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课稿)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833983/0-16948585315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课稿)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833983/0-16948585315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课稿)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展开
《制作我的小乐器》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制作我的小乐器》。本课是声音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前面七课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检验,更是从理论延伸到实践的突破口。教材分为两部分:设计自己的小乐器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乐器,有些学生对于乐器的发声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避免科学课成为理论的堆砌、生硬的说教。在设计本课时,我尝试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鼓励学生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我先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1.改变物体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过程,并将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起来说教学重难点: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乐器发声原理的认识和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在以下两个方面: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联系所学影响音高的因素,调整和校对音准。说教法学法:下面,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其中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经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包括小组设计小乐器时的组内交流改进,也包括制作完成后,小组间通过展示、评价,交流。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聚焦:制作我们的小乐器该环节我主要通过图片的方式出示不同的乐器,参考教科书中可选取发声原理不同的鼓、吉他、小提琴、排笙等乐器。由学生讨论交流:这些是什么乐器?他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影响音高变化的因素一直是本单元的难点,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前概念统计分析发现不管是在学前还是学后,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不能准确分析如何让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所以本课开始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复习前面所学影响音高的因素,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巩固理论基础。在学生交流后聚焦本课主题:制作我们的小乐器。二、小组设计制作方案1.确定本课主题后班级讨论自制的小乐器应要满足的标准。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不同小组制作进度不同,于是,我们定了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目标:一、能发出声音。二、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三、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2.随后出示以下材料(吸管、橡皮筋、调音器等),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选择:制作哪一类乐器?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么让这些材料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画出小乐器的示意图。从中体会材料选择和乐器制作的一些关联性。3.在小组制定好设计方案后,请小组上台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并组织小组间交流: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什么优点?通过交流讨论找到不足,改进设计方案,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得到解决,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制作和调试小乐器1.各小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2.制作成的小乐器可以利用调音器进行调试和校对音准。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讨论,尝试改进完善。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凝聚组内所有人的智慧,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不断尝试,不断修改才能成功。四、 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1. 请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在展示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2.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整节课通过设计、制作、调整、展示、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说教学反思我在本课尝试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鼓励学生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堂时间有限,在40分钟的课堂不能完成整个设计制作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此课内容放在拓展课时间,给与同学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其次学生自制的小乐器声音比较小,而且调整音高难度大,影响学生制作的积极性。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
“制作我的小乐器”探究记录表 《制作我的小乐器》 第 小组 我们小组一共获得 颗星我们选择的材料有: 2.我们的设计图:设计环节设计图清晰易懂,得1星;图文结合,得1星;体现反复修改,有初稿和改稿得1星。自评:该环节我们获得 颗星。制作环节成品与设计图相符,得1星;小组分工合作,得1星。制作完成后桌面整洁,得1星。 自评:该环节我们获得 颗星。测试环节能发出声音,得1星。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得1星。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得1星。自评:该环节我们获得 颗星。改进环节根据测试情况进行改进,使小乐器发出更有规律声音的,得1星。 自评:该环节我们获得 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