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课时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章末测评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生态系统微专题一食物链网的构建方法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测评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测评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22页。
第一章 章末测评(用时: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22·江苏泰州高二校联考期末]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A. 某果园中所有的梨树B. 巢湖中所有的鱼C.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D. 我国东北长白山北部地区的全部东北豹2. [2022·江苏淮安阶段检测]下列有关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五岛湖公园的湖水中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密度就越高C.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D. 年龄结构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3. [2022·江苏马坝高中期中质检]下图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死亡率,乙为出生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4. [2022·江苏宿迁检测]科研人员在年对某地的喜鹊和环颈雉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调查中科研人员发现喜鹊捕食鼠类,环颈雉卵被鼠类捕食;并且在年,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及杀鼠剂,2005年以后则逐步开展有关剧毒农药整治工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标志重捕法开展喜鹊与环颈雉种群数量调查B. 调查期间喜鹊与环颈雉数量变化关系呈现为负相关C. 影响喜鹊与环颈雉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栖息环境D. 鼠类通过影响环颈雉的年龄结构而影响其种群密度5. [2022·江苏南通阶段检测]为了监测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的发展情况,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发现在迁入新环境的第一年内,种群的数量每月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物种 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估算B. 第一年内,物种 种群数量月增长模型为 ,其中 为0.07C. 可推测对于物种 来说, 适应新环境D. 当物种 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6. [2022·江苏南京高淳高级中学期末质检]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先加培养液再加盖玻片会造成统计结果偏高B. 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体积为 )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个C. 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D. 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酵母菌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后会长期保持稳定7. [2022·江苏南通期中质检]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幼虫主要寄生于松树、核桃等林木,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人员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桃蛀螟雄性成虫,在防治虫害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人为干预,桃蛀螟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B. 研究中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桃蛀螟的种群密度C. 性引诱剂诱捕主要通过改变年龄结构而降低种群数量D. 通过性引诱剂诱捕可监测桃蛀螟的种群数量变化8. [2022·江苏扬州中学阶段检测]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黑山羊的值-种群数量/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 值-种群数量 /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C. 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值9. [2023·江苏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期末质检]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共生关系,图乙和图丙表示的是竞争关系B. 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10. [2023·河北石家庄期初质检]桔小实蝇是热带和亚热带瓜果的主要害虫,某种群的雌雄比例为,研究人员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采用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雄虫的方法来调查该种群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2017年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 ”型增长B. 2018年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 ”型增长C. 2018年6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约为640只D. 推测可知,温度对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变化没有影响11. [2022·江苏高三大联考]下图是探究温度对乳酸菌种群密度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应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造成实验结果偏大B. 可进行摇床培养,以增大培养液的溶氧量,促进乳酸菌增殖C. 可使用细菌计数板对乳酸菌的种群密度进行取样检测D. 培养下种群不呈“ ”或“ ”型增长,是低温导致代谢减慢引起的12. [2023·辽宁鞍山一模]科学家跟踪调查某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得到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 ”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时间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甲种群密度在 时刻大约是 时刻的2倍C. 乙种群密度在 时刻最大, 时刻最小D. 甲、乙两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时刻分别是 和13. [2022·重庆高考]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Ⅰ和Ⅱ为幼年期,Ⅲ和Ⅳ为成年期,Ⅴ和为老年期。A. 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 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 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 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 ”型14. [2022·全国甲卷]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 关于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来说,非生物因素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B. 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涉及种群的一部分个体C.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通常和动物种群本身密度都有关系D. 虽然有机体和非生物因素的关系也是相互的,但是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复杂和密切16. [2023·江苏盐城阶段检测]稻蝗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稻蝗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是水稻的重大害虫。