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8(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7(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5(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4(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3(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6(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6(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i:28 S:32 Fe:56
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
B.提倡绿色出行,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制品
D.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以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C
【解析】A、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提倡绿色出行,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合理、高效使用塑料制品;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利用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改良酸性土壤,以利于农作物生长;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我们常选用“84”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解析】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C。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硅 B.五氧化二磷 C.葡萄糖 D.氯酸钾
【答案】D
【解析】A、硅是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不正确;
B、五氧化二磷由磷和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故B 不正确;
C、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由碳、氢和氧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器破碎 B.冰雪融化 C.水分蒸发 D.形成酸雨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就是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则是物理变化。
A. 瓷器破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冰雪融化,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 水分蒸发,水由液体变为气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和雨水反应形成酸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烧瓶 B. 点滴板 C.泥三角 D.铁夹台
【答案】B
【解析】A、是锥形瓶,不是烧瓶,故A不正确;
B、是点滴板,故B正确;
C、是三角架,不是泥三角,故C不正确;
D、是铁架台,不是铁夹台,故D不正确。
故选B。
6.2020年 6月1日起苏州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如果你在路上看到矿泉水瓶,应该捡起并投入垃圾箱中,该垃圾箱应贴有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该垃圾箱应贴有的标志是可回收标志。
A、该标志是可回收标志,A正确;
B、该标志是有害垃圾标志,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B错误;
C、该标志是不可回收标志,C错误;
D、该标志是厨房垃圾标志,D错误;
故选:A。
7.下列是利用数轴表示物质或元素的相关性质或含量,其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 B.硫的化合价
C.含量的% D.地壳中元素含量
【答案】B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铜,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B、在硫化氢、硫、二氧化硫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0价、+4价、+6价,化合价由低到高,与数轴关系一致,故表示正确;
C、生铁中碳的含量大于钢,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D、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故选:B。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银原子Hg
C.60 个碳原子C60 D.4个碳酸根离子4CO32-
【答案】D
【解析】A、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选项A不正确;
B、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g,故表示银原子的符号是:Ag,选项B错误;
C、表示原子个数应该在元素符号前标上相应数字,60个碳原子为:60C,选项C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4CO32-。选项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A、物质制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说法正确;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说法正确;
C、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常见用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水性差,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所以常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说法错误。
故选:D。
10.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H2O + CO2↑,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H2O + CO2↑,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C。
11.实验室进行加热一定量液体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倾倒液体 点燃酒精灯 加热液体 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解析】A、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选项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管口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不能接触焰心,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选项错误;
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选项错误。
故选B。
12.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B.水是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一切物质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用活性炭净化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答案】A
【解析】A、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但是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于水,如油等,不符合题意;
C、地下水资源有限,不能大量开采,应合理开采,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硬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高,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软化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答案】B
【解析】A、溶液必须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蒸馏水,A错误;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所以B正确;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例如氢氧化钙溶液,C错误;
D、溶液只要配好,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且溶液具有均一性,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不会变,D错误。
故选B。
14.下列离子能在 pH=2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
A.K+、Na+、CO32-、SO42- B.K+、Mg2+、OH-、NO3-
C.Na+、Ca2+、Cl-、NO3- D.Cu2+、H+、Cl-、NO3-
【答案】C
【解析】A、pH=2,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H+、CO32-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pH=2,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本身的Mg2+、OH-两种离子间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H+、OH-会生成水,也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pH=2,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H+、Na+、Ca2+、Cl-、NO3-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pH=2,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u2+、H+、Cl-、NO3-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答案】B
