____、ddaa__)∶褐色(ddA_bb)∶黑色(ddA_B_)=(1/4)∶(3/4×1/2)∶(3/4×1/2)=2∶3∶3,D正确。答案:B7.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控制花瓣大小的基因和控制颜色的基因自由组合,且二者组合情况对应的表型如下表:基因型为a1a3Bb和a2a3Bb,杂交结果用棋盘法表示如下:根据表格的内容可知,存在a3a3BB和a3a3bb的纯合子,A错误;从表格中看出,只有5种表型,B错误;红花所占的比例为9/16,C错误;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1/2+1/4×1/2=1/4,D正确。答案:D8.解析:由题意“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可知:基因B、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一个其母亲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症的波浪发女性的基因型是AaBb,卵细胞中同时含A、B的概率为1/4,B错误;一个其母亲正常但本人有散光症的波浪发女性的基因型是AaBb,一个无散光症的波浪发男性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婚配,所生孩子中最多有2[散光(Aa)、不散光(aa)]×3[直发(BB)、波浪发(Bb)、卷发(bb)]=6种不同的表型,其中生出一个无散光症直发孩子(aaBB)的概率为1/2aa×1/4BB=1/8,C正确、D错误。答案:C9.解析: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黄瓜的花受到基因型和乙烯的共同影响,A基因存在时会合成乙烯,促进雌蕊的发育,同时激活B基因,B基因的表达会进一步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雄蕊的发育,故可推知,A_B_的植株开雌花,A_bb的植株开两性花,aaB_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基因的表达会促进乙烯的产生,乙烯的产生又会促进B基因的表达,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造成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A错误;据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正确;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A_B_=1/2×3/4=3/8的植株开雌花,A_bb=1/2×1/4=1/8的植株开两性花,雌蕊均能发育,则开雌花的植株比例为3/8+1/8=1/2,C正确;较高浓度的乙烯会抑制雄蕊的发育,出现雌花,但不能将雄花转化为雌花,D错误。答案:AD10.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则亲本中的纯合正常翅灰身雌果蝇和纯合正常翅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正确;F1的基因突变若是在受精过程中发生,则不可能出现1只卷翅灰身雌果蝇和1只卷翅灰身雄果蝇,B错误;F1的卷翅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C错误;根据F2中卷翅灰身∶正常翅灰身∶卷翅黑身∶正常翅黑身=6∶3∶2∶1可知,卷翅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D正确。答案:BC11.解析:由题意知,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A(a)与B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D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D∶a∶aBD∶A=1∶1∶1∶1,如果A(a)与B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与BD也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D∶a=1∶1或者是aBD∶A=1∶1。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D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D∶a=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是AaBD∶aa=1∶1,表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A正确;由于BD位于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互换,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AB、AD、aB、aD的四种类型的配子,B错误;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D产生配子的类型是ABD∶a∶aBD∶A=1∶1∶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的表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1∶1,C正确;如果a与BD连锁,AaBD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aBD=1∶1,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BD=1∶1,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D正确。答案:ACD12.解析:由题意知,A(a)与B (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_bb为黄色,aaB_为灰色,A_B_为褐色、aabb为白色。由于AB配子致死,雌雄配子均只有Ab、aB、ab三种,故群体中不存在AABB、AABb、AaBB基因型的个体,该动物种群中只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基因型,A正确;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B正确;6种基因型的个体中,只有褐毛AaBb的个体会产生致死配子AB,致死率为25%,C正确;褐色(AaBb)个体只能产生Ab、aB、ab三种配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表型及其比例为褐毛∶黄毛∶灰毛∶白毛=2∶3∶3∶1,D错误。答案:ABC13.解析:(1)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自交,F2中出现了5∶3∶3∶1性状分离比,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表现双显性的基因型应为4种,即:AaBb4/9、AABb2/9、AaBB2/9、AABB1/9,F2中出现了5∶3∶3∶1性状分离比,其中双显性表型少了4/9,且有两种基因型个体死亡,则说明致死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假说二:雄配子或雌配子有一方中AB基因型配子致死或无受精能力,则双显性个体会减少4/9,F2中也会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2)如需验证两种假说的正确性,必须进行测交,让F1(AaBb)与F2中黑色残翅(aabb)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按假说二推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F1(AaBb)只能产生三种配子,且比例为1∶1∶1。因此测交后则只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1∶1∶1。即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则假说二正确。答案:(1)AaBB和AABb 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2)实验思路:用F1与F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则假说二正确14.解析:(1)已知杂合的非糯性植株(Hh)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H∶h=1∶1,根据题干信息:玉米的非糯性(基因H控制)对糯性(基因h控制)为显性,其中非糯性籽粒(H_)或花粉(H)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hh)或花粉(h)遇碘液变棕色,故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Hh)的花粉,则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的花粉颜色及比例大致为蓝黑色∶棕色=1∶1。(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普通玉米基因型为D_E_、D_ee、ddEE,甜玉米(比较甜)基因型为ddEe,非常甜玉米基因型为ddee。研究者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非常甜玉米(ddee)杂交,DdEe×ddee属于测交实验,子代的表型仅有普通玉米和非常甜玉米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说明普通玉米(DdEe)只产生DE、de两种且数量相等的配子,进一步推测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能是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3)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杂交种玉米的目的,可选用Aabb、aaBb的亲本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AAbb、aaBB个体,部分自交留种,部分杂交即可得到所需的AaBb个体,图解如下:答案:(1)蓝黑色∶棕色=1∶1 (2)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选用Aabb、aaBb的亲本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AAbb、aaBB个体,部分自交留种,部分杂交即可得到所需的AaBb个体,图解如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8酶与ATP,共7页。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9细胞呼吸,共7页。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