安徽农科院研究小组从6月1日起开始调查某农场内稻蝗跳蝻(稻蝗幼虫)的密度,每次调查后隔3天再调查一次,所得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跳蝻跳跃能力强,调查跳蝻密度时宜用标志重捕法B. 根据跳蝻的密度,可预测稻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 6月9号到13号左右稻蝗种群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D. 该农场中出现的稻蝗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为 值17. [2023·江苏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期末质检]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B. 温度是影响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的原因是光照不足D. 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18. [2023·江苏徐州阶段检测]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其全球现存仅约只。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研究人员记录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到2019年期间越冬白鹤最大数量的年际变化,探讨白鹤数量变化与其越冬地气候变化的关系,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就是指种群的“ ”型和“ ”型变化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白鹤种群数量时,若标志物易脱落则导致白鹤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C. 气温下降对保护区白鹤的数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D. 年期间,保护区内白鹤种群数量减少,主要与种群出生率降低有关19. [2022·江苏扬州期中质检]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在 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 点B. 当种群数量超过 点时,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C. 当种群数量超过 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 点D. 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种群的 值增大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 [2023·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质检](7分)有机质污染的水体中含有较多的草履虫。某实验小组为了调查A、B、个湖区的水体污染程度,从A、B、个湖区中各取水样,分别置于3只含等量的相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培养,并每天定时利用显微镜进行计数,以统计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显微镜下对草履虫进行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是。与第相比,第对B区草履虫取样计数时要适当(填“增大”或“降低”)稀释倍数。(2) 根据图中数据分析,湖区的水体污染更严重,判断依据是。(3) 培养到后,A、B、个湖区的草履虫数量都急剧下降,其原因是(答出2点即可)。(4) 生态学家高斯也曾做过培养草履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量的培养液中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以后基本维持在值(环境容纳量)左右。那么值是指。(5)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若草履虫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第代的种群数量为,每一代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则理论上第代种群数量的表达式为。21. (8分)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2) 曲线1在第周时,种群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型增长。(3) 曲线2在第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填“增加”“不变”或“波动”)。(4) 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填“可能”或“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22. [2022·江苏扬州中学阶段检测](8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 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等生物因素。(2) 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① 由图1可知,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 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3) 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4) 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合上述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降雨量增加 体重增加 种群密度增加(5) 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①增加降水组田鼠 ②半干旱组田鼠 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23. [2023·江苏连云港灌南高二期末](24分)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培养液;实验B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 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措施,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你计数的原则是。(2) 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种群增长的“”型曲线和“”型曲线属于(填“数学”“物理”或“概念”)模型。(3) 在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在前。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4) 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5)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计数室的某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B. 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 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24. [2022·江苏南通期中质检](10分)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为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有利的共生菌,科研人员利用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7天,每天定时测定小球藻与细菌数量,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 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除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需适宜的温度及等环境条件。(2) 研究中,对小球藻进行显微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计数时,下列操作中导致估算值偏大的有计数板未晾干,有水滴残留②培养液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沉淀部分 ③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④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胞全部计入。图1中第2天对单独培养的小球藻进行计数时,若每个小方格中小球藻数目平均为2个,则培养液被稀释了约倍。(3) 结果表明,在天内小球藻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与单独培养相比,共同培养时3种细菌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可能原因是。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作为最佳共生菌。(4) 研究人员利用小球藻、筛选出的共生菌和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比较其脱氮效果,结果如图2。