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课时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课件,共24页。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时1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01课程要求02课前预习03知识点精讲04课堂检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P2O5  2NaCl+H2O+CO2↑   CaCO3↓+H2O 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氧气 氧化 燃烧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氧气 2. 燃烧的条件不燃烧不燃烧  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氧气 续表【归纳】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 ⁠;②  空气(或氧气) ⁠;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交流】(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提供热量 ⁠、  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2)烧杯上铜片的作用是传热,利用的是其  导热性 ⁠。(3)从环保的角度看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 ⁠。可燃物 空气(或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提供热量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导热性 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环境 课堂练习1. (化学生活)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B )B3. 完成课本P129“讨论”,根据灭火实例,分析灭火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因是  隔绝氧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灭火的原因是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的原因是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4. 阅读课本P130“探究 灭火的原理”,回答下列问题。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蜡烛正常燃烧 蜡烛很快熄灭 蜡烛因缺少氧气而熄灭 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 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空气续表【归纳】灭火的原理:  清除 ⁠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  隔离 ⁠;隔绝  空气(或氧气)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  着火点 ⁠以下。灭火的根本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清除 隔离 空气(或氧气) 着火点 破坏燃烧的条件 5. 阅读课本P131“表7-2”,了解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书、档案材料、精密仪器着火时,用  二氧化 ⁠灭火器灭火。(2)电气设备或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直接灭火。二氧化碳 6. 如果发生火灾,应当沉着冷静。若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用合适的方法或  灭火器 ⁠扑灭;若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用  湿毛巾 ⁠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灭火器 119 湿毛巾 课堂练习2. (2021深圳期末改编)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B )B1. (2022佛山期末)正确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D2. (2022珠海期末)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C )C3. (2022深圳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D )D4.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C(1)利用如图7-1-1所示的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试管②中的白磷燃烧,由试管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  氧气 ⁠;由试管②③可知红磷着火点  高于 ⁠(填“高于”或“低于”)白磷着火点。氧气 高于 图7-1-15. 学会用火是人类早期最伟大的化学实践,也是化学史的开端。(2)根据燃烧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请说出下列灭火的原因: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加入较多的蔬菜,原因是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室内冒烟起火,不能打开门窗通风,原因是  防止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防止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 6.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抗击新冠疫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庭常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布扑灭。其灭火主要原理是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AB ⁠(填字母,多选);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C ⁠(填字母)。AB C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