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界,基础清单,自然环境,有限性,地域性,社会性,可循环使用,富集区,贫乏区,地域分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思路本章讲的是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注意学习的中心是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不是全面介绍资源、环境的内容。在认识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基本概况之后,联系资源与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增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观念,明白资源、环境安全的重要意义,并为后续章节引申到国家安全做铺垫,明白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2.学习技法(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从宏观层面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运用活动案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过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能够判断环境问题的类型。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小提醒]可再生资源是相对非可再生资源特性进行的分类,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合理的利用可导致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经济价值降低,造成可再生资源枯竭。例如,某些地区过度捕捞或污染导致渔业资源枯竭,自然环境变化或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地表水持续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想一想:“深秋时节,游人走进秦岭深处,山村桂香馥郁,流水叮咚,弯弯的月亮河从村庄穿流而过,又蜿蜒远去,掩映在云锁雾绕处……深山里竟藏着这样的美景!”指出文中描述了哪些自然资源,并进行分类。【答案】秦岭、桂树、流水、月亮河。根据自然属性,分别属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根据增殖性能,秦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类,桂树、流水、月亮河属于可再生资源类;根据用途,均属于服务业(旅游)资源。
小拓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麦索亚哈气田位于西西伯利亚西北部冻土层中,是世界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商业性开采的气田。2017年,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2020年,中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点火成功。
小科普:闪电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迅速移动,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有人设想:能不能把闪电收集储存起来供人类使用?首先,闪电出现的时间、地点不可预测,随机性极强;其次,闪电的电压太高,难以转换,并且短时间内无法储存,又不能直接并入电网,因此收集成本极高。所以,闪电仍是自然现象,还不是自然资源。
“金色,是秋天最明亮的颜色,田野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红艳艳的软籽石榴,肥美的牛羊肉,鲜活的鱼虾蟹,东北红小豆熬煮的甜汤……餐桌上丰富的食材拼出了人们舌尖上的幸福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软籽石榴、牛羊肉B.鱼虾蟹、小豆C.甜汤、餐桌D.秋天、田野
2.材料中所描述的食材来源不属于( )A.生物资源B.可再生资源C.后天性资源D.农业资源3.下列关于材料中食材来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类食材来源分布广泛,地域性不明显B.食材来源丰富,体现了资源的多用性C.食物可以不断生产,数量是无限的D.食材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具有社会属性【答案】1.C 2.C 3.D
[解析]第1题,甜汤、餐桌是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所以不是自然资源。第2题,材料中所描述的食材为自然资源,而后天性资源一般指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第3题,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多用性是指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而不是指食材来源丰富;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数量是有限的。
下图为我国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
4.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疆、内蒙古地区因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②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风能资源最丰富 ③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 ④四川盆地地势起伏大,风能资源贫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我国正大力开发风电资源,但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风限电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①大量占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②距离东部市场远,输电成本高③海上风电场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东部能源紧张状况 ④电网配套基础设施滞后,输电能力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4.C 5.D
[解析]第4题,新疆、内蒙古地区因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并不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四周有高山阻挡,风能资源贫乏,并不是四川盆地内部地势起伏大而风能资源贫乏。第5题,弃风限电后,造成风电资源浪费严重;距离东部市场远,输电成本高;我国东部能源需求量大,海上风电场不能有效解决东部能源紧张状况;电网配套基础设施滞后,输电能力不足。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中国稀土市场在全球处于难以撼动的重要地位。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包含17种稀土元素的矿。但是,白云鄂博矿在过去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当成铁矿开采。据悉,因受限于当时铁矿石的需求和勘探手段,整个矿床并未完全探清,铁矿体外围和地表500米以下未进行详细勘探;加之由于历史原因,对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比较粗放,铁矿石中所含的其他矿产资源(包含稀土)都随着选矿废渣、废水进入尾矿库,未被有效利用。下图为我国稀土比重分布图。
(1)判断下列哪些物质属于自然资源。①白云鄂博的铁矿 ②应用于钕铁硼的稀土金属合金 ③选矿废渣、废水 ④开采中的稀土【答案】①④(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稀土资源的自然属性。【答案】有限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3)简述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答案】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以轻稀土为主,南方以重稀土为主;北方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东两省区。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2.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可以从多角度分类。
(2)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区别(1)资源,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2)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3)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3.自然资源的分布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分布特点不同。可再生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勘查难度大。
[考向1: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汽油、瀑布B.太阳能、光纤C.树木、荒草地D.闪电、植物油2.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①煤和天然气 ②土地和水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和地热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汽油、光纤、植物油经过人类加工制造而成;闪电尚难以利用。第2题,煤、天然气、核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水、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考向2:自然资源的分布]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右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的情况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4.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东北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其他风向对应的上风向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第4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在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地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进行建设。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离我国陆地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①地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③④地距离我国陆地远,不便于电力输送。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自于矿产资源。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全国建成国有矿山企业1万多个,小型矿山企业24万多个,矿业从业人员2 000多万人,并有大庆、包头、攀枝花、金川等300多座以矿业开发为基础而兴起的城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产业结构变化而改变。对工业生产而言,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影响很小,而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是必要的投入要素。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工业生产布局接近原料地,接近燃料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利用率提高,替代品出现,加之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工业生产可以摆脱自然资源的地域限制,自然资源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而市场、交通、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增强,出现了临海型钢铁工业的布局。
(1)结合材料,说明土地资源与我们的关系。【答案】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变化。【答案】农业社会时期:人们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体力,进行农、林、牧、渔及采矿等生产活动。工业社会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不断减弱。信息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在减弱,而科技、市场和交通等影响显著。(3)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有哪些?【答案】靠近市场,交通便利。