图2① 结合图1分析,在该研究中,应选择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进行实验,其原因是。② 藻—菌共生系统在天内脱氮效果显著,但第4天开始和小球藻组基本相当,请结合图1、图2分析原因。。③ 在生产实践中,与活性污泥脱氮相比,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优势体现在。第一章 章末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B2. B3. B4. C5. C6. D7. D8. A[解析]在型增长曲线中,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呈负相关,项错误;值-种群数量/值越大,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项正确;图中的点时种群数量为,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可实现可持续发展,项正确;值是环境可以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值时,值-种群数量/值,即与横轴的相交点,点最接近横轴,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值,项正确。9. D10. B[解析]年,月份桔小实蝇种群增长速率高于3、4月份,不符合“”型曲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项错误;2018年,月份桔小实蝇雄虫诱捕数量呈“”型,而雌雄数量比为,故推测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基本符合“”型曲线增长,项正确;640只只是2018年6月用诱捕器捕获的雄蝇数量,不代表种群总数量,项错误;根据曲线图可知种群数量变化受季节影响,可能是温度变化引起的,项错误。11. B[解析]在实验中应防止杂菌污染,如被杂菌污染,在计数时杂菌会被计数,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项正确;乳酸菌属于无氧呼吸型生物,在有氧时生命活动反而受到抑制,项错误;乳酸菌是单细胞生物,计数时得借助显微镜、滴管、量筒、吸水纸、细菌计数板、盖玻片等器具,细菌计数板是一种细菌计数的常用工具,项正确;在培养下,乳酸菌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可能是低温导致乳酸菌代谢减慢引起的,项正确。12. C[解析]在时间段,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在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项正确;甲种群在时刻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在时刻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为值,因此甲种群密度在时刻大约是时刻的2倍,项正确; 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乙种群密度在时刻最大, 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乙种群密度在时刻最小,项错误;甲、乙两种群在种群密度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剧烈,甲、乙两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时刻分别是和,项正确。13. B[解析]由甲地个体数的柱形图可知,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所以数量较少,项正确;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故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项错误;甲地阳坡各径级的个体数相差不大,属于稳定型;乙地阳坡的老年期个体数 中年期个体数 幼年期个体数,属于衰退型,项正确;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数量均有幼年期个体数多(增长快)、老年期个体数量趋于稳定的特点,故二者种群增长曲线均为“”型,项正确。14. D[解析]在鱼池中投放一批某种鱼苗,理想情况下鱼苗会经历幼年、成年、死亡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该鱼种群没有进行繁殖,种群数量在投放时最大,而后逐渐减小,直至趋近于0,故种群数量对应的曲线是丙;鱼苗由幼年到成年,不断摄食、生长,个体重量会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而后基本不变,最终死亡,故个体重量对应的曲线是乙;由于前期种群中个体增重比较快,个体死亡数量比较少,前期种群总重量会逐渐升高,而后期个体死亡率增大,且个体增重速率减小或基本不再增重,所以后期种群总重量会减小,故种群总重量对应的曲线是甲。项正确,、、三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 ABD16. ABD[解析]跳蝻活动能力弱,且体积小,不适宜进行标志,因此调查跳蝻密度时采用样方法,项错误;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预测稻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的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项错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稻蝗种群的值约为,当稻蝗种群数量为时,增长速率最大,从6月1日起开始调查,每隔3天调查一次,推知6月9号到13号左右(即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稻蝗种群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项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值,该农场中出现的稻蝗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不一定能维持,因此不一定是值,项错误。17. ABD18. ABD19. AB[解析]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点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稳定在点,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点时,由于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种群数量下降,最终稳定在点,项错误;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天敌增加,可使吹绵蚧种群的值减小,项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 (1) 血球计数板; 增大(2) A; 湖区A草履虫最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且种群数量最大值最大(3) 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4)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5) 21. (1) 种群; 种群密度(2) 大于;(3) 波动(4) 不可能;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而根据曲线2、3可知,甲、乙两种生物共存时并未出现同步性变化22. (1) 标志重捕法; 捕食、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寄生(2) ① 增加降水; 出生率和死亡率② 羊草(3) 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或田鼠体重增幅变化的差异是由食谱的差异引起的)(4) D; B; A; C(5) ①③和②③;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23. (1) 抽样检测法; 稀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解析]对一支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故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计数;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对培养液稀释处理;酵母菌计数原则是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故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2) Ⅲ、Ⅰ、Ⅱ、“”型; 数学[解析]实验组培养液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Ⅲ;实验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适宜,值增加,如曲线Ⅰ;实验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适宜后,值增加,然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Ⅱ;实验组为理想条件,如“”型曲线。故实验、、、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Ⅲ、Ⅰ、Ⅱ、“”型曲线;种群增长的“”型曲线和“”型曲线属于数学模型。