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创造的科技奇观以超凡的速度和气魄呈现在世人面前。如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跑出486.1千米的时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载人深潜7062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中通常以奇观的方式被呈现,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融入读者的科学认知。科学奇观,意味着挑战人类既有的感知尺度和感知方式,为日渐平庸化、琐碎化、常态化的感知注入新的美学元素。报告文学无疑是建构高科技时代奇观美学的重要媒介。总体而言,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又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
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近年来的中国报告文学还创造出颇具范式意义的叙述模式,主要表现为:面对科技难题,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障碍,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攻坚克难。显然,创新是驱动情节的动力,而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则组成叙述结构。此外,以创新驱动的叙述结构,还包含一条条情感或心灵副线,它们共同展现出中国科技工作者为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实现中国科技跨越式发展而顽强拼搏的心路历程。应该说,能否走进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之所以让人动容,是因为王宏甲深入细致地追踪、复原了南仁东不为人知的心灵世界。每一项高新科技、每一个伟大工程的背后都隐伏着难以计数的心灵秘史,每个个体的心灵史汇聚成河,便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创新、赢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因此,科技创新类报告文学要提炼出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这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与担当。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8日,林强《创新报国:当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全媒体时代新闻多形态传播的强势,改变着既有的传播和接受的格局。这对原先相对依赖于新闻性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早先新闻媒体无法报道的一些材料,可以借助报告文学的形式推出,现在这种报告题材的初始性基本不再具有。原先报告文学写作比较多地倚重于题材的重大,现在由于多媒体对其进行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使读者减弱了接受兴趣和期待。这些情况促使报告文学在题材摄取方面出现相应的变化。作者注意对写作题材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总体性的双向拓展,同时,在现实题材和历史书写两端又各自进行开疆拓土。
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对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对有价值的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前者如徐剑的《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何建明的《浦东史诗》、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陈启文的《袁隆平的世界》、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等作品,分别记写青藏铁路建设、浦东开发开放、汶川大地震和袁隆平、南仁东等重大事件及典型人物,有的作品以史诗之笔书写史诗性的伟大创造,以宏大叙事的方式,讲述展示中华力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其时代新“史记”的价值不言而喻。后者如陈庆港的《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以小见大地反映现实中国另外的真实存在,展现了更具广泛性、典型性的基层大多数人的生存景象和精神世界。
在题材向现实生活作多向拓展的同时,报告文学作者还致力从历史的回溯中挖掘材料。2018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参评报告文学的作品有233部(篇),其中《西长城》《围困长春》《守望初心》《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此岸,彼岸》《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大写西域》等皆是历史类题材作品,其占比也比较大。这些作品对历史的涉面是多向的,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虽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却是可以洞见社会巨大存在的化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首先是因为历史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现实是历史的流向,历史是现实的背景。读者的精神心理往往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之中。其次是因为全媒体更多关注当下发生的五花八门的新闻,对沉寂的具有某种弱新闻性的历史题材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正是在这里,丰富的沉入时间地平线以下的人与事等,才成为报告文学不竭的写作资源库藏。
然而,关于报告文学历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和评论界也存有质疑。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极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求。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特别是场面或细节的描写,在完全失去了采访当事人的情况下,要实现既是“报告”又是“文学”的具体生动的“非虚构”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有不少史志类作品很明显存在着“穿越”和“演义”,与“非虚构”的原则相去甚远。但这又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能采访到当事人,当然更能达成写作的真实性,但这也并不能保证充分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报告文学的写作是一种需要作者诚实的写作,在主观上不能故意虚构。历史写作在实现“非虚构”方面更具难度,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不能因为片面求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我们也不能依据普适的文学性标准,来要求报告文学,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
