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人体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并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正常细胞。发生这种差异的过程称为( )
A. 细胞分化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凋亡 D. 细胞癌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详解】ABCD、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分析图可知,该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并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正常细胞,发生这种差异的过程即为细胞分化过程,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从1995年起,每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防癌意识。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无限增殖能力 B. 新陈代谢能力常常降低
C. 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D. 某些病毒可能是致癌因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详解】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A正确;
B、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都增强,即新陈代谢增强,B错误;
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正确;
D、致癌因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各种化合物)和病毒致癌因子,D正确。
故选B。
3. 腺苷三磷酸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B. 组成元素和DNA相同
C. 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
D. 一分子腺苷三磷酸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特殊的化学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的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ATP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A”代表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的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特殊的化学键)。
【详解】A、腺苷三磷酸(ATP)在细胞中含量少,A错误;
B、腺苷三磷酸(ATP)和D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B正确;
C、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C错误;
D、一分子腺苷三磷酸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特殊的化学键),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大眼睛与单眼皮 B. 羊的白毛与牛的黑毛
C. 狗的粗毛和细毛 D. 果蝇的红眼和棒眼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答题。
【详解】A、人的大眼睛与单眼皮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黑毛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狗的粗毛和细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果蝇的红眼和棒眼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5. 若D对d为完全显性,则下列亲本交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答案】D
【解析】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的现象。
【详解】A、DD×dd子代基因型为Dd,均为显性性状,不会出现性状分离,A不符合题意;
B、DD×Dd子代基因型为DD和Dd,均为显性性状,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不符合题意;
C、dd×dd子代基因型为dd,均为隐性性状,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不符合题意;
D、Dd×Dd子代基因型为DD、Dd、dd,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性状分离,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浙大一院李明定教授和马云龙博士首次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讨吸烟如何导致癌症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证明了吸烟可以通过改变DNA甲基化而导致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基化后相关基因转录被抑制
B. 吸烟不会对子代的性状造成影响
C. DNA甲基化没有改变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D. DNA甲基化的修饰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
【详解】A、甲基化后影响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因为相关基因转录被抑制,A正确;
B、吸烟会改变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会对子代的性状造成影响,B错误;
C、DNA甲基化没有改变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但会影响基因表达,使性状发生变化,C正确;
D、DNA甲基化的修饰可能会遗传给后代,属于表观遗传,D正确。
故选B。
7. 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
B. 形态、大小基本相同
C. 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D. 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A、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B正确;
C、同源染色体是一个自父方,一个自母方,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染色体,C正确;
D、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离的主要目的是使细胞死亡
B. 漂洗可用50%的酒精溶液
C. 染色可用酸性染料龙胆紫溶液
D. 制片时可用拇指按压盖玻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详解】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
B、漂洗可用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错误;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为深色,故染色可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C错误;
D、压片时可用拇指按压盖玻片,将细胞分散开,D正确。
故选D。
9. 生物代谢活动快速有序地进行离不开酶的参与,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离开细胞后就失去了功能 B. 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C. 不同生物可能有相同的酶 D. 核糖体是各种酶的合成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促反应原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解】A、只要环境条件适宜,酶可以在细胞外甚至体外发挥作用,A错误;
B、酶促反应原理就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
C、不同生物可能有相同的酶,如DNA聚合酶,C正确;
D、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其合成场所可能是核糖体或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bcde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abcde过程都需要模板
C. 正常人体细胞都能完成过程abce
D. 烟草花叶病毒能完成过程ec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a为DNA分子的复制,b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
【详解】A、a为DNA分子的复制,b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abcde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a为DNA分子的复制,模板为DNA两条链,b为转录过程,模板为DNA的一条链,c为翻译过程,模板为mRNA,d为逆转录过程,模板为DNA,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模板为RNA,五个过程均需要模板,B正确;
