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要求,课前预习,知识点精讲,课堂检测,CO2↑+H2O,CO2↑,操作简,单节约药,便于随,时添加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常见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的优点。
2. 掌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和多功能瓶的使用。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 常见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及优点
2. 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及原理
1. 如图6-2-6所示的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是 CE;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ABDF 。(均填字母)
3.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步骤
(1)堵“漏洞”:形成密闭的 空间 (液封、夹紧弹簧夹、关好分液漏斗的活塞)。
(2)变压强:改变装置的 压强 (热胀冷缩、水柱、抽气、注气)。
(3)看现象(液面差、水柱高度保持不变、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4. 多功能瓶的使用(如图6-2-7)
①排空气法收集(如图甲):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从 b (填“a”或“b”,下同)端通入,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从 a 端通入;
②排水法收集(如图乙):先将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b 端通入,水从 a 端排出(适用于不与水反应或不溶于水的气体)。
(2)测定气体体积(如图丙):水面上铺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 防止气体溶于水造成误差 ;若瓶内没有装满水,则 不会 (填“会”或“不会”,下同)影响测量结果,但 会 影响收集的气体的纯度。
防止气体溶于水造成误差
(3)检验气体(如图丁):瓶内装入检验试剂(如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气体从 a (填“a”或“b”)端通入。
2. 下列有关多功能瓶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C )
A. 用排空气法收集O2
B. 用排空气法收集O2
D. 用排水法收集O2
1.(2022广州期末)如图6-2-8所示的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2. 小明同学用软塑料管自制了一套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6-2-9),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3.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 收集一瓶氧气 B. 检验二氧化碳
C.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4. 如图6-2-10所示的A~H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水槽 。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固体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AG(或AH) (填字母)。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或装置D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选择装置D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体现该优点。
5. 装置的选择与改进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图6-2-11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 导管口出现气泡 ,则不漏气。装置B中的一处错误是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
①制取Cl2可选用装置C
②CO2和Cl2都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③制取O2和Cl2时MnO2的作用相同
④Cl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习题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精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活动探究,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向上排空气,澄清的石灰水,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件pptx、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图文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检验方法,①是否是CO2,②验满,引导归纳,讨论点拨,①药品,②装置,③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