(摘编自《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丁晓原《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科技时代的奇观美学主要借助报告文学得以展现,它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因此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
B. 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以奇观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我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要途径。
C. 若一篇科技创新类报告文学表现出科学家在探索创造过程中、的内心历程,那么这就是一篇成功的科技创新类报告文学作品。
D. 受全媒体时代影响,报告文学题材摄取既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双向拓展,又在其两端各自进行再拓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范式意义,可见报告文学创作对“创新报国”的时代主题的响应。
B. 若要撰写以钟南山院士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应突出其敢为人先、坚持原则的职业精神。
C. 报告文学作品对中国高新科技背后的心路展示得越成功,中华民族追求创新与赢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就越瑰丽。
D. 作者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诚实写作,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便能达到“非虚构”的要求。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当下报告文学在选材方面出现变化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所依赖的新闻性题材的初始性被其他媒体抢占
B. 创作中“非虚构”的叙述要求几乎很难实现
C. 多媒体对重大题材进行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
D. 全媒体对沉寂的历史题材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4.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在现实与历史两个端面上选材的共同点。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是如何阐释“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的。
【答案】1. D 2. D 3. B
4. ①兼具大题材与小角度的结合。②都关注对中华力量、时代精神的展示。
5. ①先指出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摄取出现相应变化。②再从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个角度,分别阐述其选材的特点。③最后对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存在的“非虚构”叙述要求的争议进行探讨,并提出理性的认识态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强加因果。原文“总体而言,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又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B.无中生有。原文“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中通常以奇观的方式被呈现,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融入读者的科学认知”,“是我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要途径”于文无据。
C.逻辑错误。原文“应该说,能否走进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选项“若……那么这就是”充分条件不成立。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逻辑错误。原文“历史写作在实现非虚构方面更具难度,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不能因为片面求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选项“……便能达到……”充分条件不成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依据原文“关于报告文学历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和评论界也存有质疑。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极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求”,这是报告文学历史书写的学术讨论,和当下报告文学在选材方面出现变化的原因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依据原文“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的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这些作品对历史的涉面是多向的,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则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但却是可以洞见社会巨大存在的化石”,兼具大题材与小角度的结合。
②依据原文“有的作品以史诗之笔书写史诗性的伟大创造,以宏大叙事的方式,讲述展示中华力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其时代新'史记的价值不言而喻”以小见大地反映现实中国另外的真实存在,展现了更具广泛性、典型性的基层大,多数人的生存景象和精神世界”“这些作品对历史的涉面是多向的,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则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但却是可以洞见社会巨大存在的化石”,都关注对中华力量、时代精神的展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依据原文“全媒体时代新闻多形态传播的强势,改变着既有的传播和接受的格局。这样对原先相对依赖于新闻性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先说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摄取出现相应变化。
②依据原文“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的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在题材向现实生活做多向拓展的同时,报告文学作者还致力于从历史的回潮中挖掘材料”,再从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个角度,分别阐述选材的特点。
③依据原文“历史写作在实现非虚构方面更具难度,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不能因为片面求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我们也不能依据普适的文学性标准,来要求报告文学,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最后对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存在的“非虚构”叙述要求的争议进行探讨,并提出理性的认识态度。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子的生命力