(3) 血球计数板; 加盖盖玻片; 减少实验误差; 平均值[解析]在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血球计数板;操作时,应该先加盖盖玻片,再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做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取其平均值,进而减少实验误差。(4) 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解析]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即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5) B[解析]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项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项正确;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深度为,项错误;制片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项错误。24. (1) 光照、等[解析]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光照和等环境条件。(2) 抽样检测;; 100[解析]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不同。调查植物和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用样方法;而调查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要用标志重捕法;对小球藻等微生物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①计数板未晾干,有水滴残留,使菌液浓度降低,会导致估算值偏小,①不符合题意;②培养液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沉淀部分,沉淀部分小球藻浓度较大,会导致估算值偏大,②符合题意;③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盖玻片将浮在培养液上,使每一计数室的高度偏大、体积偏大,与实际结果相比测量值可能会偏大,③符合题意;④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胞全部计入,会导致估算值偏大,④符合题意。图1中第2天单独培养的小球藻的个数为个,每个小方格中小球藻数目平均为2个,一个血球计数板有400个小方格,原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个小方格×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则该样品中酵母菌数 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个,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为100倍。(3) 先增大后减小; 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解析]由折线图可知,在天内小球藻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共同培养时3种细菌的数量均有所增加,说明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本实验是为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有利的共生菌,与共同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高于单独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而与、共同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低于、等于单独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故应该选择作为最佳共生菌。(4) ① (此时期的)小球藻代谢旺盛② 第4天时细菌大量衰亡,主要通过小球藻进行污水脱氮③ 脱氮效果显著,且能促进小球藻生长,提高经济效益[解析]①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代谢比较旺盛,故应选择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进行实验。②第4天时细菌大量衰亡,主要通过小球藻进行污水脱氮,故在第4天藻—菌共生系统和小球藻组的总氮基本相当。③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显著,且能促进小球藻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故在生产实践中,应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调查时间喜鹊环颈雉灌木林区林草复合区旅游风景区合计灌木林区林草复合区旅游风景区合计1990603015105281264619953012547583818114200010001012693402592005800816112455340201045168691368540261201413555242146418789调查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稻蝗跳蝻调查次数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稻蝗跳蝻
第一章 章末测评(用时: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2022·江苏泰州高二校联考期末]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A. 某果园中所有的梨树B. 巢湖中所有的鱼C.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D. 我国东北长白山北部地区的全部东北豹2. [2022·江苏淮安阶段检测]下列有关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五岛湖公园的湖水中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密度就越高C.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D. 年龄结构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3. [2022·江苏马坝高中期中质检]下图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死亡率,乙为出生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4. [2022·江苏宿迁检测]科研人员在年对某地的喜鹊和环颈雉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调查中科研人员发现喜鹊捕食鼠类,环颈雉卵被鼠类捕食;并且在年,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及杀鼠剂,2005年以后则逐步开展有关剧毒农药整治工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标志重捕法开展喜鹊与环颈雉种群数量调查B. 调查期间喜鹊与环颈雉数量变化关系呈现为负相关C. 影响喜鹊与环颈雉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栖息环境D. 鼠类通过影响环颈雉的年龄结构而影响其种群密度5. [2022·江苏南通阶段检测]为了监测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的发展情况,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发现在迁入新环境的第一年内,种群的数量每月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物种 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估算B. 第一年内,物种 种群数量月增长模型为 ,其中 为0.07C. 可推测对于物种 来说, 适应新环境D. 当物种 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6. [2022·江苏南京高淳高级中学期末质检]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先加培养液再加盖玻片会造成统计结果偏高B. 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体积为 )中有16个中方格,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个C. 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D. 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酵母菌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后会长期保持稳定7. [2022·江苏南通期中质检]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幼虫主要寄生于松树、核桃等林木,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人员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桃蛀螟雄性成虫,在防治虫害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人为干预,桃蛀螟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B. 研究中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桃蛀螟的种群密度C. 性引诱剂诱捕主要通过改变年龄结构而降低种群数量D. 