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1-16946919399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1-16946919399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1-1694691939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0-16946919365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0-16946919365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829529/0-16946919365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三台中学高2020级高三上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④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⑤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⑥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⑦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
A. 2 B. 3 C. 4 D. 5
【答案】C
【解析】
【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详解】①蓝藻是原核生物,霉菌、水绵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错误;
②人和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②错误;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比如蓝藻;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是错误的,比如好氧细菌,③错误;
④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影响主动运输,④正确;
⑤性激素属于脂质,它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⑤正确;
⑥细菌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⑥正确。
⑦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表明分别在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因此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⑦正确。
综上所述④⑤⑥⑦四项正确,C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并产生乳酸
B. 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质中有转录、翻译及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等生理过程
C. 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 高温处理过的S型细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核生物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若不含线粒体,则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其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
B、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但有细胞核,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质中,B错误;
C、S型细菌与R型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体内,C错误;
D、变性后的蛋白质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A。
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培养成完整组织、器官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 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小
C. 端粒学说只适用于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
D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甲胎蛋白等蛋白质含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离体细胞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全能性是指离体细胞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干细胞培养成完整组织、器官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A错误;
B、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B错误;
C、端粒指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只有真核生物才有染色体,端粒学说只适用于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C正确;
D、癌细胞膜上甲胎蛋白蛋白质含量增多,糖蛋白减少,D错误。
故选C。
4.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B. (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C. 如果(3)图表示某生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个
D. (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⑤形成后就是有特定结构的活性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甲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A正确;
B、乙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量或呼吸作用放出CO2量的变化,B正确;
C、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C正确;
D、丁图中①是DNA,含有A、C、G、T四种碱基,④是mRNA,含有A、C、G、U四种碱基,⑤肽链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活性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5. 如图是一个既有甲病(基因 A、a)又有乙病(基因 B、b)的系谱图。已知甲病是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Ⅱ-5 无致病基因。则 Ⅲ-1 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A. 1 / 3 B. 1 / 2 C. 2 / 3 D. 5 / 6
【答案】D
【解析】
【分析】首先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Ⅱ-1、Ⅱ-2和Ⅲ-2,由“无中生有”可知乙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又因为Ⅱ-5无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不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Ⅲ-2的基因型为aaXbY,双亲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Ⅲ-1号个体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则基因的可能性为(1/3AA+2/3Aa)(1/2XBXB+1/2XBXb),只有一种基因型不携带致病基因AAXBXB,概率为1/3╳1/2=1/6,所以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6=5/6。
故选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二倍体生物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核内含有14个DNA分子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在一DNA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复制第n次需要腺嘌呤m(2n-1)
C. 在一mRNA中U+C占30%,则合成该链的基因中T+C也占30%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组成病毒的蛋白质不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内含有14个DNA分子,则体细胞染色体数为7,不可能为二倍体,A错误;
B、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是2n×m-2n-1×m=2n-1×m个,B错误;
C、在一mRNA中U+C占30%,则模板链A+G=30%,T+C=70%,互补链T+C=30%,合成该链的基因中T+C占50%,C错误;
D、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核糖体,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D正确。
故选D。
7. 下图1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相关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波菜叶肉细胞相比,图1的A细胞缺少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图1的B表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分裂的间期,活动加强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从间期进入前期,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结构消失外,在光学显微镜下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
(3)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_,Ⅲ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⑪和③
(2) ①. C ②. ③和⑧ ③. ④⑤ ④. 染色体和纺锤体
(3) ①. b ②. B ③.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解析】
【分析】分析图1:A表示植物细胞,B表示动物细胞,①~⑪依次表示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核膜、核仁、染色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液泡、细胞质基质。
分析图2:A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3: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Ⅴ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小问1详解】
与波菜叶肉细胞相比,图1的A细胞缺少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图1为动物细胞,在动物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⑪细胞质基质和③线粒体。
【小问2详解】
图2中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可表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③线粒体(提供能量)和⑧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活动会加强;间期进入前期,④核膜⑤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小问3详解】
