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第一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怀疑与学问第一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共17页。
19 怀疑与学问第一课时九年级上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一、回顾旧文 新课导入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 传播这件事的人,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最终闹出了笑话。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怀疑”相伴,并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史林杂识》《尚书通检》《中国当代史学》《顾颉刚读书笔记》《国史讲话》等。二、整体感知内容 把握中心论点活动一:默读课文,勾画每个段落的中心句。1.学者先要会疑。2.学则须疑。3.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4.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5.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6.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活动二:连句成段 梳理内容要求:根据以下语段的关联词的提示,将刚勾画出来的中心句填入横线上。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可见_______________。其实怀疑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所以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可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其实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因此,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不是,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活动三:置换课文标题要求:从中心句中选择出能够置换原文标题的中心句。1 2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中心论点6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怀疑与学问 1.学者先要会疑。 2.学则须疑。论点型论题型明确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观点和主张本文议论的话题更能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三、理清本文结构 分析行文逻辑活动一:安插分论点。 要求:将原文的承上启下的语句拆分成两个独立的短句,然后安插在文章合适的段落前,并说明理由。分句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句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学要会疑 学则须疑 (1—2)消极方面:辨“伪”去妄 (3—5)积极方面:建“说”启明 (6)核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活动二:调换原文顺序 感受原文的逻辑思考1:如果原文先写积极方面的内容,再写消极方面的内容行不行?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从消极方面到积极方面的层进关系)思考2:文中的同一层次的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的内容能够调换位置?第4自然段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第5自然段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递进思考3:同一语段内的语句之间能否调换顺序呢?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怀疑——辩论——评判——修正 四个动词之间是有逻辑关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