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42753/0-16951680486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42753/0-16951680486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842753/0-16951680486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展开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预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同学的数数状况,使同学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同学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挂念同学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培育同学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 教会同学数数的方法,学会按挨次数数。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指导】
- 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爱好。同学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学校,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简洁疲惫,有意留意的时间比较短,观看力量有限。在观看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颜色、人物等感爱好。因此,老师应从同学的爱好动身,激发他们的观看爱好。如教学“数一数”时,老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看的爱好,而是给他们肯定的时间观看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让他们相互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古怪 心得到满足以后,老师再让同学带着任务去观看,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 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老师供应的“秀丽的校内”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信息,让同学认真地观看,认真地数。
- 应提倡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观看、数数的活动,都可以实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同学自己观看、数,再小组沟通,最终全班沟通。
- 应全面了解同学数数的力量。不仅要了解同学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同学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同学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觉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以挂念,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连续给以挂念。
- 应留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老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同学观看到图中有国旗,老师可以准时引导:我们应当宠爱祖国,爱护国旗;又如图中有2个同学向老师问好,老师又可以准时引导:我们从小应当讲礼貌,敬重老师。
【课时支配】建议共分2课时:
数一数………………………………………………………………1课时
比多少………………………………………………………………1课时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 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同学的数数状况,初步教会同学数数的方法。2.挂念同学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3.初步培育同学爱学校、爱学习、爱熬炼和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数数、认数的状况,把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预备】
“秀丽的校内”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情景导入】
- 师:同学们,从今日开头,你们就是学校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学问。比如数学书的封面上画有几个小伴侣?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都是数学学问。数学学问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事,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平常很多时候要用到数学,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相互数一数同桌小伴侣有几根手指。
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伸一个手指数一个数。老师做示范,带领同学数手指。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进行新课】
- 激发观看爱好。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彩图。
师:小伴侣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秀丽的学校校。今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小伴侣们快活奋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你的发觉告知同桌的小伴侣。
沟通汇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说出校内景物。
(1)校内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垃圾筒、花盆、同学。
(2)还有同学正在向老师问好。
(3)校内外有高高的大楼。
(4)天空有飞行的鸽子,路边有高大的树木。
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老师在同学任凭说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有挨次地说,按数目从小到大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图上有几面国旗?
生:一面国旗。
协作同学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加上圈。
师: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
引导同学答出:“一位老师、一个小花坛、一个足球、……”。
老师引出: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老师协作同学回答,贴一面国旗图(课件出示)。
师生: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1”表示。
老师同时在图下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老师领读,同学自己小声读。
(1)数其它数量的物体。数字“2”的教学过程与上面过程相像。
(2)师:小伴侣们再数数看,你们又发觉了什么?有多少?同学们依次回答:
可以用2表示的事物:2个单杠,2个小同学向老师问好,2个小同学在相互问好。
可以用3表示的事物:3条凳子,3根跳绳,3个人在踢足球。
可以用4表示的事物:4个垃圾筒。
可以用5表示的事物:5盆花。
可以用6表示的事物:6盆盆景。
可以用7表示的事物:7只鸽子。
可以用8表示的事物:8棵树。
可以用9表示的事物:一共有9名女同学。
可以用10表示的事物:一共有10名男同学。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同学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边数给大家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然后让同学自己再指一个数一个,重数一遍。留意口、手要全都才能数对。最终引导同学学会几种数数的方法:
方法一:从左往右数。
方法二:从上往下数。
方法三:做记号:在数过的图形上打“√”,这样不简洁落下,而且对以后学习分类、统计很有挂念。
基于第三种数数方法的特点,老师要进一步强调,并应用此方法进行专项数数练习。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逐一板书出1~10各数。
先让同学自由读读这些数。
同桌互读。
集体沟通,先找同学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玩耍结束后老师指一个数同学读一个数。
还可以拿1~10的10张数字卡片玩“儿童读数”玩耍:把卡片背面朝上拿好,然后翻一张,看谁很快认出是几,这张卡片就先归谁,最终谁得的卡片多谁就是获胜者。玩耍结束后把卡片归还。
- 数身边的实物。
(1)数身边的实物。
师:刚才这幅图上有数量是1的,是2的,是3的……,你身边的人和物哪些是这些数量呢?请认真观看,看谁说得多。
老师引导: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几枝铅笔?一组有几名同学……
可引导同学这样叙述:我有3枝铅笔,用3来表示;一组有5名同学,用5来表示……
(2)数数教室中的物体。
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数一数,教室里有什么?各有多少个?可以用哪些数表示。
同学找一找,数一数,同桌沟通。
(3)学习数字儿歌。(课件出示)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金鱼,四只鸭,五棵树,六朵花,七支彩笔,八幅画,九双筷子,十把叉。结合手势理解数字歌中的数。
师生一起读一读,数一数。
【课堂作业】
- 出示两幅画面让同学观看画面上的物体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的挨次找的?
