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测评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课时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章末测评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生态系统微专题一食物链网的构建方法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生态系统微专题二碳循环中各组成成分的判断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群落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8页。
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1. [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群落的结构是认识群落的重要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其物种组成,这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物种可能会有变化C. 两物种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例如可能同时存在捕食与竞争关系D. 湖泊的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布有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 [2023·江苏南京第九中学高二校考期末]如图为某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 、 均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 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中从上到下、 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D. 影响图中 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 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突破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3. [2023·江苏徐州期末质检][多选]如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和冬季、夏季有关温度的垂直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水生群落的层次性是由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的B. 动、植物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丁所在位置C.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水层的优势种群可能不同D. 曲线1、2分别表示夏季和冬季湖泊不同水深温度的垂直分布4. [2023·江苏无锡锡山高级中学高三期末]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左右;生境2为海三陵荒草带,宽度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A. 四种鸟类觅食生境的策略不同,其中青脚鹬的觅食范围更宽B. 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C. 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D. 描述某种鸟类的生态位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5. [2022·江苏宿迁阶段检测][多选]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海岸线岩石上共同生活的两种藤壶。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退湖时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寒仿藤壶栖息地更深些,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将寒仿藤壶人为移除,星光小藤壶能够很快占领深水区域;但将星光小藤壶移除后,寒仿藤壶不能在浅水区生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上的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构成一个种群B. 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C. 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是与寒仿藤壶竞争的结果D. 限制寒仿藤壶只生活在深水区的因素是星光小藤壶突破三:物种的丰富度及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6. [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沼液肥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举。某农技站调查了沼液量施用不同的围垦麦田的土壤小动物密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密度B. 施用沼液可明显提高 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 施用沼液对 土层中小动物的物种组成影响不显著D. 沼液施用量的多少,不改变土壤小动物向地表附近聚集的倾向7. [2023·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在开展“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常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中 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杀死并保存分离出的小动物B. 土样是在不同群落中随机取样后,扫取表层土壤收集而来的C. 该装置利用动物的避光、趋湿等特性实现了土壤动物的分离D. 利用该装置分离出的动物可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进行种类鉴定突破四:群落演替8. [2023·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质检]某地曾有大量的沙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裸露的沙丘上出现了各种植物和动物,并最终发展成稳定的森林群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裸露的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优势物种更迭速度较快B.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沙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演替的方向C. 裸露的沙丘上出现的各种生物起初应是从外界迁移而来的D. 裸露的沙丘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说明该地区气候比较适宜9. [2022·江苏盐城响水中学期初调研]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占优势的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的分布状况反映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B. 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 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 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不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高考真题练考向一:群落的结构10. [2022·浙江高考]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 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 B. 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 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11. [2022·全国乙卷]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③④⑤⑥考向二:群落的演替12. [2021·全国甲卷]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13. [2022·天津高考节选]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和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图1图2(1) 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2) 由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填“增加”或“减少”),之后,演替趋于稳定。(3) 由图2可知,演替稳定后,优势种A的环境容纳量与演替初期相比(填“变大”或“变小”)。(4) 当试验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相似,原因是两者所处的相似。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1. D2. D突破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3. AD4. B5. BC突破三:物种的丰富度及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6. C7. B突破四:群落演替8. A9. D高考真题练考向一:群落的结构10. D11. A考向二:群落的演替12. C13. (1) 初生演替(2) 增加(3) 变小(4) 环境条件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 1206703352.816.70121305.5绿头鸭1 51398117830.807.15.61.17.4鹤鹬1 678640360050252500青脚鹬1 5172928430033.33.33033.30.3
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1. [2023·辽宁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群落的结构是认识群落的重要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其物种组成,这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物种可能会有变化C. 两物种间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例如可能同时存在捕食与竞争关系D. 湖泊的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布有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 [2023·江苏南京第九中学高二校考期末]如图为某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 、 均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 不同种群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中从上到下、 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增大D. 影响图中 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 所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突破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3. [2023·江苏徐州期末质检][多选]如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和冬季、夏季有关温度的垂直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水生群落的层次性是由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的B. 动、植物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丁所在位置C.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水层的优势种群可能不同D. 曲线1、2分别表示夏季和冬季湖泊不同水深温度的垂直分布4. [2023·江苏无锡锡山高级中学高三期末]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左右;生境2为海三陵荒草带,宽度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A. 四种鸟类觅食生境的策略不同,其中青脚鹬的觅食范围更宽B. 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C. 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D. 描述某种鸟类的生态位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5. [2022·江苏宿迁阶段检测][多选]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海岸线岩石上共同生活的两种藤壶。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退湖时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寒仿藤壶栖息地更深些,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将寒仿藤壶人为移除,星光小藤壶能够很快占领深水区域;但将星光小藤壶移除后,寒仿藤壶不能在浅水区生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上的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构成一个种群B. 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C. 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是与寒仿藤壶竞争的结果D. 限制寒仿藤壶只生活在深水区的因素是星光小藤壶突破三:物种的丰富度及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6. [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沼液肥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举。某农技站调查了沼液量施用不同的围垦麦田的土壤小动物密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密度B. 施用沼液可明显提高 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 施用沼液对 土层中小动物的物种组成影响不显著D. 沼液施用量的多少,不改变土壤小动物向地表附近聚集的倾向7. [2023·浙江湖州高二统考期末]在开展“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常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中 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杀死并保存分离出的小动物B. 土样是在不同群落中随机取样后,扫取表层土壤收集而来的C. 该装置利用动物的避光、趋湿等特性实现了土壤动物的分离D. 利用该装置分离出的动物可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进行种类鉴定突破四:群落演替8. [2023·江苏扬州中学期末质检]某地曾有大量的沙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裸露的沙丘上出现了各种植物和动物,并最终发展成稳定的森林群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裸露的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优势物种更迭速度较快B.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沙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演替的方向C. 裸露的沙丘上出现的各种生物起初应是从外界迁移而来的D. 裸露的沙丘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说明该地区气候比较适宜9. [2022·江苏盐城响水中学期初调研]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占优势的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的分布状况反映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B. 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 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 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不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高考真题练考向一:群落的结构10. [2022·浙江高考]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 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 B. 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 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11. [2022·全国乙卷]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③④⑤⑥考向二:群落的演替12. [2021·全国甲卷]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13. [2022·天津高考节选]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和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图1图2(1) 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2) 由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填“增加”或“减少”),之后,演替趋于稳定。(3) 由图2可知,演替稳定后,优势种A的环境容纳量与演替初期相比(填“变大”或“变小”)。(4) 当试验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相似,原因是两者所处的相似。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1. D2. D突破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3. AD4. B5. BC突破三:物种的丰富度及测定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6. C7. B突破四:群落演替8. A9. D高考真题练考向一:群落的结构10. D11. A考向二:群落的演替12. C13. (1) 初生演替(2) 增加(3) 变小(4) 环境条件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 1206703352.816.70121305.5绿头鸭1 51398117830.807.15.61.17.4鹤鹬1 678640360050252500青脚鹬1 5172928430033.33.33033.30.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