1.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演化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步提升。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不断演化。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侧重自然资源的地位、作用,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例如,农业社会阶段的农业资源、工业社会阶段的矿产资源以及信息社会阶段的后天性资源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分布、类型、效益等。
[考向1: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演化]我国东北地区许多山区农民常年以薪柴作为四季生活燃料,门前都堆放着薪柴。近年来,这些地区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逐步改变山区农民靠烧柴做饭、取暖的传统生活方式,门前的柴火堆也越来越小。据此完成第1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薪材不可以循环利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使用水电后,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开发C.水电属于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问题D.资源利用渐趋合理,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和谐【答案】D [解析]水电开发后,农民砍树烧柴现象减少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和谐。
[考向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诅咒”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反而出现不少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水平低等。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下列省区中,可能出现“资源诅咒”的有(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3.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煤炭开采力度B.改善交通,加大外运力度C.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关停高污染和高耗能企业
【答案】2.D 3.C [解析]第2题,结合图示可知,四川和辽宁矿产资源丰富,但GDP增幅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符合“资源诅咒”地区特征。第3题,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依赖输出煤炭资源维持经济增长,为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综合发展能力,摆脱“资源诅咒”。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第2页 探究1.瓷土矿资源分布广泛,品质优;能工巧匠多,技艺水平高;产品质量高,知名度高;瓷器用途广;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政府支持。2.①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大陶瓷原料、设备的科研力度;建立现代化陶瓷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高端日用陶瓷、手工精品瓷、陈设瓷、艺术瓷等。②盘活资源,探索多元发展之路。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同时,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巧妙融合,发展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新业态,使陶瓷文化品牌效应更加凸显。③聚焦人才,为产业发展蓄力。积极创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世界陶瓷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更多陶瓷人才聚集景德镇,使景德镇真正成为创业的乐土、艺术的殿堂、文化的高地、人才的家园。
教材第4页 活动1.(1)X为未探明储量;Y为低品位储量;Z为未探明低品位储量。(2)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技术条件、经济价值。不一定。应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影响。2.(1)城市地下水埋藏深度较邻近地区深。城市人口稠密,经济活动量大,需水量大,抽取地下水速度超过地下水补给速度,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导致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形成区域地下水位漏斗,诱发地面沉降、塌陷、裂缝等,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沿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教材第7页 活动1.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河沿岸平原地区。2.位于中低纬地区,气候比较温和,光热充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大河流经,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教材第8~9页 活动1.①资源产业的繁荣会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丰富地区通常大力支持资源产业的发展;资源产业繁荣的同时,忽视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导致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最终使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②资源产业的扩张容易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③资源丰富导致出现经济寻租(指在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制度弱化等现象,社会管理困难。④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在资源接近枯竭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问题。
2.合理安排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对创新的投入;明晰资源产权,合理安排相关制度。
教材第9~11页 活动1.(1)18世纪中期以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水平低;产业革命后,煤炭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工业建立;当代,由单一的燃煤,向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2)开采方面:煤一般开采深度较浅,且为固体,易于开采,成本较低;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或者气体,埋藏相对较深,技术要求更高。运输方面:煤主要是依靠铁路、公路以及大型货轮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运输、轮船运输,短程的也用油罐车运输。
加工和应用方面:三者都是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衍生品都很多,应用都非常广泛。煤主要用于发电,此外煤制油工业也日趋成熟;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而言属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有利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直接销售煤炭:铁路运输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地面塌陷。建立坑口电站:加剧水资源紧张;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资源运输途中的浪费,节约成本;减少运输途中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有利于经济发展。将煤炭气化或液化,或将煤转变成化工原料,或在当地发展高耗能工业:对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给山西省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高耗能工业加剧资源紧张局面,使污染更加严重。
2.(1)加那利群岛地处北纬30°附近,气温适宜,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生长繁殖。(2)中国亚热带半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宜发展农业,但适宜仙人掌生长,可在这些地方适合推广种植仙人掌并饲养胭脂虫。
(3)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类不断开发出新型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使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逐步减少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自然环境,尽量减缓资源的有限性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制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利用范围和途径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
2020年1月17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为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农业土地自然资源调查吧!
1.了解农业土地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农业土地自然资源调查,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质量特征和潜力。土地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土地自然类型、数量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两个方面,前者如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滩涂等,后者如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工业交通基建等用地。应侧重于调查各类土地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土地质量的调查,要分析土地条件。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地貌和土壤条件。地貌条件的调查,应侧重于地貌类型、海拔、地势起伏、地面坡度和坡向、地面切割程度和水土流失等。土地质量的重要标志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的厚度和质地、土壤酸碱度等。土地的利用现状与方向的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方向和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结构是不同的土地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相互结合的形式。土地利用结构直接取决于农、林、牧、副、渔业用地结构。农业用地结构中的优势部门(主导部门)用地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用地的利用方式和方向。土地利用水平,包括土地垦殖指数、农作物复种指数、各业用地利用率及其利用潜力以及森林、牧草覆盖率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清单,治理成本,环境损害,生态环境安全,市场监管,公众参与,资源损耗,处置成本,环境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圈,基础清单,二氧化碳,化石燃料,无机碳,温室效应,温室气体,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当量,气候变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活动,基础清单,生态失调,不利影响,自然因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污染物,噪声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