C、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abc,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发生在一些RNA病毒中,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能完成过程e(RNA分子的复制)、c(翻译过程),D正确。
故选C。
11. 某植物的高茎矮茎分别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已知含e基因的雄配子致死,则基因型为Ee的高茎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高茎:矮茎=3:1 B. 高茎:矮茎=1:1
C. 高茎:矮茎=5:1 D. 全为高茎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BCD、Ee的高茎植株自交,母本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为E:e=1:1,含e基因的雄配子致死,所以父本只能产生E的雄配子,因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1:1,表现为全为高茎,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机体的所有细胞,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使机体产能增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
12. 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使机体产能增加,下列关于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一个阶段消耗氧气 B. 有两个阶段产生氢
C. 有两个阶段产生二氧化碳 D. 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
13. 依据上述材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方式是( )
A. 渗透作用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胞吞
【答案】12. C 13. 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12题详解】
A、有氧呼吸只在第三阶段消耗氧气,A正确;
B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即有两个阶段产生氢,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BD正确;
C、有氧呼吸只在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
ABCD、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可知,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浓度高于细胞外,即为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活动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实验时间紧张,第一次观察步骤可以省略
B. 第二次观察时,可能观察到有的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C. 第三次观察时,可能观察到有的细胞出现涨破现象
D. 为了避免污染镜头,应把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桌面滴加蔗糖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
【详解】A、即使实验时间紧张,第一次观察步骤也不可以省略,A错误;
B、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故第二次观察时,可能观察到有的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即使吸水也不会出现涨破现象,C错误;
D、实验过程中无需把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D错误。
故选B。
15.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松紧袋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袋内两种小球的总数不一定相等
B. 抓取小球前摇晃松紧袋是为了保证抓取的随机性
C. 从②③袋中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受精作用
D. 从③④袋中分别取球并组合,重复多次实验后得到基因型dd的概率约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②中所含的是B和b,③④中所含的是D和d,这四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四个松紧袋中小球的总数量可以不相同。从①②或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产生配子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Dd)产生配子的过程。
【详解】A、每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要一样多,但四个松紧袋中小球的总数量可以不相同,故①②袋内两种小球的总数不一定相等,A正确;
B、抓取小球前摇晃松紧袋是为了使小球分布均匀,从而保证抓取的随机性,B正确;
C、从②③袋中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②和③小球代表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模拟F1(BbDd)产生配子的过程,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从③④袋中分别取球并组合,重复多次实验后得到基因型dd的概率约为1/2×1/2=1/4,D正确。
故选C。
16. 图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的需氧呼吸
B.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O2消耗情况
C. 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作为酒精的检测试剂
D. 甲锥形瓶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植物油,目的是阻止气体进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为探究酵母菌厌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甲锥形瓶内的液体为酵母菌培养液,乙锥形瓶内的液体为澄清石灰水。
【详解】A、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甲锥形瓶的瓶口密封,说明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无氧呼吸),A错误;
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产生情况,B错误;
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作为酒精的检测试剂,C正确;
D、甲锥形瓶的瓶口是密封的,没有氧气进入,瓶内的酵母菌处于无氧条件,甲锥形瓶内的混合液表面不需滴加植物油,D错误。
故选C。
1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下列有关该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用测交的方法对假说进行验证
B.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圆满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C. 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D. 根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答案】A
【解析】
【分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用测交的方法对假说进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证明假说正确,A错误;
B、该学说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学说,可圆满的解释孟德尔定律,B正确;
C、摩尔根利用果蝇眼色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C正确;
D、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正确。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已知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或35S标记。甲图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乙图表示噬菌体DNA结构的局部图。
18. 下列关于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乙图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
B. 乙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C. 噬菌体进行DNA复制时以乙图中α链或β链为模板
D. 只有DNA解旋酶才能断开α链与β链之间的氢键
