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师说》(精美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备课(分层练习+精美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10.1《劝学》(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备课(分层练习+精美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试卷 1 次下载
- 10.2《师说》(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备课(分层练习+精美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试卷 1 次下载
- 16.1《赤壁赋》(精美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备课(分层练习+精美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16.1《赤壁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备课(分层练习+精美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16.2* 登泰山记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16.2 登泰山记
分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③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
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蜡烛)
⑤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⑥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其远古刻尽漫失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
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道有天门
D.是日观道中石刻
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C.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即桐城派。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D.月出于东山之上
7.下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汶(wèn)水 济(jǐ)水 徂(cú)徕
B.绛(jiàng)皓 石罅(xià) 膝(qī)齐
C.若偻(lǚ) 少圜(yuán) 摴蒱(chū pú)
D.须臾(yú) 山巅(diān) 姚鼐(nài)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 , ”,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
(2)《登泰山记》中“ , ”两句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3)《登泰山记》中“ , ”两句,描述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 , ”。
②姚鼐《登泰山记》中“ , , ”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
③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
④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浩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于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B.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C.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D.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清高宗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汉武帝,明清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B.丁未,干支纪序之一,常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是纪日。
C.晦,我国古代有用月相的特称来纪日的方法,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晦。
D.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的称呼,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写景善用修辞,如“半山居雾若带然”赋予雄伟的泰山温柔飘逸的风韵,“而皆若偻”写出诸峰拱绕的样子,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
B.姚鼐按时间顺序依次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给读者展示了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C.姚鼐概述泰山的人文古迹,彰显历史久远;通过三个“多”、三个“少”和三个“无”写泰山冬季的自然景象,突出泰山苍劲的面貌。
D.姚鼐善写古文,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接近欧阳修、曾巩的文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姚鼐《登泰山记》)
(二)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中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节选自姚鼐《游灵岩记》)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
B.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
C.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
D.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
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照
B.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
C.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络:脉络
D.子颍他日之来也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1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文中“泰山之阳”就是指泰山的南面,“其阴”指的是泰山的北面。
B.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乾隆三十九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C.“戊申晦”的“晦”指的是农历每月三十。古人称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十五称为“望”,“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
D.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姚鼐与戴名世、方苞、刘大櫆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其中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17.下列对两篇游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于乾隆四十年春节前登临泰山,春节后正月初四又游览灵岩,分别写下了《登泰山记》和《游灵岩记》,这两篇游记散文一般认为是姐妹篇。
B.《登泰山记》《游灵岩记》都是游记,都是姚鼐自京师返乡途中与泰安知府朱子颍同游之后所作,真实再现了亲临胜景之后的所见,今人读来颇受感染。
C.姚鼐写泰山,生动表现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灵岩,则侧重渲染灵岩的境界清幽。两篇文章写景各有特色,互为比照,相映成趣。
D.桐城派作家写文章,要求言辞“雅洁”,即讲究语言的文雅和精炼;而且内容上还重考据。这两大特色在这两篇游记散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憍泄①者,人之殃也;恭俭②者,偋五兵③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④,是士君子之勇也。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荣辱》,有删节)
文本二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憍泄:即“骄媟”,骄傲轻慢。②恭俭:恭敬不放纵。③保五兵:屏除各种兵器。④桡:通“挠”。
19.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B.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C.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D.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20.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不免乎刑戮”中的“乎”,与“生乎吾前”“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手”都是介词,相当于“于”。
