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3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3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3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40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43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45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48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1-169462325551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核心素养】八上道法: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827040/3-1694623257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八上《1.2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在社会中成长》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中的内容,由“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和“养成亲社会行为”两目组成,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努力践行。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愿意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体验、感悟、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态度和思想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已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学生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有的缺乏人生目标而无法迈出努力的第一步;有的表现为茕茕孑立或孤芳自赏;有的沉溺于虚拟网络而无法自拔;有的学生为寻求个人存在感,而组建校园小团体、欺凌同伴、游戏团伙等,其亲社会行为有待加强。
基于此,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在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理解人是社会存在物;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个人发展,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养成亲社会的习惯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养成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以及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化的内涵及社会对我们个人成长的意义。
-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
- 【设计思路】今年是512汶川地震15周年,每年512汶川大地震都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的日子,“那些在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少年都已长大,他们曾被光照亮,如今也想成为光”,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多次报道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在社会的关爱、关注下长大,如今也在回馈社会,所以本课以那些获救少年为主线,汶川地震为情境,来探讨在社会中成长。导入选用无数网友关注的“敬礼娃娃”郎铮今年裸分考上北大为引子,引出其他获救少年们的回馈社会行为导入主题;第一篇章:他们曾被光照亮——共渡难关,社会助我成长:通过分析少年们的成长历程和地震救援物资的产生来讲述为何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第二篇章:如今也想成为光——爱心轮回,倾力回馈社会:通过回首地震15年,体验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逐光而行中的人们行为讲述亲社会行为,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养成这一行为的必要性和做法。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新闻速递:“敬礼娃娃”今年裸分考上北大,未来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同龄人”拉近学生与主线人物们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这些少年们在社会的关爱中长大,如今也想回馈社会,意识到每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中成长。
教师讲述:15年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从废墟中获救的郎铮只有3岁,他躺在担架上向解放军敬少先队队礼,以示感谢,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他因此被称为“敬礼娃娃”。汶川地震的幸存者“钢腿女孩”牛钰成为人大代表,在汶川地震中获救后成为四川泸定地震救援消防员的“汶川哥哥”张自立,亲历汶川地震长大后回乡创业帮助村里卖光滞销果的“阿坝小王子”王光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绽放感染更多人释放出向上向善的力量,顽强向上、感恩社会的品质,让不少网友热泪盈眶.....地震中获救的少年都已长大,他们曾被光照亮,如今也想成为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那些少年走进——1.2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原因
篇章一:他们曾被光照亮——共渡难关,社会助我成长
1.材料展示:他们的成长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成长历程的展示,明白每个人都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教师提问:他们是合格的社会成员吗?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哪些方面的助力?(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海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师提问: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成长过程叫什么?
教师总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p7相关链接
教师提问:据此说说为什么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教师总结: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图片文字展示:15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要每年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当时的情境,利用救援物资这一关键词引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教师提问:救援过程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救援衣物、救援食品、救援车辆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图片展示:这些物品的制作过程(物质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教师过渡:人们赖以生存的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
图片展示:电影、书籍的创造过程(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教授过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教师总结: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目标导学二: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做法
篇章二:如今也想成为光——爱心轮回,倾力回馈社会
1.视频展示:汶川地震15周年祭——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逐光而行!
设计意图:回顾当时的情境,分析各方的行为,使学生明确亲社会行为。
教师提问:曾经在地震中被光照亮,如今回馈社会,成为光的那群少年们...曾经在地震中救援受难者的救援人员们...曾经在地震中无私付出的志愿者们...曾经在地震受灾时捐款捐物的企业和个人...他们的行为都是什么行为?青少年为何要养成这种行为?(可以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来思考)
教师总结:(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关注他人、帮助社会。(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材料展示:爱心轮回,回馈社会——从向解放军敬礼,到向祖国敬礼,再到填报志愿、回馈社会…… “敬礼娃娃”郎铮说:“感恩,是我们所有遭受地震灾难的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字。”眼下,他正在让“感恩”二字具象起来:“无论走进哪所大学、去往哪座城市,都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回馈曾感受到的每份善意”。
教师提问:结合“敬礼娃娃”郎铮所说,以及牛钰、张自立、王光强等震后重生少年们的所作所为,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设计意图:回顾想成为光的少年们的行为,明确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教师总结:①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情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三、课堂总结
15年前,我们生死不离;15年后,这里生生不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相信光、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这,应该是地震中获救的少年们故事触动人心的缘由,让我们像他们一样成为光、发散光,回馈社会,建设社会!
四、板书设计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zz/tb_c13219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在社会中成长集体备课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社会化,亲社会行为的含义,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zz/tb_c13219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课件ppt</a>,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父母的抚育,学会亲近社会,我们应该懂得谦让,我们要学会分享,名言警句,我们要帮助他人,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在社会中成长,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zz/tb_c13219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在社会中成长背景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授课目录,社会化,狼孩生物个体,人社会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