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无时无刻都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那时,约几个心有灵犀的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不 kuī①园,泛滥阅读的热情,去书中结识几个②的英雄人物,看几篇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故事,读一读日记里记录的点滴心情;或适度娱乐,酣然入梦后醒来,看一场电影放松心情,踢一回足球舒活筋骨。每当憧憬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1)(1分)文中加点字“悚”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ù
B.sù
C.shǒng
D.sǒng
(2)(1分)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规
B.岿
C.窥
D.归
(3)(2分)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
B.咄咄逼人
C.高谈阔论
D.暴怒无常
(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我无时无刻全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B.我无时无刻却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C.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D.我无时无刻还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2.(2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云,亦不例外,每一朵白云
②他写“白云生处有人家”,用白话把眼睛里看到的景象实打实地描绘出来。
③我们来这尘世走一遭,都是为了这个“生”。
④深夜静思,突然佩服起杜牧来。
⑤他用的那个“生”字令我着迷,是“生活”的生,是“活生生”的生,是“生生不息”的生。
A.④①③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③①⑤④
3.(2分)修水某中学七年级八班正在举办“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为“对联我来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敬老院,仅依稀可辨其中的上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孝亲似锦心中系
下联:
A.颐养春风拂面来 B.敬老如花脸上开
C.情融孝道沐春晖 D.敬老尊老崇大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彭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拔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川。
(1)(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螺川风光,为后文写离情别意打下基础。
B.颔联中“梦”“星”既说明行舟时辰之早,又体现了诗人是在睡眼朦胧中离别螺川的。
C.颈联承上联扩大视野,放眼天际水涯,写舟中近看的赣江秋晓。
D.这首诗融情入景,描景成画,清峭的意境中充溢着离情别绪。
(2)(2分)诗歌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5.(10分)阅读回答问题。
范宣律己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①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②,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③,韩豫章④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挑:挑挖,挖出来。②“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之始也”。身体发肤,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⑤裈(kūn)
(1)(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是
②载
③裂
(2)(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②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3)(3分)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6.(每空1分共6分)默写。
①《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 , 。
②《爱莲说》以“莲”象征君子,其中“ , ”写出了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 ”告诉我们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准备,不可沉醉在一时的成功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16分)阅读回答问题。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剃阿福头,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私营企业的厂长,家境富裕。然而不幸的是,男孩两岁时,像千万个出轨故事的主角一样,男主人公只丢给母子一套房子
③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白天,她要去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问他几句:“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
④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小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⑤直到有一天,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⑥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有一天,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眶里噙满了泪花。
⑦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在他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赋予儿子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伤害。
⑧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1)(2分)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妈妈是绿色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3分)第⑦段画波浪线句“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3)(3分)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
(4)(2分)品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母爱的颜色》的理解。
(5)(4分)回顾我们所学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两篇文章的妈妈都希望孩子活得“好好”的,但两位母亲的希望中又有各自的想法和期盼
①本文母亲的想法和期盼:
②史铁生母亲的想法和期盼:
8.(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片片蝶衣生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3分)依据文章第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4分)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3)(3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
(4)(4分)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名著阅读(10分)
9.(3分)下列对于名著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B.《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她和父亲吵翻、骗婚祥子、买卖车行,最后难产而死。
D.《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1866年,有人在海上见到它,误以为是一条独角鲸。
10.(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刚被尼摩船长俘获到“诺第留斯号”时,他想方设法坚决要离开“诺第留斯号”,后来被尼摩船长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却不想逃离了。
B.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D.《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给学生阮明不及格的分数而被告发,阮明最后又被堕落的祥子出卖。
11.某班同学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后,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认识有很大的分歧于是展开了一场“尼摩船长”形象小辩论。(4分)