19.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以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 图中②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35S标记的实验组在沉淀物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C. 图中③离心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分离不彻底
D.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32P标记
【答案】18. B 19. C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
(2)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故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8题详解】
A、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DNA分子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故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正确;
C、DNA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均为模版,即以α链和β链两条链为模板,C错误;
D、高温(PCR技术)、解旋酶(DNA复制)、RNA聚合酶(转录)都能断裂α链与β链间的氢键,D错误。
故选B。
【19题详解】
A、噬菌体为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增殖。应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32P的标记,A错误;
B、图中②操作为保温一段时间,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图中②操作不当,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能进行大肠杆菌中,不会导致35S标记的实验组在沉淀物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错误;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或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留下重量较重的大肠杆菌,图中③离心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分离不彻底,C正确;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只有一部分被32P标记,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如甲图所示。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A和a、B和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乙所示。
20. 下列关于基因A和基因B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和B是一对非等位基因
B. 基因A和B的本质区别是基因内部碱基的种类不同
C. 基因A和B共同控制植物的花色性状
D. 基因A和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1. 下列关于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错误的是( )
A. 据图甲可知,紫花杂合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B. 用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物与红花杂合植株杂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1/4
C. 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物测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种类有2种
D. 图乙所示的紫花植株细胞内最多含有2个A基因
22. 已知白花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植株甲,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其基因型,下列杂交亲本可行的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20. B 21. A 22. B
【解析】
【分析】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相关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是:A_B_紫色、A_bb红色、aaB_白色、aabb白色。
【20题详解】
A、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两者是一对非等位基因,A正确;
B、不同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的种类为A、T、C、G,B错误;
C、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酶1催化白色色素变成红色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酶2催化红色色素变成紫色色素,两者共同控制植物的花色性状,C正确;
D、由于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B。
【21题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种类有AABB、AaBB、AABb、AaBb,其中杂合子有3种,A错误;
B、用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物与红花杂合植株(Aabb)杂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aaBB、aaBb、aabb)的概率为1/4,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物测交(×aabb),得到的子代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种,C正确;
D、图乙所示的紫花植株细胞基因型为AaBb,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最多有2个A基因,D正确。
故选A。
【22题详解】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其基因型,可选用纯合子红花(AAbb)植株与之杂交,若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结果为:aaBB×AAbb→AaBb(全为紫花),若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结果为:aabb×AAbb→Aabb(全为红花),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出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3. 某同学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小组搭建的DNA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代表各类化学键的小棒
碱基
A
T
C
G
卡片数量
40
30
足量
15
10
5
15
A. 该DNA模型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A和T通过氢键的连接物连接
B. 上述材料最多能搭建出30个核糖核苷酸
C. 制作出的DNA双链模型最多能有415种碱基排列方式
D. 制作该模型最多需要123根小棒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详解】A、该DNA模型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A和T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的连接物连接,A错误;
B、根据表中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可知,搭建的DNA模型中,最多含有5个G与C构成的碱基对、10个A与T构成的碱基对,含有30个磷酸和30个脱氧核糖,因此上述材料最多能搭建出30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制作出的DNA双链模型最多含有15个碱基对,其中有5个G与C构成的碱基对、10个A与T构成的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15种,C错误;
D、制作该模型时,最多能搭建出30个脱氧核苷酸、5个G与C构成的碱基对、10个A与T构成的碱基对、每条链含有15个脱氧核苷酸,每搭建出1个脱氧核苷需要酸2根小棒、由15个脱氧核苷连接成1条脱氧核苷链需要14根小棒,所以搭建出2条脱氧核苷酸链供需要2×30+14×2=88根小棒;在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时供需要3×5+2×10=35根小棒。综上分析,制作该模型最多需要88+35=123根小棒,D正确。
故选D。
24.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段进行了受精作用
B. EF段和IJ段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等
C. BC段和JK段都进行了DNA复制
D. CD段和KN段染色单体数目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AG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AC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E段表示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EG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GH段表示生殖细胞。HI段表示受精作用。IP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其中IK段表示减数间期、KP段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A、由图可推知:HI段进行了受精作用,细胞中的核DNA含量恢复正常,A正确;
