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7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7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7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83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8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85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87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30036/0-169469900389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末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章末复习二声现象教学课件,共46页。
第二章 声 现 象章末复习二 声 现 象01思维导图02易错点剖析03重点突破【例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M2-1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__________,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法。弹开物体的振动显示并放大音叉的振动转换(2)如图M2-1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桌子上放一些纸屑或泡沫(3)如图M2-1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空气不能(4)如图M2-1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不能传声。变小介质真空(5)小明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华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同学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2易错点拨: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够听到声音,主要原因有①声音太小或距离太远;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③有的声音频率太高或太低,不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1. 流星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 月球表面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C.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B【例2】如图M2-2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使之振动,听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调节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应注意两次拨动钢尺时的力度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使其振幅大致相同,这是探究音调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__________。相同频率低(2)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比上次更大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是探究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发现,钢尺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___。(3)分别拨动钢尺和塑料尺,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这是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不同。响度振幅大音色(4)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______法。(5)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引起鼓膜__________,人便听到声音。(6)实验中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变量空气振动 钢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易错点拨: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或声音的粗细,与频率有关;音色表示声音的音质或音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2.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一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B重点分析:(1)产生声音的发声体必然在振动。(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已发出的声音还可以传播。(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1.以下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D2.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图M2-3为某场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D3.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 )A.测海底深度B.测战斗机的远近C.测人与山峰间的距离D.测雷电发生地与我们间的距离D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在10~30 kHz之间,因为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时,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kHz到_________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A、B的距离是__________m。(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10207 500重点分析:(1)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3)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5.操场上,近处同学听到了体育老师的口令,而远处的同学却没有听清楚,其主要原因是老师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A.频率变低 B.音色变差C.响度变小 D.振幅增大C6.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A.使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大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D7.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C.响度 D.频率C8.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 dB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声波传到人耳的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C.“150 dB” 反映了声音的声强级D.“150 dB”是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的最高值C9.下表中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 )A.音阶越高,频率越高 B.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D.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A10.“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绘钱塘江海潮的诗句。这里的涛声用“吼”来描述,从声音的特性来看这是描述声音的__________。响度11.图M2-4是某乐器一条琴弦在相同时间发出两个声音的波形图,请根据图像分析,它们的__________(填声音特性)是不同的。若一个声源在2 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是__________Hz,属于__________(填“超声波”“可闻声”或“次声波”)。音调6次声波12.几种动物和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①猫为60~65 000 Hz;②青蛙为50~8 000 Hz;③狗为15~50 000 Hz;④知更鸟为250~21 000 Hz;⑤鳄鱼为20~60 000 Hz;⑥人为20~20 000 Hz。则动物和人中,能听见超声波的有_____________,能听到次声波的有__________,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听不到的是__________。(均填序号)①③④⑤③②⑥13. 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C14. 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列声现象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小人”在正在响着的音箱上跳舞;②利用超声波诊断人体的疾病;③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④利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结石;⑤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⑥听到雷声预示着将要下雨;⑦在积雪厚重的山谷高声喊叫可能引发雪崩;⑧雷声震耳欲聋;⑨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⑩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②③⑤⑥⑨①④⑦⑧⑩15.如图M2-5所示,甲、乙两人利用回声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站在距峭壁较远处,甲、乙连线与峭壁垂直,甲、乙间距50 m,现甲放一枪,乙测出所听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 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重点分析:(1)噪声是根据人的感觉划分的,并未有明显界限。判定声音是否属于噪声要把握两点:一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发声体的振动有没有规则,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听者是否需要。(2)噪声的控制从三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6.小华要爸爸把客厅里电视节目音量调小些,以免影响他在房间学习。从减小噪声影响的角度来看,下图的情形中与小华采取相同的措施的是( )D17.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产生噪声的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产生噪声的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D18.小赵家新买的洗衣机工作时机身摇晃产生较大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室内的人戴上耳塞B.在洗衣机里加入更多的水C.把放置洗衣机的房间的门窗关上D.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D19.在城市繁华路段旁竖有噪声显示装置,某时刻时,该噪声监测装置的数值如图M2-6所示,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觉D.此时的噪声环境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C20.中午时分,校园篮球场上热闹非凡,不停地发出打篮球的声音和同学的呐喊声,这些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一到午休时间,就会有球场管理员来组织大家散场,一方面是让玩球的同学去休息,另一方面是因为打篮球的声音对于正在午休的同学来说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管理人员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振动空气噪声声源21.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 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 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_______降低噪声的。无规则传播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