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微专题4电化学中多池装置及电解的相关计算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课时燃料电池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五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二课时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2课时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现代生活离不开方便实用的化学电源,化学电源都是依据原电池的原理制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可以看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比能量)
B. 铅蓄电池的电压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生活中使用广泛
C. 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储存和输出能量大等特点,是常见的干电池
D.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超过 ,远高于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率
2. 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石墨)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B. 石墨 C. 和 D. 和
3. [2022江苏宿迁开学考试]某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一种银锌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 向 电极移动
C. 电池工作时,电流从 电极经过隔板流向 电极
D.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4.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B.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5. [2022江苏苏州期中]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和碱性电池
B. 电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D. 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6. Ⅰ. [2022江苏徐州沛县第一次调研]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最近韩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吸收并产生电能和可用氢燃料的新系统,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系统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Ⅱ. 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根据图示解答下列问题:
(1) 放电时由(填字母,下同)极向极移动。
(2) 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放电时电池总反应式为。
(3) 电解液能否是氯化锂溶液:(填“能”或“否”),原因:。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7. [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利用微电池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并生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微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 去除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 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去除速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铁减少,形成微电池的数量减少,
D. 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有大量的铁锈产生
8. [2022江苏徐州期中]科学家对新型电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用碳化钼作极催化剂时的放电产物为,装置如图所示。若用和多孔碳作极催化剂,则产物为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碳化钼 用于提高 反应的活化能
B. 若用 作催化剂时, 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C. 该电池可以选用 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D. 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和 时,转移电子数不相同
9. 某监测含量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固体电解质允许发生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感器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B. 传感器工作时,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 传感器工作时, 向负极移动
D. 固体电解质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10. “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每得到 草酸铝,电路中转移 电子
D.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1. 一种钌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为电能,电极 为电池的正极
B. 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
C. 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 和 的浓度均不断减小
12. [2022江苏盐城阶段练习]镍镉电池是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为小灯泡,、为开关,、为直流电源的两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断开 、合上 ,镍镉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 电能
B. 断开 、合上 ,电极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中 浓度不变
D. 镍镉二次电池的总反应式:
13. [2023江苏扬州期末]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B. 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
C. 该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正极锂元素化合价降低
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学科素养创新练C级
14. [2023江苏无锡期末]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可以高效沉积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过程中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B.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C.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D. 三维多孔海绵状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 分散度高
15. 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
A
B
(1) 图A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左右,电池反应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由和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倍。
(2) 熔融状态下,钠单质和能组成二次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B),反应原理为。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充电时,(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
第2课时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2. C
3. D
4. B
5. C
[解析]该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属于二次电池,放电过程的产物有氢氧化锌,是碱性电池,故正确;放电时锌从0价升高到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是电池的负极,故正确;电池工作过程即放电过程,反应为,水被消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故错误;根据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关系,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正确。
6. Ⅰ
Ⅱ (1) A; B
(2) ;;
(3) 否; 金属锂能与水反应,电解液中不能含有水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 D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生成,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铁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故说法正确;氧气在正极上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总反应为,故说法正确;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去除速率降低,可能原因是产生的附着在铁表面,阻碍反应进行,也可能是铁减少,形成微电池的数量减少,故说法正确;铁锈为,根据总反应,铁主要被氧化成,故说法错误。
8. B
9. C
[解析]内电路中,电流是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项错误;电极上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固体电解质允许发生迁移,电极反应式应为,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向负极移动,项正确;固体电解质用稀硫酸代替,负极上就无法获得生成了,项错误。
10. D
[解析]“碳呼吸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错误;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草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错误;由图可知,金属铝为负极,失电子生成草酸铝,每得到草酸铝,电路中转移电子,错误; “碳呼吸电池”能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确。
11. C
[解析]由题图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电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极为电池的负极,项错误;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作为正极材料,项错误;和、和相互转化,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项正确;由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为,后又被氧化为,和相互转化,和的浓度不会均减少,项错误。
12. C
[解析]断开、合上,为放电过程,镍镉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 电能,正确;断开、合上,为充电过程,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正确;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则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此时为充电过程,总反应为,溶液中浓度减小,错误;根据分析,放电时总反应为,则镍镉二次电池总反应式为,正确。
13. A
[解析]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正极质量增加,正确;充电时,阳极(左侧)生成锂离子,向阴极(右侧)移动,锂离子由左向右移动,错误;整个充放电过程中,锂元素化合价均不变,错误;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4. A
[解析]原电池在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此向负极移动,而不是正极,项错误;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变为,项正确;放电时即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变为,项正确;多孔结构的物质,其表面积较大,一方面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到的分散度较高,项正确。
15. (1) ; 导电(或作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 4.5
(2) ; 钠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后作业题,共9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课时随堂练习题,共10页。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课时同步训练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