B.“我甚丑之”中的“丑”与“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都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戊申晦”中的“戊申”与“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都属干支纪年,表示年份;“晦”表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与子颖坐日观亭”中省略了主语“余”和介词“于”,“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中含有定语后置现象。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人要重视自己的态度言行。态度谦逊,说话和善,会给人带来温暖;态度傲慢,恶语向人,会给人带来伤害。
B.荀子对好斗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人忘记了自己对个人、亲人和国君的责任,其行为甚至连猪狗都不如。
C.荀子认为,好斗的行为看似聪明、有利、光荣、安全。实际上却愚蠢、有害,会给自己招来耻辱和危险。
D.荀子认为,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小人”和“士君子”不同,“小人”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士君子”则不顾惜生命。
22.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3.荀子认为人“斗”的原因是什么?在对“斗”与“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怎样的荣辱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岳之首”的泰山,不仅以其雄伟、深邃、灵秀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更以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 ① 。泰山上下拥有四十多处古建筑群,其中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诗词题景和碑碣刻石。
泰山有刻石2500余处。石刻的形式为两种:一种是碑刻,一种是崖刻。碑刻800余块,崖刻1000余处。这一山的石书,既有千言大观,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笔,也有逃犯狂书;有的龟牌精雕细磨,有的摩崖高可万丈,有粗犷急就的凿石,也有盈尺的小碣。大字如斗,小字如蝇,真草隶篆,代不绝书。泰山的朴素自然,被满山的石书装饰得境界超凡、古意浩然。整个泰山就是一部通古鉴今的石刻史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与大自然奇观 ② 的摩天刻石的艺术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 ③ 。
2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两组整句,使句式齐整,语意关联。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朴素自然的泰山,被满山的石书装点得古意浩然、境界超凡。
B.朴素自然的泰山,被满山的石书装点得境界超凡、古意浩然。
C.泰山的朴素自然,被满山的石书装点得境界超凡、古意浩然。
D.泰山的朴素自然,被满山的石书装点得古意浩然、境界超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阑珊,情绪萧索。前年他想着,世态一年不如一年,《春秋》写到这也够了,愿上天再容我几年,把《易经》整理好,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哪知到了现在,《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那张伴着他流浪的古琴如今挂在壁上,着了灰尘,结了蛛网。黄昏时分,他倚窗望日,房子里会发出一种苍茫的音调。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远行的远行,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
二十年前,正是他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独登泰山,澄滓太清,不觉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泰山依旧,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泰山似乎也旋动起来。——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他频然坐在阶上。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可辨,是子贡。他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光芒,迎上去,紧紧握住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子贡见他的神色、言语,与往日不同,木鸡般愕然地立着,一个字都不知怎样说才好。——先生……——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是因货殖之事,顺路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我昨夜做了一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泰山有崩堕的一天吗?——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赐呀,这是什么在叫?
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拿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用我一天。终于我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父母的坟茔已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我悔不该回到故乡,故乡于我,失尽了它的意味了。
——赐呀,我还有几天的生命呢?天也无边,地也无涯,我种种的理想,已化作一片残骸,由残骸化成了灰烬!后世呀,不可知的后世呀……
——后世,一定有认识先生的人……子贡寻不出另外可以安慰先生的话。这淡如白水的慰语,丝毫没引起仲尼的注意。
——我为什么回到故乡呢?为什么不死在匡人、陈蔡人的手里呢?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时候,有颜回、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把先生的话路岔开。
——先生,该是午餐的时候了吧?
——先生的精神太疲劳了!
——先生到房子里休息休息。
——我到莱圃里去剪一些菜,为先生煮汤吧!
子贡一步三顾,不知将来究竟要发生什么变故,走到房后的菜园里去了。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得使人听着了万籁的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改)
2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修完《春秋》后,孔子本打算整理《易经》,将他的哲学思想传诸后学,却因回乡后耳闻目睹之种种而迟迟未曾着手。
B.二十年前,孔子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带领颜回、仲由等一众弟子奔走于卫楚陈蔡之间,试图于乱世实现自己的理想。
C.孔子返乡时,颜回、仲由都已不在人世,活着的人也多在远方,各自忙各自的事,只有子贡常来探望,侍奉其饮食起居。
D.孔子多次梦到泰山崩堕,所以一看到子贡便急切地询问他的看法,当得到了“不会崩颓”的答案后,激动地落下眼泪。
2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意味阑珊”“情绪萧索”点明了孔子的精神状态,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呼应文题。
B.语言含蕴丰富,“日日锱铢为利”既点明子贡善于经商,又表明孔子因弟子能人尽其才而欣慰。
C.“泰山”是孔子生命的隐喻,“登泰山”喻其壮,“梦泰山”喻其颓,“云霭蒙余脉”喻其将丧。
D.冯至突破性使用破折号,以破折号引出人物语言,使文面简洁明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风格。
29.冯至笔下的孔子是孤独寂寞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孤独寂寞的缘由。
30.王寰鹏说:“历史是中国现代作家倾心审视与观照的一片邈远、深沉的疆域。”请结合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以文见史”传统的。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162《登泰山记》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162《登泰山记》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102《师说》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102《师说》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101《劝学》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101《劝学》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