甲方:尼摩船长是一个善良正义的海洋守护者,果断、勇敢、善良、同情弱者、正义、反对压迫……
乙方:尼摩船长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复仇者,残暴、愤怒、阴郁、冷酷、失去理智……
通过以上学习,你更赞同哪一方的观点呢?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具体情节证明你赞同的观点。
五、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无时无刻都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那时,约几个心有灵犀的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不 kuī①园,泛滥阅读的热情,去书中结识几个②的英雄人物,看几篇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故事,读一读日记里记录的点滴心情;或适度娱乐,酣然入梦后醒来,看一场电影放松心情,踢一回足球舒活筋骨。每当憧憬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1)文中加点字“悚”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shù
B.sù
C.shǒng
D.sǒ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C
A.规
B.岿
C.窥
D.归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A.可歌可泣
B.咄咄逼人
C.高谈阔论
D.暴怒无常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C
A.我无时无刻全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B.我无时无刻却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C.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D.我无时无刻还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
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目不窥园,mù bù kuī yuán,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C.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D.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根据后面的“英雄人物”可知,应用:可歌可泣。
故选:A。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无时无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之意。故应把“都”改为“不”。
故选:C。
【解答】答案:
(1)D
(2)C
(3)A
(4)C
2.(3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云,亦不例外,每一朵白云
②他写“白云生处有人家”,用白话把眼睛里看到的景象实打实地描绘出来。
③我们来这尘世走一遭,都是为了这个“生”。
④深夜静思,突然佩服起杜牧来。
⑤他用的那个“生”字令我着迷,是“生活”的生,是“活生生”的生,是“生生不息”的生。
A.④①③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①⑤③ D.②③①⑤④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衔接与排序。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关键词、中心句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衔接与排序。首先要逐句理清逻辑关系,亦不例外”说明此句之前有类似意思的表述。②句中的“他”应有具体所指。④句中出现人物“杜牧”。⑤句中的“他”应指④句中的“杜牧”,正确排序应是④②⑤③①。
故选:B。
3.(3分)修水某中学七年级八班正在举办“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为“对联我来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敬老院,仅依稀可辨其中的上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孝亲似锦心中系
下联:
A.颐养春风拂面来 B.敬老如花脸上开
C.情融孝道沐春晖 D.敬老尊老崇大义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知识。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下联的末字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解答】上联是:孝亲似锦心中系。“孝亲似锦”是主谓关系。“心中系”断句为“心中/系”。A项,“拂面来”词性不对,“孝亲似锦”对“敬老如花”,均合适,“情融孝道”是主谓关系。D项,“崇大义”是动宾关系。
故选:B。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彭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拔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螺川风光,为后文写离情别意打下基础。
B.颔联中“梦”“星”既说明行舟时辰之早,又体现了诗人是在睡眼朦胧中离别螺川的。
C.颈联承上联扩大视野,放眼天际水涯,写舟中近看的赣江秋晓。
D.这首诗融情入景,描景成画,清峭的意境中充溢着离情别绪。
(2)诗歌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1)C
(2)尾联写行船后回首眺望,水天苍茫一片,螺山好似一个小小的孤亭。
【分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了他当时的丰富复杂的情思。首联分别从视觉、听觉方面写螺川风光,为后文写景、抒情打下基础。颔联中“梦”“星”既说明行舟时辰之早,又体现了诗人是在睡眼朦胧中离别螺川的。颈联承上联扩大视野,放眼天际水涯,写舟中远视的赣江秋晓。尾联“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看似写景,实为抒情,写出了螺山为之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以及表现了离别之后的孤寂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
ABD.正确;
C.有误,应为“写舟中远望的赣江秋晓”。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的理解。尾联“苍茫回首望,船行回首望,辽远无边,船越行越快,让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其楚楚依人,实为抒情。把离别之后的孤寂情感表现得更深沉。
答案:
(1)C
(2)尾联写行船后回首眺望,水天苍茫一片。
译文:
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
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
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变成天边的一串青点。
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
5.(10分)阅读回答问题。
范宣律己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①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②,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③,韩豫章④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挑:挑挖,挖出来。②“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之始也”。身体发肤,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⑤裈(kūn)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是 这。
②载 乘车。
③裂 撕。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②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3)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答案】(1)①这。
②乘车。
③撕。
(3)①不是因为痛,身体发肤都是来自父母,不敢毁伤,因此才哭了。
②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4)孝敬父母;品行高尚,清廉俭省;严格要求自己。
【分析】参考译文:
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就大哭起来。别人问道:“很痛吗?”他回答说:“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才笑着把绢收下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这样一路减半。是,这。
②句意: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载,乘车。
③句意: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裂,撕。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非,不是;是。句意为:不是为痛,不敢毁伤。
②中重点词语有:使,让;裈,裤子?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价。