【解析】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A不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选项B正确;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是蓝色火焰,选项C不正确;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B.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碱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常温常压下某瓶气体只含碳、氧两种元素,瓶内物质一定不可能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故正确;
B、盐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故错误;
C、碱的水溶液呈碱性,但碱不一定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D、常温常压下某瓶气体只含碳、氧两种元素,瓶内物质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气体的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C.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可以混合施用
D.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答案】C
【解析】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A正确;
B、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选项B正确;
C、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的水溶液呈碱性,因此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后会产生氨气,肥效会降低,所以不能混合使用,选项C错误;
D、高炉中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选项D正确。
故选C。
18.下列有关H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入锌粒 制取氢气 收集氢气
【答案】C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不能将长颈漏斗与试管连接,装置与大气相通,不能检查气密性;故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添加块状药品时,应该平放试管,然后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最后缓慢竖立试管,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该装置,故选项正确;
D、氢气密度比水小,收集氢气,氢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及类别一致的是( )
A.水银 Ag 单质
B.消石灰 Ca(OH)2 碱
C.乙醇 C2H5OH 有机物
D.苛性钠 NaHCO3 盐
【答案】B
【解析】A、水银是汞单质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选项错误;
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属于碱,选项正确;
C、乙醇是物质的名称,其俗称是酒精,选项错误;
D、NaHCO3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其俗称是小苏打,选项错误。
故选B。
2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腈纶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燃烧的气味
B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分别加入Ba(OH) 2 溶液,观察现象
C
鉴别固体硝酸铵和食盐
在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杯壁
D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瓶中
【答案】D
【解析】A、分别将腈纶线和羊毛线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而腈纶没有这种气味,可以鉴别,选项A正确;
B、分别向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而稀盐酸不能产生沉淀,可以鉴别,选项B正确;
C、分别向两种固体中加水溶解,因为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氯化钠溶解是无明显吸热、放热现象,所以触摸杯壁,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解时无明显温度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选项C正确;
D、分别向盛有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划玻璃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A
【解析】A、盐酸有酸性,可用于除铁锈,选项A不正确;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等,选项B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雨,所以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C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D正确。
故选A。
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Au(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FeCl3溶液(CuCl2)
Fe
加入足量Fe粉未,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uSO4溶液(H2SO4)
Cu
加入是量Cu,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O2(CO)
NaOH溶液
将气体缓缓通过NaOH溶液即可
【答案】A
【解析】A、Au和C,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在点燃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而碳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除去了杂质碳,符合题意;
B、FeCl3溶液(CuCl2),加入铁,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过滤后溶液有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引进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C、CuSO4溶液(H2SO4),加入铜,铜活泼性较弱,不与硫酸反应,不能除去硫酸,不符合题意;
D、CO2(CO),把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除去一氧化碳,反而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能使水煤气中CO和 H2O在120℃时发生反应,其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均属氧化物 B.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作用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B
【解析】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故A正确;
B、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B不正确;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2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化铁,故不选A项;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故选B项;
C、碳酸钠与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由NaNO3转化为KNO3,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NaCl和KNO3,而NaCl和KNO3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故不选C项;
D项,碳酸钙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见氯化钙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选D项。
故选B。
25.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
46g
100g
2g
0
反应中
23g
52g
46g
m1
反应后
m2
4g
m3
m4
其中未知数据错误的是( )
A.m1为27g B.m2为0g C.m3为88g D.m4为54g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6g + 100g + 2g + 0g = 23g + 52g + 46g + m1,得m1=27g;根据甲、乙质量减少,丙、丁质量增加,判断出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出当甲反应了23g时,乙反应了48g,生成了44g丙和27g丁,即各物质间质量关系为: 甲﹕乙﹕丙﹕丁 = 23﹕48﹕44﹕27;当乙剩余4g时,说明乙反应了96g,设此时甲反应的质量为x2,生成丙的质量为x3,生成丁的质量为x4,根据各物质间质量关系甲﹕乙﹕丙﹕丁= 23﹕48﹕44﹕27,计算可得x2=46g,x3=88g,x4=54g,则m2=46g-46g=0g,m3=2g+88g=90g ,m4=0g+54g= 54g。
故选C。
非选择题(共50分)
26.(5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2)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菠菜 B. 馒头 C. 鸡蛋 D. 苹果
(3)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_______元素。
(4)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说明条件改变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互换
C.若有44 g CO2反应,则生成O2 48 g
D.该反应能解决燃料问题,也能减缓温室效应
(5)酒精溶液可消毒。下图为常温下,某科研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某病毒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下图,你认为消毒效果比较好的酒精浓度是_____%左右。
【答案】(1)调大 (2)C (3)钙(Ca)(4)A (5)75
【解析】(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氧气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增加氧气的含量;
