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展开教《白鹭》,我学到了什么?
今学期,我的工作设定了的提升目标是将专业阅读、教学设计新探、多渠道听课三大内容放在首位。明确目标,不断地进行听课、思考、模仿、修改、反思,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
针对于近期《白鹭》的备课、上课,我有些许感悟:
意外
第三次梳理课件,继续增增减减,带着满心的期待提前进了教室。准备先把课件打开,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一体机罢工,一直在加载,就是不出现想要的画面。
赶紧处理一体机问题,学生把课文、生字词、园地的古诗都读完了,还是没打开,只好作罢,边上边等吧!原本打算手机录音,便于整理回顾,一慌,就忘了。所以下文纯靠记忆,有些插入了事后的想法。
方法学习
复习回顾了一下上节课的重点,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作者说白鹭是一首诗,为什么它会这样说呢?”
“因为它们有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呢?”
“很优美。”
“是的,那作者介绍了白鹭的哪些美呢?”
“外形的美,美在色素和身段;还有品质的美……”
“非常棒,那它到底是怎么写这种美的呢?”
请大家继续浏览上节课没有讲完的地方,想想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对比和夸张有同学回答出来,但是第2自然段的直接描写,大家还没有什么意识。对比: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另外三种动物的太大、太生硬,也不寻常。夸张:读句子,自然感知。白鹭的适宜和精巧,作者是运用了夸张的写法。
“第1句话不像第2、4句话那样,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表现白鹭的适宜,而是怎么表现啊?”
“直接”
“是的,这就叫直接描写。”(这里感觉也像本文的主旨,司空见惯的事物反而不容易觉察。)
因没有课件,也没法出示图片感知,梳理完了方法就一起再读了四个句子。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写了白鹭外形的美,那它的品质到底美在哪里呢?”(“作者是如何表现它韵在骨子里的诗呢?”这个地方到底如何提问忘了,只记得再次回忆了开头、结尾句分别对2-5和6-8段落的概括和指向性,然后就开始重点学习第6-8自然段)。
请学生齐读这三个自然段,读得比较整齐,感情上还有所欠缺。
学习第一个画面
“白鹭在干什么?”
“站着钓鱼。”
“不行。”
“为什么呢?”
沉默。
“大家钓过鱼或者看过人钓鱼吗?”学生回答看过。
“你知道古时候有个姜太公钓鱼吗?”
有声音回答知道。
“那姜太公钓鱼钓的是什么?”
“王。”
“是的,所以啊!他的鱼钩其实是直的,我们可以猜一猜他钓鱼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学生答了有耐心还是什么,我引出了“平和”一词并板书。(当时脱口而出姜太公这个例子其实和他隐逸的身份有关,好像是潜意识的提问。)
【反思--另一种提问:要想钓鱼,必须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学生应该可以答出来有耐心,不能着急。这样的引导好像更简单
“那低头捉鱼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比如鸭子在水田捉鱼。”
“着急,急迫”(板书,板书也是比较随意)
“披着一身雪白蓑毛站着钓鱼的白鹭,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隐逸的高人,在自然山水中悠然自得。”
继续点明“镜匣是田埂,白鹭倒映在水面就像一幅画。”
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配一个题目,你觉得叫什么呢?可以用地点+事件的方法
水田钓鱼
学习第二三个画面
“请默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喜欢哪一幅画。”
学生的状态突然落下去了,看了书,又看着我,明显有点游离在文本外。我看不下去,没忍住,开始提问式讲解了。
“白鹭此刻在干嘛呢?”
“望哨。”
“是望哨吗?我们再齐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看看。”
生读课文,读完很多人改变了答案。
“那白鹭到底在干嘛呢?”
“欣赏美景,思考人生。”(我忙说那可能是思考“鹭”生,学生会心一笑。)
“白鹭在水田的时候,平和地钓鱼,在树顶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悠然,孤独。”
“上节课,我们说白鹭是清澄的形象化,如果低飞的不是白鹭,而是一只乌鸦,你会想到清澄的形象化吗?为什么呢?”
“不会。白鹭是白色的,乌鸦是黑色的;白鹭飞过去很悠然,乌鸦则代表厄运,让人想到的是不好的事。它们给人不同的感觉。”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取小标题。第三个“空中低飞”可以从文中概括,没有难度。第二个一开始同学们概括成了“树顶望哨”,一追问,他们就觉得不太对。最后概括成“枝头独立”
。读懂作者的文字才能准确概括,不是所有的小标题都能直接从文本筛选的。
小结:不论是在清水田里钓鱼的白鹭,还是悠然地在树顶眺望的白鹭,亦或在黄昏的低空飞过的白鹭,都有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那就是?
“悠然(悠然自得)。”
“是啊,难怪作者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带着对这几个段落的理解,再次朗读三个段落。
“作者发现了白鹭的美,所以写了它的外形美,以及它的三种状态美,可是,文中也有一句话并不是在写白鹭的美,你找到了吗?”
沉默了几秒后,有同学发现了这句话,于是,我请大家一起齐读“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这句话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
“为什么呢?”
沉默。
“文章到底要写什么啊?郭沫若就是为了介绍白鹭这种美丽的动物给我们吗?”
“好像不是。”
“再读读这句话,白鹭的美为什么会被忘却?”
“因为它太常见了。”
是的,它不如白鹤,苍鹭那么不寻常,容易被人发现。其实,除了动物是这样,还有什么也是这样啊?”
“人也是这样。”
“是啊!平凡事物也能展示出它独有的美好。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
“发现的眼睛,发现的心。”
“嗯,人也一样,要追求美的境界,也让自己美好,给周围带去美好。郭沫若就是借助白鹭来表达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高级的写法。”
“就像我们班,大家在日记里喜欢写哪个同学做得不好,很苦恼班上的情况,班级有时候很吵,看到的好像都是糟糕的一面,老师平时也会教育大家。但刚刚出操朱老师说你们好像长大了,课堂纪律好了一些,不需要随时停下来提醒听课,我觉得她就很会发现你们的美啊!”(语文老师兼德育教育)
常见的美,容易被忽略。老师经常被告知学生的小问题,也会因此而抓狂,所以语言上也难免会聚焦到学生没有做好的地方。
其实,新学期,确实发现了一些小美好,不过我往往没能及时表达出来。
随口列举了几个例子:嘴不饶人的同学打架后,下午课间主动和对方道歉,我也观察到被道歉的一方主动伸手,两人握手言和。这是很大的进步了。
暑假阅读,有学生会觉得自己只读了共读的书目,没有额外阅读昨天下午有三位同学参加羽毛球队选拔,没多久有两个就回来了,问其原因,他很开朗地说“我们没选上。”
“大家一起掌声安慰一下他们。”我脱口而出。同学们笑哈哈地鼓掌,他俩也乐呵呵地回到了座位。落选,也没什么嘛!
写到这里,我发现这篇课文教给我的,除了知识性的东西,还有班级教育的反思,看来有必要开展夸夸活动,和学生一起,把生活中的美表达出来。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接下来会继续优化自己的课堂。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揭题,初识白鹭,初读课文,走近白鹭,研读课文,感受白鹭之美,仿写练习,引导质疑,升华白鹭之美,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白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白鹭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介绍资料,扫清障碍,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成果,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寻“白鹭如诗”,细品课文,悟“精巧外形”,小组合作,寻“诗韵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