通过性引诱剂诱捕可监测桃蛀螟的种群数量变化8. [2022·江苏扬州中学阶段检测]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黑山羊的值-种群数量/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 值-种群数量 /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C. 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值9. [2023·江苏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期末质检]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共生关系,图乙和图丙表示的是竞争关系B. 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10. [2023·河北石家庄期初质检]桔小实蝇是热带和亚热带瓜果的主要害虫,某种群的雌雄比例为,研究人员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采用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雄虫的方法来调查该种群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2017年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 ”型增长B. 2018年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 ”型增长C. 2018年6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约为640只D. 推测可知,温度对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变化没有影响11. [2022·江苏高三大联考]下图是探究温度对乳酸菌种群密度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应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造成实验结果偏大B. 可进行摇床培养,以增大培养液的溶氧量,促进乳酸菌增殖C. 可使用细菌计数板对乳酸菌的种群密度进行取样检测D. 培养下种群不呈“ ”或“ ”型增长,是低温导致代谢减慢引起的12. [2023·辽宁鞍山一模]科学家跟踪调查某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得到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 ”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时间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甲种群密度在 时刻大约是 时刻的2倍C. 乙种群密度在 时刻最大, 时刻最小D. 甲、乙两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时刻分别是 和13. [2022·重庆高考]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Ⅰ和Ⅱ为幼年期,Ⅲ和Ⅳ为成年期,Ⅴ和为老年期。A. 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 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 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 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 ”型14. [2022·全国甲卷]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 关于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来说,非生物因素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B. 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涉及种群的一部分个体C.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通常和动物种群本身密度都有关系D. 虽然有机体和非生物因素的关系也是相互的,但是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复杂和密切16. [2023·江苏盐城阶段检测]稻蝗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稻蝗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是水稻的重大害虫。安徽农科院研究小组从6月1日起开始调查某农场内稻蝗跳蝻(稻蝗幼虫)的密度,每次调查后隔3天再调查一次,所得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跳蝻跳跃能力强,调查跳蝻密度时宜用标志重捕法B. 根据跳蝻的密度,可预测稻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 6月9号到13号左右稻蝗种群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D. 该农场中出现的稻蝗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为 值17. [2023·江苏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期末质检]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B. 温度是影响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的原因是光照不足D. 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18. [2023·江苏徐州阶段检测]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其全球现存仅约只。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研究人员记录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到2019年期间越冬白鹤最大数量的年际变化,探讨白鹤数量变化与其越冬地气候变化的关系,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就是指种群的“ ”型和“ ”型变化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白鹤种群数量时,若标志物易脱落则导致白鹤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C. 气温下降对保护区白鹤的数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D. 年期间,保护区内白鹤种群数量减少,主要与种群出生率降低有关19. [2022·江苏扬州期中质检]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在 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 点B. 当种群数量超过 点时,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C. 当种群数量超过 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 点D. 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种群的 值增大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 [2023·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质检](7分)有机质污染的水体中含有较多的草履虫。某实验小组为了调查A、B、个湖区的水体污染程度,从A、B、个湖区中各取水样,分别置于3只含等量的相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培养,并每天定时利用显微镜进行计数,以统计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显微镜下对草履虫进行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是。与第相比,第对B区草履虫取样计数时要适当(填“增大”或“降低”)稀释倍数。(2) 根据图中数据分析,湖区的水体污染更严重,判断依据是。(3) 培养到后,A、B、个湖区的草履虫数量都急剧下降,其原因是(答出2点即可)。(4) 生态学家高斯也曾做过培养草履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量的培养液中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以后基本维持在值(环境容纳量)左右。那么值是指。(5)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若草履虫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第代的种群数量为,每一代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则理论上第代种群数量的表达式为。21. (8分)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2) 曲线1在第周时,种群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型增长。(3) 曲线2在第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填“增加”“不变”或“波动”)。