B、EF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IJ段表示DNA复制之前的受精卵,处于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受精卵的一半,处于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的相同,B正确;
C、BC段和JK段核DNA含量均逐渐增倍,说明都进行了DNA复制,C正确;
D、CD段属于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染色单体;KN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KL段)、中期(LM段)、后期(MN段),其中有丝分裂的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D。
25. 如图为白化病(A、a)和红绿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4体内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第Ⅰ代的2号
C. Ⅲ5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
D. Ⅲ2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概率为7/24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不患白化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Ⅱ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遗传,Ⅱ1和Ⅱ2不患红绿色盲,但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Ⅲ1),说明红绿色盲为隐性遗传病,即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Ⅰ1和Ⅰ2均不患白化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Ⅱ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遗传,Ⅱ1和Ⅱ2不患红绿色盲,但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Ⅲ1),说明红绿色盲为隐性遗传病,即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Ⅱ3为红绿色盲患者,Ⅲ4体内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第2代的3号,Ⅱ3体内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第1代的1号,B错误;
C、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Ⅱ4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Ⅲ5的基因型为2/3AaXBY、1/3AAXBY,C错误;
D、Ⅲ1、Ⅲ2分别患有红绿色盲(XbY)、白化病(aa),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AaXBY、 aaXBXb,故Ⅲ2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Ⅲ2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2=1/3;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1/4=1/8,不患红绿色盲的概率1-1/8=7/8,故Ⅲ2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7/8=7/24,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 某同学设计“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水槽中的液体是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它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的原料是______,图中所示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
(2)金鱼藻光合作用时,叶绿体______膜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并在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成为______中的化学能。
(3)若金鱼藻的光合产物全为葡萄糖,则产生一分子葡萄糖需要______轮卡尔文循环,产生60mg葡萄糖,理论上需要______mg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
(4)选用无色、绿色、红色和蓝色的4种玻璃纸分别罩住聚光灯,用于探究______。在相同时间内,用______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多。
(5)若大幅降低光照强度,则金鱼藻叶肉细胞中五碳糖和三碳酸的瞬时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
(6)若要提取金鱼藻中的光合色素,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分离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______的液面,滤纸条上色素带中,自下而上第二条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 ②. 隔热恒温,以防止温度变化影响实验
(2) ①. 类囊体的薄 ②. ATP和NADPH
(3) ①. 6 ②. 88
(4) ①. 光波长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 无色
(5) ①. 降低 ②. 增多
(6) ①. 碳酸钙 ②. 层析液 ③. 蓝绿色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无关变量,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图中所示盛水玻璃柱可以避免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小问2详解】
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同时将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小问3详解】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需要6个CO2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由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葡萄糖:二氧化碳=1:6,若金鱼藻的光合产物全为葡萄糖,产生60mg葡萄糖,需要的二氧化碳量为:60÷180×6×44=88mg。
小问4详解】
无色、绿色、红色和蓝4种玻璃纸可以探究光波长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无色的玻璃纸透过的是白光,白光为复合光,包含红光和蓝紫光,因此,用无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多。
【小问5详解】
若大幅降低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C5的生成量降低,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多,C5的含量将降低。
【小问6详解】
在研磨时除加入无水乙醇外还要向研钵中加入 碳酸钙、二氧化硅,碳酸钙有助于保护叶绿素,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充分。分离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的液面,否则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而不会在滤纸条上扩散开来。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自下而上第二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叶绿素a的颜色是蓝绿色。
27. 如图是某个哺乳动物器官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E细胞有______个染色单体,有______个核DNA分子,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该动物器官的名称是______,该器官内的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A细胞经过______分裂能形成B、E细胞。C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互为______染色体。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填写字母)的子细胞。
(4)若A细胞上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各有一对等位基因Y、y和R、r。正常情况下,则Y与y、R与r的分离发生在上图所示的______(填写字母)细胞。细胞E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D细胞正常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答案】(1) ①. 0 ②. 8 ③. 4
(2) ①. 睾丸 ②. 8
(3) ①. 有丝 ②. 非同源 ③. D
