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ppt课件
展开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什么呢?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建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最早发现并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这个关系的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观看物理学家欧姆的故事。
知识点一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即 U 的单位是伏特(V),R 的单位是欧姆(Ω),I 的单位是安培(A).
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不成立。
I、U、R 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不同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在同一部分电路上,开关的闭合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会导致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公式 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值。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将一白炽灯接在12 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4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将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物理量转化为字母等式。已知灯丝两端电压U=12 V,灯丝电阻R=4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I=?选用对应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解:已知灯丝两端电压U=12 V,灯丝电阻R=40 Ω,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灯丝的电流I= = =0.3 A。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 kΩ,使用时通过的电流是2.1 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
解:由欧姆定律得,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U=IR=2.1 A×0.1×103 Ω=210 V。
(2)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
在一个电阻两端加的电压是20 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1 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解:由欧姆定律得,这个电阻的阻值 R= = =20 Ω。
(1)辅助答题时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列出物理公式再进行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1.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 I—U 图线,由图线可知( )A.RA>RB B.RA<RBC.RA=RB D.无法确定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5 V,通过的电流为 0.1 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 2.5 V,则通过它的电流变为_________,电阻是________,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 0,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电阻是_________。
4.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3 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200 mA,这个导体的电阻为多少? 现将电压增加到 6 V,若电流表有 0~0.6 A、0~3 A 两种量程,应选用哪一种量程来测量导体中的电流?
解:由 得,
故应选 0~0.6 A 量程。
5. 一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0.11 A,灯丝的电阻为 1936 Ω,该电灯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解:由 得,U = IR = 0.11 A×1936 Ω = 212.96 V.
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进行实验,3实验电路图,1实验电路图,控制变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五节 家庭用电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五节 家庭用电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家庭电路,手机充电器的两脚插头,电热水壶的三脚插头,实物布线图,电路图,进户线,三脚插头,两脚插头,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接地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电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