(2)A、菠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馒头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C、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D、苹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发佝偻病,故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Ca)元素。
(4)A、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选项不正确;B、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在新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氧气,说明条件改变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互换,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2×44):(3×32)=44g:x,x=48g,选项正确;D、该反应能生成液态燃料乙醇解决燃料问题,也能消耗二氧化碳来减缓温室效应,选项正确。故选A。
(5)由图可知,酒精浓度为75%时,致死时间最短,故消毒效果比较好的酒精浓度是75%左右。
27.(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2)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硝酸铵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4)湿法炼铜:
【答案】(1)4Al + 3O2 = 2Al2O3 ; (2)Al (OH) 3+3HCl=AlCl3+3H2O;
(3)NH4NO3 + NaOH = NaNO3 + H2O + NH3↑; (4)Fe + CuSO4= FeSO4 + Cu
【解析】(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覆盖在铝表面,避免被腐蚀,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4Al + 3O2 = 2Al2O3 ;
(2)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水:
Al (OH) 3+3HCl=AlCl3+3H2O;
(3)硝酸铵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 + NaOH = NaNO3 + H2O + NH3↑;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 FeSO4 + Cu
28.(4分)M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80gM 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 g。
(4)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 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50%;(2)AB;(3)160;(4)降温结晶
【解析】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80gM 物质加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可知A点时溶液中溶液质量100g,溶剂质量为50g,则溶质质量=100g -50g=50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50g÷100g×100%=50%;
(2)由于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图像可以知道,随温度的升高,B点之后溶液质量才保持不变,所以从0℃到B点之前,固体M一直剩余,到B点刚好溶解完,所以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
(3)40℃时80gM刚好在50g水中溶解完,所以40℃时M 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
(4)M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9.(8分)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火柴、棉花、升降台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思考,小虹同学认为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所选仪器的编号为 ;
(2)若要选择仪器X来检验上述气体,需要补充的一种药品是 ;
(3)若补充一种仪器,再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还可以制取和收集另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和收集尾气,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去)。
① 实验时应先通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②装置A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
③写出B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装置D的作用是 。
【答案】(1) 二氧化碳 ①②⑤⑧ (2)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3)2KMnO4K2MnO4+MnO2+O2↑(4)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一氧化碳不纯,加热时引起爆炸。②吸收气体中含有的CO2 ③ ④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还需要大试管。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进行,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都存在,故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选仪器的编号为①②⑤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选择仪器X来检验该气体,需要补充的一种药品是澄清石灰水。
(3)若补充一种仪器大试管,再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4)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会引起爆炸,而装置内本身有空气,所以要应先通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一氧化碳不纯,加热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可以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中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为了避免原气体中二氧化碳对生成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要用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吸收原气体中含有的CO2;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时注意配平及反应条件,所以为;
④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同时还可能有一氧化碳剩余,所以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而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除去。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30.(7分)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并且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
(1)盐酸和硫酸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
①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打开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因是 。
(2)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通过数字化实验技术可以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溶液pH始终都大于7,原因是 。
(4)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CaCl2和MgSO4杂质,要进行如下操作:
①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为 ;
②再向滤液加入适量 (填试剂名称),除去多余的杂质;
③最后将反应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则在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答案】(1)①H+ ②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瓶口会形成白雾;而浓硫酸难挥发,不会形成白雾。
(2)① CO2+2NaOH=Na2CO3+H2O ②氢氧化钠溶液及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 (3)①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钡、碳酸钙 ②稀盐酸 ③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1)①盐酸与硫酸都是酸,其化学性质由氢离子决定;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口后会形成白雾,而浓硫酸难挥发,不会形成白雾;
(2)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该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②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水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所以溶液的pH始终是比7大;
(3)①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滤渣为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
②为了将CaCl2和MgSO4杂质完全除去,加入了过量的B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钡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还混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来除去多余的杂质。故填:稀盐酸;
③蒸发时为了避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需要玻璃棒进行搅拌。
31.(6分)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2)和少量石灰石。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工艺流程。