(4) 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填“可能”或“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22. [2022·江苏扬州中学阶段检测](8分)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 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等生物因素。(2) 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① 由图1可知,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② 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3) 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4) 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合上述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降雨量增加 体重增加 种群密度增加(5) 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①增加降水组田鼠 ②半干旱组田鼠 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23. [2023·江苏连云港灌南高二期末](24分)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培养液;实验B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 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措施,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你计数的原则是。(2) 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种群增长的“”型曲线和“”型曲线属于(填“数学”“物理”或“概念”)模型。(3) 在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在前。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4) 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5)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计数室的某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B. 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 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24. [2022·江苏南通期中质检](10分)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为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有利的共生菌,科研人员利用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7天,每天定时测定小球藻与细菌数量,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 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除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需适宜的温度及等环境条件。(2) 研究中,对小球藻进行显微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计数时,下列操作中导致估算值偏大的有计数板未晾干,有水滴残留②培养液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沉淀部分 ③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④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胞全部计入。图1中第2天对单独培养的小球藻进行计数时,若每个小方格中小球藻数目平均为2个,则培养液被稀释了约倍。(3) 结果表明,在天内小球藻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与单独培养相比,共同培养时3种细菌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可能原因是。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作为最佳共生菌。(4) 研究人员利用小球藻、筛选出的共生菌和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比较其脱氮效果,结果如图2。图2① 结合图1分析,在该研究中,应选择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进行实验,其原因是。② 藻—菌共生系统在天内脱氮效果显著,但第4天开始和小球藻组基本相当,请结合图1、图2分析原因。。③ 在生产实践中,与活性污泥脱氮相比,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优势体现在。第一章 章末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B2. B3. B4. C5. C6. D7. D8. A[解析]在型增长曲线中,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呈负相关,项错误;值-种群数量/值越大,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项正确;图中的点时种群数量为,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可实现可持续发展,项正确;值是环境可以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值时,值-种群数量/值,即与横轴的相交点,点最接近横轴,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值,项正确。9. D10. B[解析]年,月份桔小实蝇种群增长速率高于3、4月份,不符合“”型曲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项错误;2018年,月份桔小实蝇雄虫诱捕数量呈“”型,而雌雄数量比为,故推测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基本符合“”型曲线增长,项正确;640只只是2018年6月用诱捕器捕获的雄蝇数量,不代表种群总数量,项错误;根据曲线图可知种群数量变化受季节影响,可能是温度变化引起的,项错误。11. B[解析]在实验中应防止杂菌污染,如被杂菌污染,在计数时杂菌会被计数,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项正确;乳酸菌属于无氧呼吸型生物,在有氧时生命活动反而受到抑制,项错误;乳酸菌是单细胞生物,计数时得借助显微镜、滴管、量筒、吸水纸、细菌计数板、盖玻片等器具,细菌计数板是一种细菌计数的常用工具,项正确;在培养下,乳酸菌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可能是低温导致乳酸菌代谢减慢引起的,项正确。12. C[解析]在时间段,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在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项正确;甲种群在时刻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在时刻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为值,因此甲种群密度在时刻大约是时刻的2倍,项正确; 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乙种群密度在时刻最大, 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乙种群密度在时刻最小,项错误;甲、乙两种群在种群密度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剧烈,甲、乙两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时刻分别是和,项正确。13. B[解析]由甲地个体数的柱形图可知,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所以数量较少,项正确;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故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项错误;甲地阳坡各径级的个体数相差不大,属于稳定型;乙地阳坡的老年期个体数 中年期个体数 幼年期个体数,属于衰退型,项正确;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数量均有幼年期个体数多(增长快)、老年期个体数量趋于稳定的特点,故二者种群增长曲线均为“”型,项正确。14. D[解析]在鱼池中投放一批某种鱼苗,理想情况下鱼苗会经历幼年、成年、死亡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该鱼种群没有进行繁殖,种群数量在投放时最大,而后逐渐减小,直至趋近于0,故种群数量对应的曲线是丙;鱼苗由幼年到成年,不断摄食、生长,个体重量会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而后基本不变,最终死亡,故个体重量对应的曲线是乙;由于前期种群中个体增重比较快,个体死亡数量比较少,前期种群总重量会逐渐升高,而后期个体死亡率增大,且个体增重速率减小或基本不再增重,所以后期种群总重量会减小,故种群总重量对应的曲线是甲。