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册同步备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3分)下列物质是晶体的是A. 蜂蜡 B. 铁 C. 沥青 D. 松香2.(3分)下列情境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草叶结霜 D. 冬天,滴水成冰3.(3分)下列各组物质都是晶体的是A. 雪花、蜂蜡、食盐 B. 糖、海波、铜
C. 铁、松香、矿石 D. 玻璃、冰、沥青4.(3分)冰蝴蝶是一种冬天在植物枝干上结出“蝴蝶”一样纤薄冰片的自然景观,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与冰蝴蝶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冰雪消融 B. 清晨结露 C. 深秋凝霜 D. 冰凌悬挂5.(3分)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A. 沸点低 B. 凝固点低 C. 易蒸发 D. 熔点高6.(3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选项图中正确的做法和读数方法是A. B. C. D. 7.(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 蜡的熔化 B. 海波的熔化 C. 水的凝固 D. 玻璃的凝固8.(3分)小明根据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固态水银铜固态酒精锡铝钢纯铁 A. 钢的凝固点是
B. 零下的酒精为固态
C. 可将锡块放在铁锅中熔化
D. 冬天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低于零下,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9.(3分)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 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0.(3分)如图中,大铁块的质量为,温度为;小铁块的质量为,温度为如果将它们紧靠在一起,那么
A. 热量将会从大铁块传递给小铁块
B. 热量将会从小铁块传递给大铁块
C. 热量不会在大铁块、小铁块之间传递
D. 热量将会在大铁块和小铁块之间来回传递11.(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 B. 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
C. 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 D. 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12.(3分)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 4 ℃ 时,体积最大
B. 在 4 ~ 10 ∘ C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 4 ℃,3 ℃ , 2 ℃, 1 ℃ , 0℃
D. 0 ~4 ℃ 的水温度下降时体积会变大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3.(4分)如图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这种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在熔化的过程中它处于______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不变,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从外界吸热。
14.(4分)年月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了“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液体球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的原因。15.(4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 ______ 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______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 ,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16.(4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______ ,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甲苯 17.(4分)如图是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 ______ 成雪水,雪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 ______ 成冰,就形成了冰锥。然而,霜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 而形成的。以上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4分)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______。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19.(12分)十月末的一个夜晚,抚顺下了一场小雨,早晨小明和小东一起上学,他们发现地上的积水已经结冰了,小明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而小东却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以下,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请写出理由.(已知此时水的凝固点为0℃)20.(12分)十二月末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早晨小明和小红一块上学的时候发现地上的积水结冰了。小明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小红却说昨晚的温度肯定降到了以下。你认为谁的说法对?为什么?已知水的凝固点为21.(1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
(1)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____,而使油污____的缘故.
(2)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3)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从而加快唾液____,而这种物态变化____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2.(6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两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量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
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
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蜂蜡、沥青和松香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铁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错误,正确。
故选:。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此题主要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属于基础题。
2.【答案】A;【解析】解:、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夏天,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不合题意;
、秋天,草叶结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故不合题意;
、冬天,滴水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放热热量,故不合题意。
故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答案】B;【解析】解:、雪花和食盐是晶体,蜂蜡是非晶体,故错误;
、糖、海波、铜都是晶体,故正确;
、松香是非晶体,故错误;
、玻璃、沥青是非晶体,故错误。
故选:。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此类问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态的特点,要知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4.【答案】D;【解析】解:冰蝴蝶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清晨结露是水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深秋凝霜是水从气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冰凌悬挂是水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答案】B;【解析】解:使用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要求酒精和水银都是液体,在南极气温比较低,酒精和水银都会凝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低,不容易凝固,所以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要测量低温的时候,所选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比低温低。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选用规则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C;【解析】解: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并看清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只有图是正确的。
故选:。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并看清分度值。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计是使用,属于基础题。
