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案
展开梦回繁华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大意,理解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法。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摹状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3.领略《清明上河图》宏伟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大意,理解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法。
难点:理解摹状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震古烁今、闻名遐迩,堪称北宋时期市井俚俗生活的生动画卷和活化石。现在,我们一同走进《梦回繁华》,看看作者是怎样解说这幅名画的。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清明上河图》简介(屏幕展示):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简介(屏幕展示):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三)知识链接
中国画的分类
1.从技法上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2.按其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等。
3.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
4.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
《东京梦华录》简介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
2.【屏幕显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和词义。
(1)读一读,写一写。
绢(juàn) 驮(tuó) 檀(tán) 冗(rǒng) 春寒料峭(qiào)
翰林(hàn) 题跋(bá) 田畴(chóu) 岔道(chà) 长途跋涉(bá)
簇拥(cù) 摄取(shè) 遒劲(qiú) 汴梁(biàn) 摩肩接踵(zhǒng)
徽宗(huī) 赵佶(jí) 舳舻(zhú lú) 拓展(tuò) 络绎不绝(luò)
驮队(tuó) 漕运(cáo) 枢纽(shū) 纤夫(qiàn) 桅杆(wéi)
无暇(xiá) 沉檀(tán)
(2)读准多音字。
行旅(xíng)
行列(háng)
树行子(hàng)
道行(héng)
(3)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
翰林(瀚) 题跋(抜) 岔道(刹) 簇拥(蔟)
春寒料峭(俏) 摩肩接踵(磨) 络绎不绝(决)
(4)辨识形似字。
擅(shàn) 擅长 敞(chǎng) 宏敞
檀(tán) 沉檀 敝(bì)凋敝
(5)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界画:中国画的一种。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等画建筑物。
工:善于,擅长。
枢纽: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也指重要的地点或事物关键之处。
绢本:绘在绢、绫等丝织物上的字画。
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料峭: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辛。
孔道:必经之道。
漕运:在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脚店:小客店。
沉檀:用沉香木、檀木制作的名贵香料。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络绎不绝:形容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长途跋涉:路途遥远的翻山渡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布置:浏览课文,然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学生讨论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一(第1段):简介北宋空前繁荣的局面、绘画的题材范围,引出《清明上河图》。
第一层(第2段):简介作者及《清明上河图》
的特殊意义。
二(第2~4段):全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第二层(第3段):简介《清明上河图》
设计、规模及具体内容。 的设计、规模及内容。
第三层(第4段):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
的画面内容。
三(第5段):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梦回繁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探究课文内容;归纳主旨及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段)。
提问:第1段共有4句话,写了哪几个内容?
明确:写了三个内容:
(1)(第1、2句)写北宋商业手工业空前繁荣的局面、汴梁商业的繁盛及城市文化生活的活跃,为《清明上河图》绘画提供了广阔的题材。
(2)(第3句)介绍《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为后面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做铺垫。
(3)(第4句)点题,指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最具代表性”概括了《清明上河图》不朽的艺术价值。
(二)品读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
1.提问:第2段开头简介张择端的生平及学习情况,有何用意?
明确:简介张择端的生平及学习情况,为的是说明他“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街市、城郭,自成一家”为描绘《清明上河图》创造了条件。
2.提问:在南渡的北宋遗民眼中,这幅《清明上河图》画卷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这幅《清明上河图》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三)品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3段)。
提问:第3段中第1句和第3句分别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何作用?
明确:第1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作品的规模宏大。第3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清明上河图》整个长卷比作一部乐章,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给人留下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四)品读第二部分第三层(第4段)。
1.提问:第4段首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介绍了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
2.布置:请从语言和内容的角度赏析“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一句。
明确:运用四字短语,句式整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北国早春图。
3.提问:段中第2~4句主要描绘了画面中的什么内容?
明确:描绘画面中的人物活动。
4.提问:写“树木新发的枝芽”的内容有何用意?
明确:画面中描绘“树木新发的枝芽”,即“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又“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表现了绘画者高超的绘画技巧。
5.提问:“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出介绍画面中段的内容。
6.提问:画面中段为什么详细描绘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
明确:因为“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最能表现北宋商业及手工业的繁荣景象。
7.提问:“汴河上……一个高潮”这一段文字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紧张的一幕”描绘了画面的哪些内容?
明确:这一段文字作者采用了空间顺序,“这紧张的一幕”依次描绘了桥的两端、桥下、桥上、岸边、桥头等地方的人物活动。
8.提问:“后段描写……无所不备”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介绍画面后段描写的内容。“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备”写出了画面内容的丰富。
(五)品读第三部分(第5段)。
1.提问:第5段开头四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清明上河图》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2.提问:第5、6句和第7句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什么特点?
明确:第5、6句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第7句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真实的、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
3.提问:第5段最后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价值。
二、概括主旨,学习写法。
1.布置:请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确:这篇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作,描绘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绘画者高超的绘画技艺及《清明上河图》宏伟的艺术魅力和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
2.提问: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学生讨论回答后,屏幕展示:
(1)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本文运用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且使文章的语言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如文章第4段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内容,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句式整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北国早春图。“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句式铿锵,音韵和谐,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魅力无穷。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使文章内容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得益于作者根据介绍画面的需有,合理安排了说明顺序。如文章第4段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画面所描绘的内容,细腻具体,但我们读后并不感到繁杂,而且对画面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3.布置:看看本文运用了哪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后,屏幕展示:
1.打比方。如“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作用:把《清明上河图》整个长卷比作一部乐章,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给人留下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2.摹状貌。如“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作用:通过细腻描绘画面中人物的活动,表现了绘画者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3.举例子。如“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作用:通过举“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的实例,具体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的事实。
4.列数字。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作用:通过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尺寸的大小,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借助《梦回繁华》一文,欣赏了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不仅从中了解到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及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学习了本文作者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及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了本文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法和摹状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生动性。但在引导学生领略《清明上河图》宏伟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方面做得不够。
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入题,了解本课基本信息,落实基础知识,自读活动一,五段段意,自读活动三,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常识,资料助读,检查预习,识记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