(4) ①. C ②. R、r、Y、y ③. 精子 ④. YR、yr或yR、Yr
【解析】
【分析】A细胞是体细胞,B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同源染色体不联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图;E细胞中着丝粒分裂,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存在染色单体,是有丝分裂后期图;C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且细胞质分配均等,因此是精子的形成过程;D细胞着丝粒分裂,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
【小问1详解】
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
【小问2详解】
由于图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哺乳动物器官的名称是睾丸,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小问3详解】
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A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能形成B、E细胞。图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其中D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小问4详解】
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Y与y、R与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C细胞。E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R、r、Y、y。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则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精子,可能的基因型是YR、yr或yR、Yr。
28. 核基因P53是细胞的“基因组卫士”。当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基因被激活。通过如图所示的相关途径最终修复DNA,从而保持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过程①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______结合,以______原料,按照______原则合成产物RNA分子。产物RNA分子在______(场所)经过加工后转移至细胞质中起作用。
(2)过程②表示______,此过程以______为模板,核糖体结合此模板后遇到______便开始P53蛋白的合成。据图分析,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______(“a→b”或“b→a”)。
(3)由图可知,P53蛋白能诱导______基因表达出大量的DNA修复酶,修复酶催化DNA分子在断裂处形成______键,从而使损伤断裂的两个DNA分子片段重新连接起来。
(4)由图可知,P53蛋白除了可启动修复酶系统外,P53蛋白还具有______的功能。
(5)某DNA分子在修复后,经测定发现某基因模板链的第1201位碱基由G变成了A,从而导致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原因是原基因模板链转录形成的相应密码子发生了转变,可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①ACU(苏氨酸) ②CGU(精氨酸) ③CAG(谷氨酰胺)
④CUG(亮氨酸) ⑤UAA(终止密码) ⑥UAG(终止密码)
A. ②→① B. ③→⑥ C. ③→⑤ D. ②→④
【答案】(1) ①. 启动部位 ②. 核糖核苷酸 ③. 碱基互补配对 ④. 细胞核
(2) ①. 翻译 ②. mRNA ③. 起始密码子 ④. a→b
(3) ①. 修复酶 ②. 磷酸二酯
(4)启动P21基因的表达,合成P21蛋白,阻止DNA复制 (5)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当某些因素导致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基因被激活,通过①②过程控制合成的P53蛋白,其作用途径有:P53蛋白通过启动P21基因的表达阻止DNA的复制;P53的蛋白可启动修复酶系统修复损伤的DNA。
【小问1详解】
过程①为转录,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产物RNA分子。转录的场所为细胞核,产物RNA分子在细胞核中经过加工后转移至细胞质中起作用。
【小问2详解】
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此过程以mRNA为模板,核糖体结合此模板后遇到起始密码子便开始P53蛋白合成,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上的移动方向为a→b。
【小问3详解】
从图中可看到DNA的损伤为DNA双链断裂,被破坏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P53蛋白能诱导修复酶基因表达出大量的DNA修复酶,修复酶催化DNA分子在断裂处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使损伤断裂的两个DNA分子片段重新连接起来。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P53蛋白还具有启动P21基因的表达,合成P21蛋白,阻止DNA复制的功能。
【小问5详解】
某DNA分子在修复后,经测定发现某基因模板链的第1201位碱基由G变成了A,则相应部位的密码子的碱基由C变为了U,相应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因此可能的变化情况是③→⑥。
故选B。
29.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已知A/a控制果蝇的体色,B/b控制眼色。科研人员选取以下多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项目
亲本
F1
实验①
♀黑身红眼×♂灰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910只
907只
实验②
♀灰身白眼×♂黑身红眼
♀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465只
460只
463
461
(1)果蝇的灰身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
(2)A/a与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3)请在图中标出A/a这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实验①F1的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的占比为______。
(5)实验②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取实验②F1的灰身白眼果蝇和灰身红眼果蝇杂交,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灰身白眼的概率为______。
(6)为验证F1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可选择表型为______的果蝇进行交配。
【答案】(1) ①. 显性 ②. X ③. 实验②中,F1中雌性果蝇全为红眼,雄性果蝇全为白眼,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 (4) ①. 12 ②. 1/6
(5) ①. AaXbXb ②. 3/8 (6)黑身白眼雄果蝇
【解析】
【分析】实验①中,亲本中♀黑身红眼×♂灰身白眼进行杂交,子代雌蝇、雄蝇均为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均为显性性状,黑身、白眼为隐性性状。
实验②中,亲本中♀灰身白眼×♂黑身红眼进行杂交,F1中雌性果蝇全为红眼,雄性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故实验②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实验①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小问1详解】
实验①中,亲本中♀黑身红眼×♂灰身白眼进行杂交,子代雌蝇、雄蝇均为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均为显性性状,黑身、白眼为隐性性状。实验②中,亲本中♀灰身白眼×♂黑身红眼进行杂交,F1中雌性果蝇全为红眼,雄性果蝇全为白眼,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A/a与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定律。
【小问3详解】
A/a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即为 。
【小问4详解】
实验①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果蝇的基因型有3×4=12种,F2灰身红眼雌果蝇(A_XBX_)的概率为3/4×1/2=3/8,F2中纯合灰身红眼雌果蝇(AAXBXB)的概率为1/4×1/4=1/16,F2灰身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的占比为1/16÷3/8=1/6。
【小问5详解】
实验②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灰身白眼果蝇和灰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二者进行杂交,子代雌果蝇中出现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1/2=3/8。
【小问6详解】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