沈洋
①去泸西,城子必去。
②一个小坝子,一围群山环绕。坝子不大,却有水缘。一条大河淌过,弯成弓形,正好与城子来一个紧紧的拥抱。城子古村落,就贴在这样的山坡上,享尽了背靠山峦、河流怀抱的极佳风水。
③城子的民居,全是土掌房。从山脚沿山坡趁势而上,前一户人家的楼顶,即是后一户人家的场院,从山脚第一户人家进去,穿过四合院,七弯八拐,就可以像孙悟空神出鬼没般上到另一户人家。如此神奇的格局,真可谓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总是让人想起《地道战》里那些横七竖八的地洞。你还别说,这城子村的民居建筑,还正是有着攻防战事的考虑。可见,城子的历史绝不像现在看上去那般云淡风轻。
④《广西府志》记载,城子古村属彝族先民白勺部聚居地,随着历史的演进,大批汉族居民迁入。明朝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此建造土司衙门,改城子古城旧名“白勺”为“永安府”。一时间,这块风水宝地得以脱胎换骨,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土掌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大片,规模宏大,形成府城,一跃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盛繁至极。
⑤走在城子古村,一条条古街巷通向村庄的深处和高处,或横或竖,或直或弯,无不透露出这个古村落的神秘。地上是清一色的石板,经过村民和游人经年累月的踩踏,都磨出了时光的影子。
⑥抬头看那房顶,总是给人神奇的感觉。碗口粗的当地栗树作梁,疏密有致地搭在土墙上,铺上横梁、劈柴、木棍和松针,再铺上当地和好的黏泥蜂窝土,摊平后人工用棒槌反复捶实,土掌房的顶,就这样筑成了。奇就奇在这种看似粗糙的建筑,实则极为牢固和实用。城子村的土掌房,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除承袭了当地土掌房传统的四方墙体土木夯顶、层层相连户户相通的特点外,像“李将军第”这种汉式门头、坡顶、门头下方斗拱等建筑构件齐全的民居,大量吸收了滇中地区汉族人传统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深得汉式建筑之精髓,体现出城子先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兼收包容的开放胸襟。
⑦我们去的当天,正值深冬,但阳光明媚,一户人家正请了村里的壮年男女帮助盖房。五六个男女在房顶上忙得满头大汗,有的挑土,有的洒水,有的洒松针,有的用棒槌夯土。旁边的一户人家正在搭木架,一根根巨型圆木或方木纵横交错,一看就是大兴土木的架势。后来一问,才知是当地政府正在统一恢复一批古院落。
⑧走到上台人家,一对中年夫妇正在拧玉米,男的把玉米棒子背上楼,倒在晒台上,女的则把一根根玉米棒子扔进正在转动的机器里,只听喀嚓喀嚓声此起彼伏,却不见拧下来的玉米粒。我好生奇怪,上前询问。原来,每家每户的楼顶上都留有一个小孔,刚打下来的玉米粒,直接通过小孔哗啦啦淌进了楼板下房子里的粮仓里这就是当地群众储藏玉米棒子的简易粮仓,既通风透气,还能享受适量阳光,保证玉米棒子不至于霉烂。在今天看来,这些生存技艺似乎不起眼,但我想,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昂贵土司,也不一定会想到他的后人竟然会有如此发明创造吧!是啊,历史,从来都是普通劳苦大众创造的。这话,到了今天,依然是那样有生命力。
⑨无疑,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成了驴友们的最爱。每一天,总是有无数的驴友慕名而来。或自驾车前往,或飞机转火车转汽车转面的;或三五成群,或只身一人;或全家出游,或情侣漫步。或看夕阳西下,或看旭日东升,或看紫气升腾,或看轻岚弥漫。在城子古村落,不用刻意去看什么,尽可以随便走走,跟着穿过村庄的一头老牛随便走,看几条悠闲的狗在村中漫游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每一个人在城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心境。或失意,或失恋,到了城子,都会被城子的宁静消解。即使正春风得意,狂傲不羁,到了城子,也会对“得意”下另一种不同的定义。
⑩快离开城子时,我们来到了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小学时的学堂。说学堂,其实就是一个小院落,正面一间简易的土掌房,上下两层,一楼上课,二楼住人,里面还供了张冲像。因为刚写完抗日题材电视剧《锻刀》不久,曾认真查阅过滇军的抗战史,对张冲十分崇敬,我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上楼看了其早年休息读书的简易之所。这位曾经在台儿庄战役和禹王山战役中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竟然就是从城子古村这间简易的土掌房里走出去的。正是他,用城子村彝家汉子铁打的肉身,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精神长城。这种血脉,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城子村流淌、曼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子民居建筑格局神奇、独特,这既体现了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历史上攻防战事的需要。
B. 文章引用古人关于城子的记载,概述其发展历史,展现其风貌,表现了城子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C. 文章写到壮年男女盖房的场景,表明地方政府重视对古村落的保护,这是城子葆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D. 作者游览城子,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历史间穿梭,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写城子地理位置极佳,背靠山峦,河流怀抱,意在为下文写城子历史上的繁盛与如今成为旅游胜地张本。
B. 文章第⑨段巧用排比,整齐和谐,整散结合,富有节奏,借众多游人慕名而来一事展现了城子的魅力。
C. 文章结尾写抗日英雄张冲,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表明城子的文化浸润了世世代代的城子人,影响深远。
D. 本文语言特色鲜明,质朴而不失雅致,以意役辞,无雕琢涂饰之感,体现出作者自然高雅的审美追求。
8. 作者为什么说“去泸西,城子必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
【答案】6. C 7. C
8. (1)城子的地理位置极佳,风景秀丽;(2)城子的民居格局神奇,神秘古朴;(3)城子的居民富有生活智慧,古村落富有吸引力;(4)城子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9. 选择材料方面:文章围绕中心,选材丰富、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有存在的现状与历史,也联想到《地道战》、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等,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散而神聚。
