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2节大气运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2节大气运动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大气运动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 (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意义:促使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形成原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2)冷热状况:A气温高,B、C气温低。(3)气流运动①垂直运动 ②水平运动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项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相反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与下垫面状况有关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以北半球为例)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 受力受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受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考点一 热力环流(2021·全国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1)~(2)题。(1)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A.气温高 B.蒸发(腾)强C.降水量大 D.绿地面积大(2)该城市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北京C.上海 D.广州【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①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②城区的相对湿度始终低于郊区;③该城市7—8月相对湿度大调动和运用知识①气温越高,空气越不易饱和;②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区域空气湿度变化判断气候特点:该城市夏季湿度大,降水多;冬春季湿度小,降水少综合思维相对湿度影响因素分析:空气中水汽越多,相对湿度越大;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我的解答】(1)A (2)B 热力环流的形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要抓住以下两点关系:(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处风向所示) 归纳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的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4.生活中利用热力环流的案例(1)空调安装在房间的高处,有利于冷空气的下沉,通过热力环流,使房间气温降低。(2)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低处,或者采用地暖,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升高房间温度。(3)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加热,垂直上升气流推动孔明灯或热气球升空运动。(4)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西南某些山区民居设计时,利用地面设计差异,形成热力环流环境和穿堂风,有利于降低室内温度。考向 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局地环流——山谷风。一般日出及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刻。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下图为湟水谷地某地段山谷风风向频率及风速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湟水谷地该地段谷风的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西风C.偏南风 D.偏北风2.湟水谷地该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表现为( )A.山风大于谷风 B.谷风大于山风C.正午风速最大 D.傍晚风速最小3.该地是湟水谷地最典型的山谷风地段,主要原因是该地段( )A.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B.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C.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D.地势起伏大,热力差异显著1.A 2.B 3.D 解析:第1题,山谷风一般表现为白天为谷风,夜晚为山风;日出后3小时左右的白天应以谷风为主,图中显示为偏东风。第2题,根据风速日变化曲线分析可知,日出后3小时的白天风速大,则谷风大于山风;图中显示傍晚时风速最大。第3题,题干材料提示“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说明地势起伏大、热力差异显著是主要原因。昼夜温差大只是温度变化的时间差异,不能反映山和谷的热力空间差异;湟水谷地各地段在天气和植被覆盖率上差异较小;河道较宽阔,山谷间的热力差异小,山谷风不典型。考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020·天津卷)读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A.乌鲁木齐 B.贵阳C.上海 D.福州【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①图中气压特点:总体为北高南低;②图中等压距为5 hPa调动和运用知识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为偏北风,福州为偏南风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图中四城市周边地区等压线的分析,结合风向的画法,判断风向【我的解答】D 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作图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高空风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风力大小的分析 图1 图21.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图1甲处风力大于乙处。2.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分析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如图2所示),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考向1 风向的判断(2021·天津模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第1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向最接近的两地是( )A.甲、乙 B.乙、丁C.甲、丙 D.丙、丁B 解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且该地为北极点附近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右偏,可以得出甲地风向为东南风,乙地为西北风,丙地为东北风,丁地为西北风。考向2 风力大小的判断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北半球某锋面系统过境某大湖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状况(单位:米/秒)。读图,完成2~3题。2.造成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汽多少C.纬度 D.下垫面摩擦力3.戊线数值是( )A.18 B.19C.20 D.212.D 3.C 解析: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所以,陆地和湖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会导致风速的变化,由图中可知,乙处风速最快,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从图中看不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差异;风速与水汽含量、纬度无关。第3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戊线数值可能是19或20,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湖面的风速较快,因此戊线内部是高值中心,故戊线的数值应该是2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2讲 大气运动和降水(含解析),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运动与降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学案,共6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面与天气,低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