已知CaSO4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将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2)写出步骤①中碳酸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沉淀A的成分是SiO2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还有_________。
(4)步骤④趁热过滤的作用是 。
(5)上述流程中多次用到了过滤操作,实验室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6)步骤⑥中的操作a名称是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2)MgCO3+H2SO4=MgSO4+H2O+CO2↑ (3)CaSO4 (4)防止因降温而使硫酸镁结晶析出,造成损失。(5)漏斗(6)降温结晶
【解析】(1)因为自然界中开采出来的镁矿石是块状的,如果不将其粉碎,稀硫酸只能和块状镁矿石的表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反应前将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2)步骤①中碳酸镁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MgCO3+H2SO4=MgSO4+H2O+CO2↑
(3)沉淀A的成分是SiO2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还有硫酸钙(CaSO4)。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大部分变为沉淀,但有少部分溶解在水中。
(4)趁热过滤时,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小,而硫酸镁的溶解度较大,易于分离混合物,如不趁热过滤,冷却后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会生成硫酸镁晶体。因此,步骤④趁热过滤的作用是防止因降温而使硫酸镁结晶析出,造成损失。
(5)过滤用到的仪器或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以及滤纸,其中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因此填:漏斗。
(6)从题中提供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加大,故步骤⑥中将溶液浓缩蒸发,然后降温结晶,就会有七水硫酸镁晶体析出。因此操作a的名称是:降温结晶。
32.(6分)榴莲的果肉有很高的营养和不错的口感,但因其刺鼻的味道,许多国家都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和酒店食用这种水果;食用榴莲是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的。有研究表明,榴莲的臭味主要是由有气味的乙硫醇及其衍生物所引起的;在结构上,乙硫醇(CH3CH2SH)是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代所得。乙硫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高毒、油状的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和有机溶剂中,以其具有强烈、持久且刺激性的蒜臭味而闻名。乙硫醇通常被加入煤气等作臭味指示剂,因在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就可被嗅到。
(1)乙硫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一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榴莲的“臭味"能弥散于空间,是因为 ;
(4)乙硫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从健康角度讲,准备炒菜过程中打开油烟机的最佳时机应该是______。
A 打开燃气之前 B 打开燃气之后
C 打开燃气,将油放入锅之后 D 打开燃气,待锅内油冒烟时
【答案】(1)有机物 ; (2) 62 ;9 (3)乙硫醇分子在不断运动
(4) (5)A
【解析】乙硫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1) 乙硫醇的分子式为CH3CH2SH,乙硫醇是含碳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
(2) 乙硫醇的分子式为CH3CH2SH,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一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一共9个原子。
(3)榴莲的“臭味"能弥散于空间,是因为乙硫醇分子在不断运动。
(4)乙硫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燃气打开之后,会逸散到空气中,从健康角度讲,准备炒菜过程中打开油烟机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打开燃气之前,故选A。
33.(10分)火神山医院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HDPE膜,HDPE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某探究小组对HDPE膜的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HDPE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②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C装置的总质量;再将4.2g的HDPE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点燃B处的酒精灯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最后再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熄灭B处的酒精灯,再次分别测定A、C装置的总质量。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
A装置总质量
C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
100.0g
100.0g
实验后
105.4g
113.2g
[实验分析]
(1)通入燃烧产物前,先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燃烧产物中有________。
(5)装置B的作用是 。
(6)最后再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 。
[数据处理]
(7)4.2g的HDPE膜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实验结论]
(8)HDPE 膜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不含其他元素的理由是___________(用数据分析)。
[反思拓展]
(9)实验中的 4.2 g HDPE 膜样品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为m,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实验产生干扰。(2)吸收水蒸气(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C装置吸收(4)一氧化碳 (5)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6)使燃烧产物全部被A、C装置吸收 (7)3.6;0.6 (8)生成物中碳、氢元素质量之和为4.2g (9)9.6g≤m≤14.4g 。
【解析】(1)装置内本身有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也会被A、C装置吸收,导致出现实验误差。所以通入燃烧产物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实验产生干扰,然后再准确称量装置A、C的质量。
(2)为了确定HDPE膜的元素组成,需要根据实验前后装置A的质量变化知道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所以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若没有装置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C装置吸收,导致所测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C装置吸收。
(4)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有铜单质生成,是因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5)由(4)可知HDPE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若没有装置B,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会导致计算所得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质量偏小。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6)实验后,装置内还有燃烧产物残留,没有被A、C装置完全吸收。所以需要最后再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熄灭B处的酒精灯,再次分别测定A装置和C装置的总质量,这样操作的作用是使燃烧产物全部被A、C装置吸收。
(7)4.2 g的HDPE膜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113.2g-100g)× =3.6g;
含氢元素的质量=(105.4g-100g)×=0.6g。故填: 3.6;0.6 ;
(8)HDPE膜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不含其他元素的理由是生成物中碳、氢元素质量之和
= 3.6g+0.6g=4.2g,故填:生成物中碳、氢元素质量之和为4.2g;
(9)0.6g氢元素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0.6g× =4.8g
①假设3.6g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需要氧气的质量=3.6g×=9.6g,此时4.2 g的HDPE膜样品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4.8g+9.6g=14.4g ;
②假设3.6g碳燃烧只生成一氧化碳,需要氧气的质量=3.6g×=4.8g,此时4.2 g的HDPE膜样品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4.8g+4.8g=9.6g ;
则m的取值范围为9.6g≤m≤14.4g。故填: 9.6g≤m≤14.4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5(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6(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3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0(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