7.【答案】B;【解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本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物体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由图知:总体趋势,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所以是熔化过程;可以排除;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熔点,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可以排除;
故选。
8.【答案】D;【解析】解:、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钢的熔点是,故凝固点也是,故正确;
、固态酒精的熔点是,零下的酒精是固态,故正确;
、纯铁的熔点是,高于锡的熔点,故可将锡块放在铁锅中熔化,故正确;
、水银的凝固点为,零下水银已成为固态,故零下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故错误。
故选:。
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熔点的理解,掌握物质在熔点时、低于熔点时、高于熔点时的状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9.【答案】B;【解析】解:
A、煲鸡汤时,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正在沸腾的鸡汤,温度虽然不变,但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故C正确;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烟雾”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
该题考查了与热学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能用相关热学知识做出解释是解答的关键。
10.【答案】B;【解析】解:大铁块的质量为,温度为;小铁块的质量为,温度为如果将它们紧靠在一起,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小铁块传递到温度低的大铁块,故正确。
故选:。
热传递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或者物体的两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此题主要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11.【答案】B;【解析】解:、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正确;
、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错误;
、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错误。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答案】D;【解析】略
13.【答案】晶体 ; 90 ; 固液共存 ; 需要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并且这种物质的熔点为。
由图知,段还没有熔化,所以是固态;段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此时需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晶体;;固液共存;需要。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完全熔化完后是液态。
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14.【答案】;【解析】解: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凝固成固态是放热过程,所以“冰球”是热乎乎的。
故答案为: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
本题结合“天宫课堂”展示的情景考查学生对凝固及放热现象的理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多得的好题。
15.【答案】;【解析】解: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由图可知,温度计示数刚好在刻度线处,示数为;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符合晶体熔化特点。
故答案为:吸收;;不变。
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晶体熔化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6.【答案】;酒精;酒精的沸点为,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解析】解: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在零摄氏度以上延伸,故其示数为;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因此,其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
故答案为:,酒精,酒精的沸点为,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温度计在读数时应先明确其分度值,再根其温度的延伸方向进行数格.判断温度计中的液体是什么,应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与表中所列液体的凝固点、沸点进行比较来确定.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温度计内的液体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如果温度计的液体本身沸腾或凝固了以后,就无法再测出相应的温度了.
17.【答案】;【解析】解:屋顶的积雪被阳光照射后熔化成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凝固成冰,从而在屋檐下形成冰锥。霜的形成是由于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
故答案为:熔化;凝固;凝华。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8.【答案】熔化;放出;红光;【解析】解: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山楂上的糖浆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红光。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红光。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以及物体的颜色,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9.【答案】答:水凝固成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不断放热,只有气温降到0℃以下水才能够向外放热,才会凝固,因此小东的说法正确.;【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条件有两个: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20.【答案】答:水凝固成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不断放热,只有气温降到以下水才能够向外放热,才会凝固,因此小红的说法正确.;【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条件有两个: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凝固条件的掌握,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1.【答案】解:(1)油污凝固在盘子表面不容易清洗掉,用热水清洗,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油污在高温下熔化,就清洗干净了.
(2)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3)狗伸长舌头是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大口大口喘气,加快呼吸,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这些都是为了加快蒸发,蒸发可以带走热量,所以狗感到凉快.
故答案为:
(1)熔点;熔化;(2)外表面;内表面;(3)蒸发;吸收;【解析】(1)盘子的清洗主要是让凝固在盘子上的油污熔化,脱落下来;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会变成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成为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取决于车内外空气温度的高低,当车内温度高附着在内表面,如车外温度高就附着在外表面.
(3)蒸发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22.【答案】均匀受热 B 42 吸收 不变 固液共存 升高 ;【解析】解: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蜂蜡、海波受热均匀;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B正确;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
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第至第分钟处于熔化状态,所以第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蜂蜡是非晶体,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海波是晶体。
故答案为:均匀受热;;;吸收;不变;固液共存;升高。
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
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则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不一样的,要分清楚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此题是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的实验,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温度计的读数及对熔化图象的分析,是一道基础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