组织材料方面:(1)线索清晰。文章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内容由城子的历史底蕴,写到城子的新时代内涵,再到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彰显城子的生命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手法多变:历史与现实交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等。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这是城子葆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错,写到壮年男女盖房的场景,意在强调劳苦大众的创造才是城子葆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画龙点睛,卒章显志”错,文章的主题内容丰富,有城子的历史底蕴,有城子的新时代内涵,结尾写到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是对主题的深化。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去泸西,城子必去”是具有概括性的句子,理解此句的内涵,需要结合全文。
结合“城子古村落,就贴在这样的山坡上,享尽了背靠山峦、河流怀抱的极佳风水”可知,城子的地理位置极佳,风景秀丽;
结合“城子的民居,全是土掌房……如此神奇的格局,真可谓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总是让人想起《地道战》里那些横七竖八的地洞。你还别说,这城子村的民居建筑,还正是有着攻防战事的考虑”可知,城子的民居格局神奇,神秘古朴;
结合“原来,每家每户的楼顶上都留有一个小孔,刚打下来的玉米粒……这些生存技艺似乎不起眼,但我想,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昂贵土司,也不一定会想到他的后人竟然会有如此发明创造吧!是啊,历史,从来都是普通劳苦大众创造的。这话,到了今天,依然是那样有生命力”“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成了驴友们的最爱”可知,城子的居民富有生活智慧,古村落富有吸引力;
结合“走在城子古村,一条条古街巷通向村庄的深处和高处,或横或竖,或直或弯,无不透露出这个古村落的神秘。地上是清一色的石板,经过村民和游人经年累月的踩踏,都磨出了时光的影子”“这位曾经在台儿庄战役和禹王山战役中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精神长城。这种血脉,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城子村流淌、曼延……”可知,城子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艺术构思能力。
从选择材料方面看,文章写了城子的地理位置极佳,风景秀丽;写了城子的民居格局神奇,神秘古朴;写了城子的居民富有生活智慧,古村落富有吸引力;写了城子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些内容书写了城子的历史与现实,丰富而自由,都是围绕城子的丰富内涵来写,形散而神聚,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从组织材料方面,开篇总写“去泸西,城子必去”,然后写地理位置“一个小坝子,一围群山环绕”,写民居“城子的民居,全是土掌房”,写历史“《广西府志》记载”,写盖房“抬头看那房顶”“一户人家正请了村里的壮年男女帮助盖房”,写居民“一对中年夫妇正在拧玉米”,写现实的吸引力“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写学堂“我们来到了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小学时的学堂”,这样一路写来,由城子的历史底蕴,写到城子的新时代内涵,再到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彰显城子的生命力,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结合“走在城子古村”“我们去的当天,正值深冬”“走到上台人家”“快离开城子时,我们来到了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小学时的学堂”可知,文章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线索清晰。
从写作手法方面,文章写历史“《广西府志》记载”,写现实“抬头看那房顶”“一户人家正请了村里的壮年男女帮助盖房”,写居民“一对中年夫妇正在拧玉米”“这样的古村落,成了摄影家的天堂”,历史与现实交织;又写“我们来到了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小学时的学堂”“正是他,用城子村彝家汉子铁打的肉身,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精神长城。这种血脉,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城子村流淌、曼延……”,虚实结合,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文章手法灵活多变,彰显了作者高妙的艺术创造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鲁昌平乡陬(邹)邑人。鲁襄公二十二年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B.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C.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D.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B. 司空:古代官职“三公”之一,与司徒、司马并称,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百姓教化等职责。
C. 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如“乘舆”“千乘之国”;古代也称四为乘,如“乘矢”。
D. 乐: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还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类自我完善的作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成年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
B. 孔子周游列国屡处困境,不得其用。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
C. 孔子学习、推行周礼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他主动请求鲁昭公让他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并收到他的赠言。
D. 孔子欣赏音乐,专心一意,全神贯注。他和齐国太师探讨音乐,听到韶乐三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被齐人称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
(2)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14. 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即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
(2)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
14. 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天下,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志向很大;②施政恰当;③善于用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