- 连线。
【答案】
1.1个小伴侣2朵花5朵蘑菇9只蝴蝶
- 红旗——①蘑菇——④小鸡——⑤蜜蜂——⑧小棒——⑨梨——⑩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日,我们一起数了秀丽的学校校里面的国旗、花、树木和鸽子等很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伴侣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内里的事物。放学后,数数路上看到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觉告知给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课后作业】
- 练习一的第1、2题。
-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 数一数
从左往右数 从上往下数 做记号数
-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育同学的观看爱好。
随着“秀丽校内”画面的开放,老师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同学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觉告知给同桌的小伴侣”的支配,留给同学任凭观看、自由沟通的活动空间。无拘无束地观看和沟通给同学带来乐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请同学“说一说这幅画上都有些什么”,并追问“还有什么”,促使同学全面、认真地观看画面。然后,让同学带着任务去观看,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从让同学观看自己感爱好的东西到提出任务让同学观看,虽然看的是同一幅图,但活动要求不同,同学有新颖感、有爱好。
2.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老师应充分利用“秀丽的校内”的画面资源,指导同学看图数数。由同学自由观看数数到有序观看数数,让同学领悟观看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同学明白要认真、认真地观看。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同学在把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第2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 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培育同学观看、操作和语言表达力量。
【重点难点】
把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学预备】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和△等卡片。
【情景导入】
- 比“红花”的多少。
师:我们班的同学都格外聪慧、守纪律,得到了很多小红花。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
老师请一名有6朵红花的同学(甲)和一名有8朵红花的同学(乙)上来比红花的多少。师:哪个的红花多?哪个的红花少?
生:乙的红花多,甲的红花少。
老师再请一名有4朵红花同学与甲比较红花的多少。
师:现在谁的红花多?
生:甲的红花多。
师:甲与乙比,甲的红花少,这会儿大家怎么又认为甲的红花多呢?这是怎么回事?
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说不清楚比的方法和比较的依据。
小结:我们不仅要知道谁多谁少,还要知道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依据。
- 引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争辩“比多少”,看看通过“比多少”的活动,谁能获得比较的方法。(板书课题:比多少)
【进行新课】
- 故事引入。
出示教材第6页情景图。
师:同学们爱听故事吗?谁能依据我们看到的画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
同学看主题图讲故事。
在一条曲折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吵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到底。热忱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款待客人。
随着同学讲故事,老师将故事中的仆人公一一板书:小兔、小猪、小金鱼。
2.生疏同样多。
提问:观看图上有几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了多少块砖?(同学一边回答,老师一边贴小兔的图案和砖头的图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比较谁多谁少?
师:一只小兔对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比较的方法叫做一一对应。
老师要让同学口头说:兔子和砖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提问: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
生:苹果和小猪同样多,小兔和小凳子同样多,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同学动手操作:拿出3个○卡片摆一摆,再摆出□卡片,□要和○同样多。想一想:应当怎样摆?
摆好后同桌沟通,再集体沟通。找同学到讲台上摆,让大家看,重点沟通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
师:你是怎样比较○和□的?
生:我是数出来的,○有3个,□也有3个,那么○和□就同样多。
生:我是摆的,一个□对着一个○,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我就说□和○同样多。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
(2)生疏多、少。
提问:图中有几只小猪?几只兔子?几条金鱼?
同学回答,老师将这3种动物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小猪的数量与小兔的数量进行比较,谁多谁少?
老师讲解:1只小猪对着1只小兔,有1只小兔没有对的,我们就说小兔比小猪多1只。
提问:兔子和金鱼比,谁多谁少?
引导同学发觉:还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有2只小兔没有金鱼对着,说明小兔比金鱼多2只,金鱼比小兔少2条。
请同学试着比较小猪和金鱼的数量,说一说谁的数量多,谁的数量少。
老师: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比?(苹果和小兔、小猪和小凳子、小猪和萝卜等等。)(同学找出后要让同学口头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同学动手操作:
- 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其次行摆几个三角形?
(2)第一行摆5朵花,其次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其次行摆几朵花?
(3)可让同学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课堂作业】
- 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
2.按要求画图。
(1)画△和□同样多。
△△△△△
(2)画△比□多2。
□□□□□
(3)画□比△少3。
△△△△△
(2)去掉()个△就和□同样多。
□□□□□
△△△△△△
【答案】1.略
2.(1)□□□□□
(2)△△△△△△△
(3)□□□(4)1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生疏了一一对应,并把握了比较的方法。
【课后作业】
1.练习一的第3、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 比多少
同样多
(兔子和砖苹果和小猪小兔和萝卜)
小兔比小猪多 小猪比小兔少
小兔比金鱼多 金鱼比小兔少
(4)留意让同学争辩身边的数学现象,从生活中获得数学学问。本课设计了讲故事、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同学动手实践,感受数学学问就在身边。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计多种活动,让同学有多种收获。本课设计了动手操作、讲故事、比红花多少、画一画等活动,在诸多活动中,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低班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阅历,教材又为同学供应了生动好玩的情景。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放手让同学去观看、去操作、尝试,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学到学问,为今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