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四节》同步练习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右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A500 B1000 C1500 D4004.根据海拔与地面起伏状况,可知甲地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甲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平原地区,有河流流过 B.海拔在200米以上,周围有丘陵C.甲村的东北方向有一处温泉 D.位于山谷地区,周围有高大山脉6.该地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有(   A处攀岩 B处蹦极 C处漂流 D处宿营地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工具”。王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 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舍弃最小切片 任意摆放各切片                   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B.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聚落发展变化过程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M点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鞍部 C.山谷 D.山脊10.沿图中过M点的乙、甲两条线所做的剖面图正确的一组是(  A BC 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有一位学生根据上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得出如下几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所示地形为盆地 B.两座山峰的海拔大约都为700多米C.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D.从南坡上山比东坡方便易行12.在下面四幅图中,比较接近上图AB两点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             C              D 二、解答题13.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路线。路线①:勇登最高峰,锻炼体能;路线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路线③:参观古建筑,寻踪文化。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同学们将要征服的最高峰海拔范围是    米。(2)“徒手攀岩活动能够成功开展,是因为路线经过    (地形部位),该线路A-B段相对高度是    米。(3)选择路线的同学们参观古建筑,寻踪文化,不由感叹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一股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这些古建筑做些什么呢?(试举两例)    (4)同学们在古建筑区域想要远眺最高峰的美景,应看向    方向。(5)你建议体力薄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填数字圈码),简述你的理由    (6)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景区自由活动,在李村附近他们发现一条小溪,据图分析它的流向是    (7)王村所在的地形类型是    ,它的南边有一座小桥,若王村火车站到小桥的图上距离为2.9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    米。14.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图2),回答相关问题。(1)地形部位名称:A     B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m(2)图中所示地形以     为主,判断的依据是     (3)2是沿图1中的剖面线     (“aa'”“bb'”)绘制而成的。(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处,判断理由是     (5)下列活动,主要能用到等高线地形图的是(   )(单选)。A.查找国家位置 B.确定旅游景点 C.了解交通线路 D.组织野外登山       参考答案1-12CBCAACDABABC 13(1)     50     550-600(2)     陡崖     100(3)禁止攀爬,禁止乱写乱画,不乱扔垃圾等(4)西北(5)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6)自西北向东南(7)     平原     1450 14(1)     山顶     山谷     150(2)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3)bb'(4)     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5)D  

    相关试卷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