分析图3中的a、b、c分别是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可对应图2中的B。由Ⅲ变化为Ⅳ(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8. 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需要以[ ]___________为运输工具,肽键在[ ]___________中形成。
(2)若该多肽合成到图所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__。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中结构⑥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
A. 乳酸杆菌 B. 噬菌体
C. 染色体 D. 烟草花叶病毒
(4)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
A. 166和55 B. 166和20
C. 333和111 D. 333和20
【答案】(1) ①. 翻译 ②. 氨基酸 ③. ②转运RNA ④. ⑥核糖体
(2)UAA (3)D (4)D
【解析】
【分析】图示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其中①为DNA分子;②为tRNA分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④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⑤为肽链;⑥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小问1详解】
图中④是mRNA,⑤是肽链,因此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翻译;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对应图中的⑥,在该场所内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②为tRNA分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小问2详解】
若该多肽合成到图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说明UCU之后的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从图中④所示的mRNA的碱基序列可推知:该终止密码子是UAA。
【小问3详解】
图中⑥结构为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A、乳酸杆菌的化学组成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A错误;
B、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核糖体中不含DNA,B错误;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中不含DNA,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与⑥核糖体的组成相同,D正确。
故选D。
【小问4详解】
若图中①所示的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1000个碱基,mRNA中每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1个密码子,所以密码子的个数最多不超过1000÷3≈333个;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情况下,1个密码子决定1个氨基酸,因此所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个数最多为333个,但氨基酸的种类最多为20种,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B点时,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____。
(2)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量是___mol。
(3)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可在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的淀粉。18O最短的转移途径是(用箭头表示方向)____。
【答案】(1) ①. 等于 ②. 增加
(2) ①. 从第5分钟开始,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O2浓度逐渐降低,光合速率减慢,释放氧气的速率降低 ②. 6×10-7
(3)18O2 → 18H2O→C18O2→(CH218O)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在0~5min之间,容器处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同时也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5min之后,给予光照,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小问1详解】
B点时,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此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A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有ATP和NADPH的产生,C3化合物开始还原,C5的来源增加,同时去路不变,因此C5含量增加。
【小问2详解】
在5~15 min内,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使得光合速率减慢,净光合作用速率减慢,释放氧气的速率降低;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min=0.2×10-7mol/min,5~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min=0.4×10-7mol/min,故小麦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量=真光合作用速率×10min=6×10-7 mol。
【小问3详解】
18O标记18O2首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进入H218O,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进入C18O2,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CH218O),故转移途径是:18O2 → 18H2O→C18O2→(CH218O)。
10.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下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回答:
| 长翅红眼 | 长翅白眼 | 残翅红眼 | 残翅白眼 |
雌蝇 | 3/8 | 0 | 1/8 | 0 |
雄蝇 | 3/16 | 3/16 | 1/16 | 1/16 |
(1)若上图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若只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就能判断其性别,则选作亲本果蝇的眼色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
(4)若同时考虑上述两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都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
(5)用残翅白眼雌果蝇(aaXbXb)与长翅红眼雄果蝇(AAXB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长翅红眼,雄果蝇表现为长翅白眼。从F2长翅红眼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残翅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1)aXB aXB Y
(2)1/6 (3)XbXb XBY
(4)AaXBXb AaXbY
(5)1/8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若如图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AY,说明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侧,但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点未分裂,移向同一侧;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X染色体移向另一侧,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XB、aXB、Y。
【小问2详解】
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其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1 /3 ×1/ 2 +2 /3 ×1 /2 +2/ 3 ×1 /2 =5/6,纯合体占的比例为1-5/6=1/6。
【小问3详解】
若只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就能判断其性别,可用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个体杂交,后代红眼全部为雌性,白眼全部为雄性。
【小问4详解】
两种亲本杂交,子代雌雄果蝇都有上表所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可推测两亲本为: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_XBX_,长翅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_XbY,在根据比例,可进一步推测出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AaXBXb和AaXbY。
【小问5详解】
用残翅白眼雌果蝇(aaXbXb)与长翅红眼雄果蝇(AAXBY)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从F2长翅红眼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残翅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4×1/2=1/8。
(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细菌 ②. 选择 ③. 碳源、无机盐 ④. 蛋白质、DNA、RNA ⑤. 碘液 ⑥. 淀粉遇碘显蓝色,产淀粉酶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⑦. 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某种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等相关知识点,在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数目时,要注意稀释倍数的选取以及平板数一般要满足30-300个才符合要求。
【详解】(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说明M培养基能满足真菌的生长,而能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能筛选出真菌,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氮源外,还需要碳源、无机盐、水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等。氮元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因此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和核酸(DNA、RNA)。
(3)淀粉与碘液会变成蓝色,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依据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再根据透明圈,来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4)乙同学结果不合理,因为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较大,结果的重复性差,不能简单的用其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