古时,多为单音词,所以在文中“秦”代表“秦国”,并且是“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的主语;也可以根据对仗断句,“国虽小”对应“处虽辟”。可知应当在“秦”与“国”中间断开,排除BC项。“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是对仗句式,各自断开,排除D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司空……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百姓教化等职责”错。历史上,司空负责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等事务,不负责百姓教化之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他主动请求鲁昭公让他到周去学礼”错。根据原文“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可见主动请求鲁昭公去学周礼的是鲁国人南宫敬叔,而非孔子。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虽,即使;王,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霸,做霸主;虽王可也、霸小矣,都是判断句。(2)适,到……去;以通乎景公,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以(之)乎景公通”;“乎”相当于介词“于”;通,交往。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相关信息在第四段,原文是“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由此总结出孔子认为秦国能称霸的原因:“国虽小,其志大”,即志向远大;“处虽辟,行中正”,即“施政恰当”;“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提拔重用百里奚,即“善于用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孔子是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人。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孔丘出生后,叔梁纥就去世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到长大之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过了不多久,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鲁国后来对他好了,所以他终于返回了鲁国。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一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季平子和郈郦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他逃奔到齐国,齐景公把昭公安置在乾侯。此后不久,鲁国大乱。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注】①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罗帐。金翡翠:画罗上成双的金色翡翠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楼明月长相忆”点明时间、地点和主人公身份,给全词笼上离情别绪的氛围。
B. “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深,暗示思妇心神恍惚的情态。
C. 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当初送别情景在梦境中的再现,加重了凄凉的氛围。
D. “花落子规啼”以景铺叙,以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的凄迷景色,反衬人的痛苦情怀。
16. 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叙梦脉络清晰。请分别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本诗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项,“反衬人的痛苦情怀”分析错误,应该是“正衬”,因为“残红飘落、子规啼血”是一种凄迷,凄凉景色,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结构层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两句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全词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描绘了远离人的悠悠行远,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无论是“玉楼明月”的幽寂,“柳丝袅娜”的清柔,“画罗金翡翠”的凄迷,还是“花落子规啼”的哀艳,皆是闲闲流转,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答案】 ①. 己所不欲 ②. 勿施于人 ③. 在明明德 ④. 在亲民 ⑤. 千里之行 ⑥. 始于足下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已”“施”“德”。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进而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贾宝玉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 地生活,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好好的清白女子,不应学得沽名钓誉。而王熙凤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她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 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
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用脂评的话说,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妙,都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叹为观止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
B. 瞠目结舌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自若
C. 叹为观止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风生
D. 瞠目结舌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B.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C.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D.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
B.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
C.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
