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
展开考点30 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如: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
2.实质
酸解离的H+与碱解离的OH-生成水,即H++OH-H2O。
3.中和反应的判断
(1)判断一个反应是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二是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2)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
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原理
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往往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来判断。
2.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若用酸中和碱时)
(1)先在碱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2)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并不断搅拌或振荡;(3)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中和
方法二
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若用酸中和碱时)
(1)先测量加入烧杯中的碱的温度;(2)边加酸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3)当溶液温度达到最高时,恰好完全中和
方法三
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若用碱中和酸时)
(1)先测出酸的pH;(2)逐滴加入碱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3)须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3.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方法
(1)若是酸滴定碱,酚酞作指示剂,则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即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酸滴定碱时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
(1)滴加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酸过量。
(2)用pH试纸,pH小于7时,说明酸过量。
(3)加入比较活泼的金属,若有气泡冒出,说明酸过量。
(4)加入碳酸盐,若有气泡冒出,说明酸过量。
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1.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的酸性或碱性太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若土壤呈酸性,可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酸性。
(2)如果土壤呈碱性,可通过加碳酸水来中和土壤的碱性从而得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2.处理工厂的废水
(1)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硫酸等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2)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则可用废硫酸等中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3.用于医药
(1)含有Al(OH)3或Mg(OH)2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2)被有些蚊虫叮咬后,皮肤肿痛,这是因为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牙膏、肥皂水等,就可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里,经常需要将溶液的酸碱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量的碱或酸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考向一 中和反应的原理
典例1 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图解,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粒子甲、乙分别是OH-和H+
B.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和Cl-
C.反应后的溶液中Na+和Cl-的个数比一定是1∶1
D.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此反应的实质是OH-+H+H2O,正确;B、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和Cl-,正确;C、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Na+和Cl-的个数比一定是1∶1,只要氢氧化钠或盐酸有一种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Na+和Cl-的个数比就不是1∶1,错误;D、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所以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正确。故选C。
【答案】C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SO3+2NaOHNa2SO4+H2O
B.CaO+2HClCaCl2+H2O
C.2NaOH+H2SO4Na2SO4+2H2O
D.Cu(OH)2CuO+H2O
考向二 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探究
典例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须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硝酸银溶液
③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一);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猜想三);【进行实验】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稀盐酸和锌粒反应生成氢气,故实验现象是产生气泡。【反思与拓展】①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②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显酸性,故用pH试纸测定pH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故选择AC。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除去盐酸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防止过量产生新的杂质,只能加碳酸钙或石灰石。
【答案】(1)Ca(OH)2 + 2HClCaCl2+H2O
【猜想】(2)是Ca(OH)2和HCl
【进行实验】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色 试管在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拓展】
①反应物用量
②AC 污染水源
③石灰石
2.酸碱中和反应是类典型的化学反应。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氢氧化钠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文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在向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她从该烧杯中取少量溶液到三个试管中,分别进行以下三个实验:①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仍无色;②蒸发溶液,有固体析出;③向溶液中加入镁条,无气体产生。
上述三个实验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3)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他们还进行了下面实验:
在小烧杯中倒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10 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此时两溶液恰好反应)。通过计算分析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考向三 中和反应的应用
典例3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解析】A、氢氧化镁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烘焙糕点,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符合题意;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
1.下列物质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Ca(OH)2
2.常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 B.反应前,H+的数目最少
C.反应后,Cl−的数目减少 D.反应后,H2O的数目增多
3.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是
A.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变小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在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红色变浅
C.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温度,温度上升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5.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
B.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既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
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
D.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归纳和类推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取2%的NaOH溶液20 g和2%的HCl溶液20 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8.如图是表示在9.8 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的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水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9.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 mL 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澄清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10.酸、碱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纯碱一定不属于碱类
(2)①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设计实验检验其是否完全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某同学在做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了。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经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反应中的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
(4)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50 g,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50 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试计算蒸发该溶液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
1.[2018·上海]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A.颜色改变 B.温度升高 C.碱性减弱 D.质量增加
2.[2018·南京]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2018·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4.[2018·淄博]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5.[2018·德州]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O B.H2SO4 C.NaOH D.CaCO3
6.[2018·天津,双选]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7.[2018·扬州,双选]向滴有酚酞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8.[2018·南京]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9.[2017·金昌]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人被蚊虫叮咬后用稀氨水擦洗 D.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0.[2017·重庆]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1.[2017·北京]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12.[2017·鄂州]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变式拓展
1.【答案】C
【解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A、SO3+2NaOHNa2SO4+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B、CaO+2HClCaCl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酸,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正确;D、Cu(OH)2CuO+H2O,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C。
2.(1)减小 OH-
(2)①③ 氯化钠
(3)设用去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NaOH + HClNaCl + H2O
40 36.5
10 g×8% x
x=0.73 g
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7.3 g。
答: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7.3 g。
【解析】(1)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减少。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2)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如果氢氧化钠没和盐酸反应,则加入酚酞后溶液会变红,而题中信息可以知道溶液加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①正确;②氢氧化钠溶液蒸发也可得到固体,所以不能根据蒸发溶液有固体析出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②错误;③镁条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题中信息是加入镁条后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可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③正确;由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既没有氢氧化钠剩余也没有盐酸剩余,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3.【答案】A
【解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A、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是碱(氢氧化钙)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不是中和反应;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碱(氢氧化铝)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铝)和水,是中和反应;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都是中和反应。故选A。
