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4(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3(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2(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1(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0(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5(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5(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
化 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K-39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②、⑤发生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③涉及燃烧,④涉及碳酸钙的分解,⑥涉及蜡烛的燃烧,都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C。
2.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粉末状固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3.2019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央视“3•15”晚会对内各行各业存在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了集体曝光。合理利用化学物质既能提高生活质量,又能提升个人信用。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碳酸氢钠做食品发酵剂
B.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烹调食物
C.用大量甲醛给海产品保鲜
D.用工业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
【答案】A
【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喧软,故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烹调食物,故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错误;
D.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的有毒物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故错误;故选:A。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符号为Na+
B.图对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图可知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D.图中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答案】D
【解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钠原子,故选项错说法错误。
B、由图示可知,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而不是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两个氮元素
B.CO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C.O:表示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答案】B
【解析】A、2N中数字2表示两个氮原子,错误;
B、CO2中数字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正确;
C、O中数字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错误;
D、S2﹣中数字2表示一个硫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错误;故选:B。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能晾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小
C
CO 有毒而 CO2 无毒
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不同
D
10 mL水和10 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 mL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A、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一滴水中约含有 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CO 有毒而 CO2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10mL水和10mL 酒精混合后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
7.某次聚会中,小柯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当两种气体相混合时,看到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氮肥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l: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结合对图示分子的分析可知反应物是氯化氢和氨气,生成物是氯化铵,其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A、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铵,是一种氮肥,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D正确。故选:B。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理,K2O与水反应生成KOH
D.pH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值<7的雨水是酸雨
【答案】C
【解析】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错误;
C.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理,K2O与水反应生成KOH,故正确;
D.只有pH<5.6的雨水才称为酸雨,故错误。故选:C。
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答案】C
【解析】A、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30g,50g水中溶15g,所以溶液总质量为65g,故说法正确;
B、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都没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于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在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A、B两种溶液并没有说是否饱和,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
D、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0.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①酚酞试液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1.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醋可以用于去除水垢
B.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
C.清洁剂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答案】C
【解析】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物质反应,从而把水垢除去。正确;
B、草木灰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产生氨气,能造成肥效降低,正确;
C、清洁剂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错误;
D、柠檬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正确;故选:C。
12.下列图象反映相应的实验事实或结果错误的是( )
A.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x表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y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
B.表示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Zn,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C.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滴加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表示toC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x表示硝酸钾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A、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不产生沉淀,再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至硫酸铁完全反应,故正确;
B、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固体为银和铜,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不正确;
C、由于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来自酸中的氢元素,故消耗相同质量的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铝产生的氢气比镁多,故正确;
D、表示toC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由于固体不能再溶解,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故选:B。
13.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有Cu2+,不溶物为Fe、Cu
④溶液中没有Cu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生成硝酸亚铁;
①、当加入的铁粉不足量时,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故此项可能出现。
②、由于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不溶物中有Fe时,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u2+,故此项不可能出现。
③、当加入的铁粉过量时,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故此项不可能出现,
④、由于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不溶物中有Fe时,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u2+,故此项可能出现。
由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
C
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答案】D
【解析】A、N2中混有O2,利用灼热的铜网,由于O2能够与之反应生成固体CuO,而N2与之不反应,所以方案可行。正确。
B、NaOH中含有Na2CO3,采用Ca(OH)2去除,由于Na2CO3与Ca(OH)2能够反应且生成为NaOH和沉淀CaCO3,Na2CO3+Ca(OH)2=2NaOH+CaCO3↓.正确。
