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调节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调节第四课时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微专题三下丘脑的作用及生命活动调节类型的判断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微专题二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本章知识网络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体液调节第一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第1课时 激素和激素调节作用的发现及内分泌系统分泌多种类型的激素
分层作业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2023·江苏无锡天一中学高二质量检测]下列关于促胰液素及其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沃泰默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的一组实验排除了稀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情况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C. 促胰液素通过消化液运输到胰腺
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 [2023·江苏泰州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多选)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 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小肠
B. 实验证明,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
C. 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 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3. [2022·江苏徐州树恩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可以口服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性激素 D. 生长激素
4. [2023·江苏南通如东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各组激素,由同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D. 雄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
5. 下列有关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 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C. 性激素能促进男、女性成熟 D. 胰腺只能分泌促胰液素
6. [2023·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饲喂法”或“注射法”通常用于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可采用“饲喂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有(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2023·江苏盐城响水中学高二阶段测试]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B. 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 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D. 由图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8.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条件反射
B. 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
C. 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
D. 激素B是促胰液素,由小肠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
9. [2022·江苏盐城伍佑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多选)下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器官 为小肠,器官 为胰腺
B. 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器官
C.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一种神经调节
D. 胃酸直接刺激器官 也可促进胰液分泌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10. [2023·辽宁滨城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11. [2023·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期末]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 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 给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 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其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将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12. [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二质量检测]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为验证某药物能恢复高血糖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高血糖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1 | 2 | 3 | 4 | |
处理方法 | 胰岛素 | - | - | ||
该药物 | - | - | |||
生理盐水 | - | -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 ? | 高于正常 | ? | 高于正常 |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该药物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
A. 第1、3组的实验结果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B. 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C. 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 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13. [2022·江苏淮安涟水第一中学高二阶段测试]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稀盐酸刺激,从而使小肠黏膜分泌,再经运输至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 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 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刺激迷走神经 | 注射促胰液素 |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
时间/剂量 | 和 | ||
胰液分泌量(滴/) | 8 | 11 | 43 |
时间/剂量 | 和 | ||
胰液分泌量(滴/) | 8 | 37 | 88 |
时间/剂量 | 和 | ||
胰液分泌量(滴/) | 8 | 62 | 120 |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学科素养创新练C级
14. [202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研究发现,两种调节功能相近的激素如果同时使用,其调节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时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程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 本探究实验的假设为。
(2) 根据实验结果预测来完善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①取4只同种性别的成年的品系的小鼠,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②配制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的生长激素溶液以及一定浓度的溶液(每升溶液含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适宜。
③甲组小鼠每天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生长激素溶液,丙组小鼠每天注射,作为空白对照的丁组小鼠每天注射。
④。
(3) 实验思路①的设计是有问题的,请写出改正完善后的实验步骤:。
第1课时 激素和激素调节作用的发现及内分泌系统分泌多种类型的激素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项错误。
2. AB
[解析]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靶器官是胰腺,项错误;上述实验只证明了促胰液素的分泌受体液调节,但未证明不受神经调节,项错误。
3. C
[解析]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类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其原有的功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是小分子脂质,可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可以口服。
4. C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别由下丘脑和垂体释放,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别由甲状腺和垂体释放,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均由垂体释放,项正确;雄性激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别由睾丸、胰岛和肾上腺分泌,项错误。
5. D
[解析]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内分泌腺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项错误。
6. D
[解析]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果采用“饲喂法”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采用“饲喂法”补充不会被消化道中的水解酶分解。因此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项正确。
7. 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神经中枢涉及神经调节,释放的物质是神经递质,盐酸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的物质是促胰液素,项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后由血液运输到胰腺,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若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小肠黏膜无法接受刺激,不能产生促胰液素,无法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项错误;传出神经及它所支配的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效应器,项正确。
8. C
[解析]咀嚼食物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项错误;食物进入胃内后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引起胰液的分泌,项错误;激素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项正确;激素是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项错误。
9. CD
[解析]促胰液素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一种体液调节,项错误;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胃酸直接刺激器官(胰腺)不能使胰腺分泌胰液,项错误。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10. D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其代谢恢复正常,项错误。
11. D
[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将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项正确。
12. A
[解析]高血糖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1组小鼠血糖浓度应高于正常;该药物能恢复高血糖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3组小鼠血糖浓度应正常,项正确;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项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项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胰岛素和该药物共同作用能降低血糖浓度,但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项错误。
13. (1) 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血液; 激素调节
分析题图可知胰液分泌调节的两个途径:①神经调节:神经中枢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 胰腺;②激素调节:盐酸 小肠黏膜 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
[解析]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从而使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经血液运输至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这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是激素调节。
(2) (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神经调节
[解析]据图示可知,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故胰腺的分泌还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调节。
(3) 二者同时作用
[解析]由题表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胰液分泌量都比二者同时作用时少,故二者同时作用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4. (1)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
(2) 等量的溶液; 等量的生理盐水; 每天给四组小鼠称重,并记录体重,分析比较得到体重增长量数据
[解析](1)(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时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程度,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单独使用和同时使用,因变量是小鼠体重的变化,其他条件属于无关变量。该实验的假设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实验思路中缺少了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3) 取40只(或其他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解析]取4只小鼠进行实验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下降,同时也无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测量小鼠体重变化应用幼年小鼠,不是成年小鼠,因此应改为取40只(或其他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解析]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为先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找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同步测试题,共8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其他植物激素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其他植物激素第一课时课堂检测,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