考点冲关
1.【答案】C
【解析】胃酸中含有盐酸,治疗胃酸过多可采用能与盐酸反应的无毒,无腐蚀性物质。A、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B、NaOH溶液显碱性,但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NaH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服用适量的小苏打(NaHCO3),能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Ca(OH)2溶液显碱性,但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A、如果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错误;B、反应前,溶液酸性最强,H+的数目最多,错误;C、因为反应后无含Cl−的沉淀生成,故反应前后Cl−的数目不变,错误;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了水,H2O分子的数目增多,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A、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变小,不一定是两者反应了,也可能只是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导致碱性变弱,错误;B、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性减弱,不一定是两者反应了,也可能只是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导致碱性变弱,错误;C、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会放出热量,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过程中的温度,温度上升,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盐酸、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由于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辨别硫酸根是来自硫酸钠还是硫酸,错误;B、锌粒能够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生成,正确;C、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也有气泡生成;D、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硫酸会变红,正确。故选A。
5.【答案】A
【解析】A、食醋呈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够中和蚁酸,错误;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在水溶液中受热时,能分别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被除去;高温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正确;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纯碱显碱性,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故选A。
6.【答案】A
【解析】A、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故A正确;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但铵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具有相似的性质,故也属于盐,故B错误;C、碳酸盐和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活泼金属,故C错误;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D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取2%的NaOH溶液20克和2%的HCl溶液20克充分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HCl与NaOH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HCl + NaOHNaCl+H2O
36.5 40
可知每36.5份质量的氯化氢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2%的NaOH溶液20克和2%的HCl溶液20克充分反应,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为呈红色。故选A。
点睛: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取决于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需通过计算判断反应的程度,酸剩余呈酸性,碱剩余呈碱性,刚好完全反应呈中性。
8.【答案】D
【解析】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变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呈碱性,pH>7,错误;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中均含有水,反应又生成了水,故水的质量会一直增加,错误;C、随着加入氢氧化钡量的增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保持不变,错误;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量逐渐减少,完全反应时,只有水,没有溶质,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正确。故选D。
9.【答案】(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2)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能放出热量
(3)浸入烧杯内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不能探究中和反应本身是否放热。(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升温时,会因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而变浑浊。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能放出热量。(3)中和反应放热能使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0.【答案】(1)C
(2)①2NaOH+CO2Na2CO3+H2O
②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说明已经完全变质
(3)①不正确,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为无色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合理即可)
(4)7.1 g
【解析】(1)A、酸中含有氢离子,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正确;B、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氨水是一种碱,不含金属离子,故正确;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D、纯碱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属于碱类,故正确。(2)①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发生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②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够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可设计如下方案: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说明已经完全变质。
(3)①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都不变色,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②为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加入活泼的金属,如锌,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酸有剩余,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恰好完全中和;还可以加入碳酸盐,如碳酸钠,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酸有剩余,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恰好完全中和。
(4)设蒸发该溶液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和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与生成的硫酸钠存在如下关系:
H2SO4Na2SO4
98 142
50 g×9.8% x
x=7.1 g
答:蒸发该溶液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7.1 g。
直通中考
1.【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均为无色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也是无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不变,故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升高,故正确;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故正确;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大理石坚硬、美观、耐磨,常用作建筑材料,正确;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正确;C、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不可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熟石灰属于碱,能与酸中和,并且价格便宜,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该选项说法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包括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4.【答案】D
【解析】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种类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氯离子、钠离子和水分子,没有氢氧根离子,故pH等于7,错误;B、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依然能导电,错误;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错误;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价,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2价,都没变,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向稀盐酸中加入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物质不能是水;B、向稀盐酸中加入硫酸时,溶液仍然显酸性,pH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物质不能是硫酸;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pH大于7,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D、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pH升高,当稀盐酸完全反应时,pH等于7,但是不能大于7,物质不能是碳酸钙。故选C。
6.【答案】CD
【解析】A、稀硫酸将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故为无色,不符合题意;B、KOH+HClKCl+H2O,根据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酚酞为无色,不符合题意;C、K2SO4+Ba(OH)2BaSO4↓+2KOH,根据反应可以看出,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符合题意。故选CD。
7.【答案】BC
【解析】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错误;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H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正确;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正确;D、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完全反应前,溶液是无色的,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红色,错误。故选BC。
8.【答案】A
【解析】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所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就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正确;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错误;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不相同,浓度越大反应越快,错误;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不同阶段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无法比较酸碱性的强弱,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熟石灰为碱,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符合题意;C、人被蚊虫叮咬后用稀氨水擦洗,氨水属于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过多胃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则白醋里含有氢离子,正确;B、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则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正确;C、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则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D、白醋与纯碱反应,是酸与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B、30 s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酸性减弱,pH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2.【答案】(1)NaOH + HClNaCl + H2O
(2)【猜想】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①溶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观察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NaCl + H2O。(2)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三种可能:一是加入的盐酸不足,则氢氧化钠有剩余,故溶质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二是加入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烧杯内溶液中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三是加入的盐酸过量,则烧杯内溶液中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盐酸中的氯化氢。故猜想三:可能是NaCl和HCl。【进行实验】①猜想一不成立,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②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30 中和反应 (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9 复分解反应(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9 复分解反应(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无色透明”条件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35 中和反应及应用(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及使用探究,3%=1,5 58, 用于医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