C、H2混有水蒸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且不能够与氢气反应,所以能够实现除杂。正确。
D、Fe中混有Fe2O3时,用过量的稀盐酸,这样不仅Fe2O3与之反应,铁也与之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导致无法实现除杂的本意。错误。故选:D。
15.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8分)(1)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
①积极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品。酒精(C2H6O)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酒精燃烧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人造金刚石世界闻名。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 。金刚石、 (填物质名称)和碳60互为同素异形体,其中碳元素以 (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2)青海玉树2010年发生7.1级地震,当时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①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
②“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①三(1分);有机物(1分);化学(1分);
②切割玻璃(合理即可)(1分);石墨(1分);游离(1分);
(2)①过滤(1分);
②Cl2(1分);
【解析】①酒精(C2H6O)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三;有机物;化学;
②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等。金刚石、石墨和碳60互为同素异形体,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其中碳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故填:切割玻璃(合理即可);石墨;游离;
(2)①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②由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X中含有2个氯原子,是氯气.故答案为:Cl2。
17.(7分)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 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表。
物质
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g)
水
96.5
氯化钠
2.7
硫酸钠
0.2
……
……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 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
【答案】①黄(1分),c(1分);
②CH4+2O2CO2+2H2O(2分),氯化钠(1分);
③2.7%(1分),89(1分)。
【解析】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量筒使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故选:c;
②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③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7%,20℃时的100g该海水,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当水的蒸发量大于96.5g﹣×2.7g=89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10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 (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3)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将E装置中 端与D装置中 端相连接(填导管口字母代号)。
(5)某气体可用C装置来收集,因为该气体 。
(6)组装A装置时,应遵循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操作。
【答案】(1)集气瓶(1分);
(2)B(1分);
(3)2KMnO4K2MnO4+MnO2+O2↑(2分);分解(1分);
(4)CaCO3+2HCl=CaCl2+H2O+CO2↑(2分);d;a(1分);
(5)不易溶于水(1分);
(6)从下往上(1分)。
【解析】(1)①是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都属于固、液常温型,都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
(3)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和浓硫酸反应,要用浓硫酸干燥就要和浓硫酸接触,所以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将E装置中d端与D装置中a端相连接;
(5)某气体可用C装置来收集,因为该气体不易溶于水;
(6)组装A装置时,应遵循从下往上的顺序操作。
19.(10分)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请写出实验原理 。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 ;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 ;图乙中E装置的作用是 ;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的作用是 ;反应停止后通空气的作用是 ;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原理思路】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分)。
【实验方案】锥形瓶(1分)。
【交流讨论】②③④(1分)。
【方案改进】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1分);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1分);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1分);打开a、b,关闭c(1分)。
【数据分析】偏低(1分)。
【解析】【原理思路】
实验原理是: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实验方案】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交流讨论】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会导致实验错误;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会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会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从而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会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故填:②③④。
【方案改进】
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图乙中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停止后通空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a、b,关闭c。
【数据分析】
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会导致水蒸气被D装置吸收,从而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大,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偏低。
四、综合能力题
20.(10分)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液呈 性。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 。
(4)写出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小组同学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为了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NaOH
猜想Ⅲ:NaCl、BaCl2
【评价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
则你的猜想为 。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溶液,就确定了滤液的溶质成分,加入的溶液是 。
【总结归纳】可溶性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简单的情况是:反应物 。
【答案】(1)碱(1分);
(2)生成白色沉淀(1分);
(3)Na2CO3、NaOH(1分);
(4)Na2CO3+2HCl=2NaCl+CO2↑+H2O(2分);
(5)【评价交流】Ⅱ(1分),HCl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之前会先与NaOH反应(1分);
NaCl、Na2CO3(1分);
【实验验证】稀硫酸(1分);
【总结归纳】恰好完全反应(1分)。
【解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反应结束,试管A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试管B中含有氯化钡、稀盐酸,所以
(1)Na2CO3溶液呈碱性;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
(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Na2CO3、NaOH;
(4)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5)【评价交流】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以上猜想II不合理,理由是:HCl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之前会先与NaOH反应;
我的猜想为:NaCl、Na2CO3;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溶液,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没有明显现象,确定滤液的溶质成分加入的溶液是:稀硫酸;
【总结归纳】可溶性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简单的情况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1.(10分)为测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与其反应,现取待测液50.0g,当加入10g稀盐酸溶液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2.87g,求:
(1)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答案】(1)6.8%
(2)2.2%
【解析】(1)设硝酸银质量为x,生成硝酸质量为y,
HCl+AgNO3═AgCl↓+HNO3,
170 143.5 63
x 2.87g y
==,
x=3.4g,y=1.26g,
硝酸银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8%,
答: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6.8%.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2%,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6(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3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10(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05(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