D.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答案】18. C 19. D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谈笑自若: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第一空根据前文“《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可知是对《红楼梦》的赞美,所以选“叹为观止”合适。第二空根据“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强调的是“安排好”的,所以选“循规蹈矩”。第三空是对王熙凤的赞美,选“不负众望”合适。最后一空根据前文的“爽朗大度”可知选“谈笑风生”合适。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首先所给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但……进而”搭配不当,应该是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改为“但……而是”。排除AC。再看BD两项,B项充分残缺,应该是“对……的刻画”“对……的反省”。故选D。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抒情性和诗词的关系,从所给的四个句子来看,“不仅……更”是一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所以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有个递进的关系,所以应该是先表现在手法的娴熟运用上,再表现为内容、细节等的内容上。所以排除AC。根据文章内容“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可知这种抒情性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上。所以选B。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浙江台州海滩上发生了一起鲸类搁浅事件,经专家鉴定,搁浅的12头鲸为瓜头鲸。作为一个大洋性的深海域物种,瓜头鲸集体搁浅可能会对海洋生态平衡等造成影响。从鲸类自身种群的角度来看,由于瓜头鲸的群居习性,一头鲸的搁浅也会导致其他鲸一起搁浅,__________①__________。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来看,鲸的搁浅可造成食物链的残缺,从而__________②__________。此外,从沿海地区居民安全的角度考虑,救援鲸类也刻不容缓:___________③_________,其内部蓄积的腐败气体可能会造成鲸类身躯爆裂。2004年1月,台湾 地区一只抹香鲸在运输途中发生爆炸,波及了许多民众。野生动物救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用良法善治来规范、优化和保障救援行动,以实现救援能力与救援体系的现代化。当然,在公民野生动物保护观念的培育方面,还应继续加强,让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
【答案】21. ①对整个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③一旦鲸类搁浅死亡
22. ①12头瓜头鲸搁浅在浙江台州海滩,②可能对海洋生态平衡等造成影响,③野生动物救援,既需用良法善治实现救援能力与救援体系的现代化,④也需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语境在说鲸类搁浅事件,从种群的角度来看,一头鲸的搁浅“会导致其他鲸一起搁浅”,进一步可能会导致整个种群的毁灭,应填:对整个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②此处要“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来看”,“鲸的搁浅可造成食物链的残缺”,最终破坏的是生态系统,应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③下文“其内部蓄积的腐败气体可能会造成鲸类身躯爆裂”是鲸类搁浅死亡的假设结果,应填:一旦鲸类搁浅死亡。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由第一句是新闻事件,概括出“12头瓜头鲸搁浅在浙江台州海滩”;第二句是总括句,概括鲸类搁浅的影响和导致的后果,概括出“可能对海洋生态平衡等造成影响”;第三、四、五、六句从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这一影响;第七句指出如何进行野生动物救援,概括出“野生动物救援,既需用良法善治实现救援能力与救援体系的现代化”;第八句从公民角度谈保护野生动物,概括出“也需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最后按照逻辑梳理句子顺序,注意语言连贯和字数要求
四、写作(本题共1题,共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诉我们,只有负重者才可以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
其实这所谓的“大木头”,就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啊!一个人始终将责任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弃这责任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
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压在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却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虽然负重和减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胜利的人是负重者。
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格》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最终只想减重的例子吧。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死了呢?既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为什么不勇敢承担起自己的重担,而以一死减重呢?对此,对人各有言,我却不置可否。
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司马光家穷,点不起油灯,便凿壁偷光;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度过人生呢?
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题材料由两则组成,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两则材料有同有异。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联系现实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抛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 “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
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行文时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及思想理论。可以分析为何需要负重前行,因懈怠而减轻重量会有什么后果,如何更好地克服前行中的困难,担起该担的责任。可以联系现实批评那些“躺平”者,“摆烂”者,从而号召广大青年践行曾子的格言,为托举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
1.负重奋斗使生命更精彩。
2.青年人当担负使命,负重奋进。
3.减重获得一时轻松,却行而不远,负重前行终致远。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