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0731/0-16947384917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0731/0-16947384917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0731/0-16947384917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29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培优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一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分层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二课时练习题,共7页。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溧水中学月考]读某地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1. 图示月份可能是( )A. 1月 B. 3月 C. 7月 D. 9月2. 图示气压带、风带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2023·海门中学期中]下图为气压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 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0°盛行下沉气流 B. 10°~20°盛行东南风C. 20°~30°盛行上升气流 D. 30°~40°盛行西南风4.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 甲表示3月份、春季 B. 乙表示7月份、夏季C.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乙表示1月份、冬季[2023·苏大附中期中]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5. 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 ①季风盛行时( )A. 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 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 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 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2023·海门中学期中]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 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 1月、西北风 B. 7月、西北风 C. 1月、东南风 D. 7月、东南风8.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9. 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2023·如皋期末]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11. 图示季节( )A.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B. 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C. 印度洋北部及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2023·常熟中学期中]哈马丹风被称为“非洲魔鬼”,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北非当地人非常惧怕它。每年的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哈马丹风。据此回答12~13题。12. 哈马丹风盛行的时期是( )A. 5月—10月 B. 6月—9月 C. 10月—次年4月 D. 11月—次年3月13. 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 )A. 地中海 B. 几内亚湾 C. 撒哈拉沙漠 D. 阿拉伯半岛[2023·横林高中期中]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据此回答14~16题。14. 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 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 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15. 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A. a、b B. b、c C. c、d D. a、d16.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 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 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 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 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2023·南通中学期中]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据此回答17~19题。图甲图乙17. 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 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 )A. 3个月 B. 5个月 C. 7个月 D. 8个月18. 从多年平均状况看,50° 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 )A. 4月 B. 5月 C. 7月 D. 11月19. 图乙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 )A. 冬季气温偏高 B. 夏季气温偏高 C. 降水南涝北旱 D. 降水南旱北涝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分层作业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A[解析]图中气压带位于30°附近,风向为东北风,应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北半球冬季,最可能是1月份,3、9月份气压带、风带在南北半球对称分布,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故选A。2. 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故选B。3. D[解析]由甲图中的纬度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为冬季。0°~20°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风;20°~3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30°~40°受西风带的影响,盛行西南风。4. B[解析]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附近;另外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此时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判断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南,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冬季。5. C[解析]②为东亚冬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6. A[解析]①为南亚夏季风,该季风盛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南亚处于一年中雨季;澳大利亚为秋冬季,西北部草木凋敝;夏季炎热,天山牧民在山坡放牧。7. A[解析]根据图中北半球的风向可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说明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为1月份,M位于东亚,此时为西北风;7月份,东亚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与图中风向不符合。8. C[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1月份,欧亚大陆为高压,因此被切断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附近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因此,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不容易被陆地切断;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低气压切断,而此刻为1月份。9. B[解析]M位于欧亚大陆,1月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较高形成低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M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地形、沿海洋流运动不会导致M地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10. C[解析]结合图中纬度可知,甲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乙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故选C。11. B[解析]图中显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发生在北半球冬季,A错误;夏季东南亚盛行东南季风(夏季风),B正确;北半球夏季印度洋北部及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C错误;非洲南部的草原为旱季,D错误。故选B。12. D[解析]根据材料“每年的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判断,这一股风应为东北信风,当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南时,东北信风会影响到几内亚湾沿岸,时间是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故选D。13. C[解析]根据材料“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和该时期东北信风的影响范围判断,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干热的撒哈拉沙漠。故选C。14. D[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因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15. B[解析]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表示冬季风。16. C[解析]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7. C[解析]明确图中数字为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如果为“+”,说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陆地为高压,盛行冬季风。结合图甲可知,40° N气压为“+”共7个月,说明该地冬季风影响时间为7个月。18. B[解析]图甲中陆地与海洋气压差为0时,正好是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时期,此时风力最小。图示50° N附近每年5月、9月气压差为0左右。19. C[解析]图乙与图甲相比,冬季气压差增大,说明冬季风增强,气温偏低;夏季气压差减小,说明夏季风减弱,则雨带位置偏南,会导致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呈现南涝北旱态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