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
展开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苏州常熟中学期末]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下表是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据此回答1~2题。
1. 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大气层中的( )
A. 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B. 对流层,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 对流层,吸收太阳短波辐射D. 平流层,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 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
[2023·如皋期中]下图为我国东北某日正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其主要存在于( )
A. 甲层B. 乙层C. 丙层D. 丁层
4. 该日最可能处于( )
A. 1月B. 3月C. 7月D. 11月
5. 形成丙层和丁层气温随海拔变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大气成分B. 海拔C. 纬度位置D. 太阳辐射
[2023·扬州合格考模拟]下图为某登山队某年7月从拉萨到珠穆朗玛峰峰顶的行进路线。据此回答6~7题。
6. 登山队登山途中均处在大气层的( )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7. 下列关于该大气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 集中了大气圈大部分水汽和杂质
C. 存在一定厚度的电离层,有利于通信D. 气温随高度升高降低,气流平稳
[2022·江苏学业考试]探空气球是人们探测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气象要素的工具之一,其探测高度一般可达40千米。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 探空气球收集的数据来自( )
A. 对流层和平流层B.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C. 平流层和电离层D. 对流层和高层大气
9. 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温变化的一般特点是( )
A. 先升后降B. 先降后升C. 一直下降D. 持续上升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2023·盐城射阳中学月考]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下图示意对流层顶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规律。据此回答10~11题。
10. 对流层顶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受地球赤道略鼓形状的影响B. 不同纬度太阳辐射的差异
C. 不同纬度大气密度的影响D. 低纬度的陆地面积小于高纬度
11. 民航客机的航线多在海拔9 000米至12 000米的高空飞行,其主要原因有 ( )
①大气能见度高②空气阻力小③充分利用太阳能④大气稳定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023·无锡期末]2022年5月6日,科考人员完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垂直探空实验,探空气球最高飞升至距离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地面39.1千米处。图1为科考人员释放探空气球,图2为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回答12~13题。
图1图2
12. 图2中,能正确反映当日该地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3. 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 气球不断膨胀变大B. 测定的气压越来越大
C. 测定的紫外线变弱D. 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
14.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预定轨道距离地球最近点200多千米,最远点约30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地球大气是、、;其中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的是。
(2)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最开始穿过的大气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并分析该特点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大气层中的对流层,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故选B。
2. D
[解析]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①错误。相反,植被的减少会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且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二氧化碳,从而使得二氧化碳浓度升高,②④正确。新能源公交车逐渐普及,会减少尾气的排放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使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③错误。故选D。
3. D
[解析]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主要存在于对流层,甲、乙位于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A、B错误;丙位于12~50千米,应为平流层,C错误;丁位于0~12千米,为对流层,D正确。故选D。
4. C
[解析]图为我国东北某日正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近地面气温超过30℃,东北地区纬度高,寒冷期较长,应为东北地区的夏季。故选C。
5. A
[解析]丁层为对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主要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主要是近地面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丙层为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主要是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升温。故选A。
6. A
[解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 848.86米,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珠穆朗玛峰位于中低纬地区,其海拔没有超出对流层的高度。故选A。
7. B
[解析]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A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大部分水汽和杂质,B正确;高层大气存在一定厚度的电离层,有利于通信,C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气流不平稳,D错误。故选B。
8. A
[解析]平流层顶的高度一般在50~55千米高空,探空气球探测高度一般可达40千米,说明探空气球收集的数据来自对流层和平流层。故选A。
9. B
[解析]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气温的特点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的特点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温变化的一般特点是先降后升。故选B。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10. B
[解析]一般而言,纬度越低,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地面气温越高,与高空之间的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强烈。故选B。
11. C
[解析]在这一高度,大气中水汽很少,对流运动很弱,大气中的云量少、能见度高,大气稳定,飞行安全性高。故选C。
12.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中,0~12千米左右为对流层,海拔大致每升高1千米气温约下降6℃;12~50千米为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所以当日气温垂直变化应该是随海拔上升,先递减再递增,B正确;①曲线中对流层气温降低的规律与气温垂直递减率不符,且近地面温度偏高,A错误;③④曲线不符合随海拔上升,先递减再递增的气温变化规律,C、D错误。故选B。
13.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气压越小,则分子间隔越大。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减小,分子间隔变大,气球不断膨胀,A正确,B错误;空气越来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增加,C错误;空气越稀薄,空气中的水汽越少,测定的水汽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A。
14. (1)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解析]可依据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直接回答。
(2) 最开始穿过的是大气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原因: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高度越大,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解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最开始穿过的是对流层大气,该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形成原因可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角度分析回答。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
78.08%
75.52%
氧
20.94%
23.15%
氩
0.93%
1.28%
二氧化碳
0.03%(变动)
0.05%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垂直分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