项正确,、、三项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 ABD16. ABD[解析]跳蝻活动能力弱,且体积小,不适宜进行标志,因此调查跳蝻密度时采用样方法,项错误;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预测稻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的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项错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稻蝗种群的值约为,当稻蝗种群数量为时,增长速率最大,从6月1日起开始调查,每隔3天调查一次,推知6月9号到13号左右(即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稻蝗种群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项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值,该农场中出现的稻蝗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不一定能维持,因此不一定是值,项错误。17. ABD18. ABD19. AB[解析]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点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稳定在点,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点时,由于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种群数量下降,最终稳定在点,项错误;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天敌增加,可使吹绵蚧种群的值减小,项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 (1) 血球计数板; 增大(2) A; 湖区A草履虫最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且种群数量最大值最大(3) 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4)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5) 21. (1) 种群; 种群密度(2) 大于;(3) 波动(4) 不可能;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而根据曲线2、3可知,甲、乙两种生物共存时并未出现同步性变化22. (1) 标志重捕法; 捕食、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寄生(2) ① 增加降水; 出生率和死亡率② 羊草(3) 增加降水组田鼠体重增幅变大是食谱改变引起的(或田鼠体重增幅变化的差异是由食谱的差异引起的)(4) D; B; A; C(5) ①③和②③;①③组田鼠体重增幅比②③组大23. (1) 抽样检测法; 稀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解析]对一支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故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计数;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对培养液稀释处理;酵母菌计数原则是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故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2) Ⅲ、Ⅰ、Ⅱ、“”型; 数学[解析]实验组培养液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Ⅲ;实验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适宜,值增加,如曲线Ⅰ;实验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适宜后,值增加,然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Ⅱ;实验组为理想条件,如“”型曲线。故实验、、、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Ⅲ、Ⅰ、Ⅱ、“”型曲线;种群增长的“”型曲线和“”型曲线属于数学模型。(3) 血球计数板; 加盖盖玻片; 减少实验误差; 平均值[解析]在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血球计数板;操作时,应该先加盖盖玻片,再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做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取其平均值,进而减少实验误差。(4) 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解析]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即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5) B[解析]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项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项正确;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深度为,项错误;制片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项错误。24. (1) 光照、等[解析]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光照和等环境条件。(2) 抽样检测;; 100[解析]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不同。调查植物和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用样方法;而调查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要用标志重捕法;对小球藻等微生物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①计数板未晾干,有水滴残留,使菌液浓度降低,会导致估算值偏小,①不符合题意;②培养液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沉淀部分,沉淀部分小球藻浓度较大,会导致估算值偏大,②符合题意;③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盖玻片将浮在培养液上,使每一计数室的高度偏大、体积偏大,与实际结果相比测量值可能会偏大,③符合题意;④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胞全部计入,会导致估算值偏大,④符合题意。图1中第2天单独培养的小球藻的个数为个,每个小方格中小球藻数目平均为2个,一个血球计数板有400个小方格,原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个小方格×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则该样品中酵母菌数 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个,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倍数为100倍。(3) 先增大后减小; 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解析]由折线图可知,在天内小球藻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共同培养时3种细菌的数量均有所增加,说明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本实验是为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有利的共生菌,与共同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高于单独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而与、共同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低于、等于单独培养时小球藻的数量,故应该选择作为最佳共生菌。(4) ① (此时期的)小球藻代谢旺盛② 第4天时细菌大量衰亡,主要通过小球藻进行污水脱氮③ 脱氮效果显著,且能促进小球藻生长,提高经济效益[解析]①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代谢比较旺盛,故应选择培养2天左右的小球藻进行实验。②第4天时细菌大量衰亡,主要通过小球藻进行污水脱氮,故在第4天藻—菌共生系统和小球藻组的总氮基本相当。③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脱氮效果显著,且能促进小球藻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故在生产实践中,应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调查时间喜鹊环颈雉灌木林区林草复合区旅游风景区合计灌木林区林草复合区旅游风景区合计1990603015105281264619953012547583818114200010001012693402592005800816112455340201045168691368540261201413555242146418789调查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稻蝗跳蝻调查次数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稻蝗跳蝻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