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9.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最新初中化学同步(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44040/0-16951879280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9.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最新初中化学同步(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44040/0-16951879280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9.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最新初中化学同步(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44040/0-1695187928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9.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最新初中化学同步(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课题9.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最新初中化学同步(含答案),共11页。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_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溶液(2)对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来说: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溶液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且随时间变化_____________,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中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了,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____________溶液。(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该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三、结晶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已溶解在溶液中的___________从溶液中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2.海水晒盐:(1)原理:利用风吹日晒使________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2)主要流程:【答案】一、1.一定的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 不能2.一定的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 能3.(1)不饱和 饱和(2)饱和 不饱和4.(1)质量不变 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2)减少 不变二、1.固体物质 晶体 2.(1)水分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必须说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如果温度或溶剂的量改变了,溶液就可能从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或者从不饱和变成饱和。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物质而言的。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而不是不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的物质)。有些溶质与溶剂能以任意比率互溶弄,他们就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和水。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适用于大多数固体物质。但氢氧化钙和气体等除外现有一瓶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 B.蒸发一定量水,在恢复到原温度 C.温度不变时增加溶质 D.升高温度【解析】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蒸发一定量水,在恢复到原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温度不变时增加溶质,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含义不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限度溶液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多少温度影响受温度影响,必须指明温度与温度无关联系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的关系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A、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故C正确;D、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无关,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答案】C三、结晶1.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不饱和溶液变成了饱和溶液,温度继续降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会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仍是饱和溶液。2.结晶的条件 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温度改变或溶剂减少。3.结晶的方法结晶方法原理应用举例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将溶液制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降温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得到晶体。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法)将溶液加热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溶剂,溶质会结晶析出。海水晒盐注意:1.无论是哪种结晶方法,都是先形成饱和溶液,在维持自身饱和的状态下,通过适当方法让溶解不了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结晶后剩下的溶液成为新条件下的饱和溶液。2.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的主要步骤:溶液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冷却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解析】A、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选项正确。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选项错误。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不能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故选项错误。D、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升高温度,不能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答案】A1.会发生结晶现象的溶液是A.一定是浓溶液 B.一定是稀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 D.无法确定2.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 D.升高溶液温度,保持溶液质量不变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溶剂质量为100 g的溶液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C.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可能不饱和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常温下,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B.试管内溶液的总质量不变C.试管内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试管内水的质量不变5.(2020•怀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6.(2020•西藏)下列有关NaC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NaCl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C. Na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D. NaC1溶液是由NaC1和水组成的7.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①溶液质量增加 ②溶质质量增加 ③溶剂质量不变 ④晶体质量不变 ⑤晶体质量减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①②④8.化学概念间有包含、交叉等关系。下列关系表示错误的是A. B.C. D.9.能证明某KNO3溶液在20 ℃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取少量该溶液,恒温20 ℃蒸发,有晶体析出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 ℃,有KNO3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NO3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放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10.(2020·滨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B. 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C. 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11.(2019·长沙)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12.(2020·衡阳)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 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 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 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13. 小科在室温下将a克的红糖(含不溶性杂质)放入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加热甲烧杯至50℃并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热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丙。已知a>b>c,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中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能确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2)乙到丙过程中,加入20克50℃热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原因是 。14. 如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A、B、C、D集合分别表示:A. .B. .C. . D. .15. 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海水晒盐流程图:① 流程图中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② 流程图中操作Ⅰ的名称是 ,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1.【答案】C【解析】当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下的此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发生结晶现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C。2.【答案】B【解析】A、加入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变大,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与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依然是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升高温度,硝酸钾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故选B。3.【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溶剂质量为100 g的溶液,故选项错误;B、温度不同时,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错误;C、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说明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溶液一定饱和,故选项错误;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A、降低温度,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少,错误;B、降低温度,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溶液的质量会减少,错误;C、由于有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错误;D、降低温度,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少,但溶剂的质量不变,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没有指名溶质的种类、温度,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D、添加溶质不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还可以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6.【答案】C【解析】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此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选项正确;B、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故B选项正确;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蔗糖,蔗糖能继续溶解,故C选项说法错误;D、NaC1溶液的溶剂为水,溶质为氯化钠,该溶液是由是由NaC1和水组成的,故D选项正确;故选C。7.【答案】B【解析】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均不会增加,溶剂质量和晶体质量均不会改变,晶体质量也不会减少。故选B。8.【答案】C【解析】A、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是交叉关系,故A正确;B、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故B正确;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C错误;D、混合物包含空气,空气包含稀有气体,故D正确。故选C。9.【答案】D【解析】A、溶液即使不饱和,恒温蒸发水也可能有晶体析出,错误;B、接近饱和的溶液在降温到10 ℃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永远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饱和溶液,正确。故选D。10.【答案】D【解析】A、泥土和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能使水温降低,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对于相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但是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C【解析】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它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固体,如乙醇溶于水,乙醇是溶质,乙醇是液体;如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氯化氢是气体,符合题意;B、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能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将10%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不符合题意;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有晶体析出,说明降温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13. 【答案】(1)甲;(2)红糖中的蔗糖已经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质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解析】(1)室温下将a克的红糖(含不溶性杂质)放入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加热甲烧杯至50℃并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热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丙。因为a>b>c,所以可推知,升温时,该物质能继续溶解,说明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而乙烧杯与丙烧杯中的剩余固体质量相等,说明剩余的c克固体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所以乙烧杯和丙烧杯的溶液可能是5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2)因为红糖中的蔗糖已经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质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所以乙到丙过程中,加入20克50℃热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14. 【答案】A.饱和浓溶液 B.饱和稀溶液 C.不饱和浓溶液 D.不饱和稀溶液【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是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A是饱和浓溶液;B是饱和溶液和稀溶液的相交处,B是饱和稀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处,C是不饱和浓溶液,D处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D是不饱和稀溶液;15. 【答案】①暂时储存海水;②结晶;饱和溶液。【解析】①流程图中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暂时储存海水; ②操作Ⅰ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因为粗盐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