解答此题疏通文意,根据文中的事件及人物的行为来分析评价,因为伤了身体,表现了他对父母的孝顺,表现了他志洁行廉的特点,他品德高尚。
答案:
(1)①这。
②乘车。
③撕。
(3)①不是因为痛,身体发肤都是来自父母,因此才哭了。
②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4)孝敬父母;品行高尚;严格要求自己。
6.(6分)默写。
①《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
②《爱莲说》以“莲”象征君子,其中“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写出了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政入万山圈子里 , 一山放出一山拦 ”告诉我们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准备,不可沉醉在一时的成功里。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3)政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16分)阅读回答问题。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剃阿福头,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私营企业的厂长,家境富裕。然而不幸的是,男孩两岁时,像千万个出轨故事的主角一样,男主人公只丢给母子一套房子
③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白天,她要去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问他几句:“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
④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小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⑤直到有一天,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⑥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有一天,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眶里噙满了泪花。
⑦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在他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赋予儿子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伤害。
⑧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妈妈是绿色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⑦段画波浪线句“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
(4)品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母爱的颜色》的理解。
(5)回顾我们所学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两篇文章的妈妈都希望孩子活得“好好”的,但两位母亲的希望中又有各自的想法和期盼
①本文母亲的想法和期盼: 她的儿子能够远离和逃避伤害,平安健康地活下去。
②史铁生母亲的想法和期盼: “我”(儿子)能够恢复生活的信心,勇敢地、乐观地、坚强地活下去。
【答案】(1)①回应(照应)题目;②是文章的线索;③提示主题。
(2)妈妈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妈妈煞费苦心用独特的方式教儿子学会自我保护。
(3)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辛苦与憔悴。
(4)①文中的“颜色”是指母亲用绿色提醒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②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5)①她的儿子能够远离和逃避伤害,平安健康地活下去;②“我”(儿子)能够恢复生活的信心,勇敢地、乐观地、坚强地活下去。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位妈妈为使分辨能力不强的儿子安全地生活,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表达了对母爱的强烈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这道题主要按扣除了语句的作用,照应了标题“母爱的颜色”,通读文章可知。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不会枯萎。
(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这句话是外貌描写,却“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可见这个妈妈是一个辛苦憔悴的妈妈。
(4)本题考查对题目的含义的理解,“颜色”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妈妈用涂颜色的方式教儿子自己保护自己,根据最后一段即可解答颜色的内涵。
(5)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最起码,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还好好的活着”这句话,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远离和逃避伤害;《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希望“我”战胜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乐观地。据此理解作答。
答案:
(1)①回应(照应)题目;②是文章的线索。
(2)妈妈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妈妈煞费苦心用独特的方式教儿子学会自我保护。
(3)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辛苦与憔悴。
(4)①文中的“颜色”是指母亲用绿色提醒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无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爱心,为孩子撑起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5)①她的儿子能够远离和逃避伤害,平安健康地活下去,勇敢地、坚强地活下去。
8.(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片片蝶衣生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1)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生动,活泼;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
(4)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分析】选文记叙自己发现蓝蝴蝶花的过程,描绘了蓝蝴蝶花的形状、香气和美好品质,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第③段从三个方面描写蓝蝴蝶花,让人一眼惊艳”,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活泼”,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沁人心脾”。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宛若一群蝴蝶仙子”把花比作“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拟人,表现了花的美丽和作者对它的喜爱。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BD.表述正确;
C.有误,作者用三角梅、合欢,突出了蓝蝴蝶花的不攀不比。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尾段作用的能力。选文首段点明这里游客很多,这是照应开头,总结了全文,尾段点明自己“为邂逅此花而欣然”,这是对蓝蝴蝶花美好品质的再次赞美。
答案:
(1)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活泼。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
(4)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
四、名著阅读(10分)
9.(3分)下列对于名著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B.《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她和父亲吵翻、骗婚祥子、买卖车行,最后难产而死。
D.《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1866年,有人在海上见到它,误以为是一条独角鲸。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虎妞没有参与买卖车行。
故选:C。
10.(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刚被尼摩船长俘获到“诺第留斯号”时,他想方设法坚决要离开“诺第留斯号”,后来被尼摩船长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却不想逃离了。
B.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D.《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给学生阮明不及格的分数而被告发,阮明最后又被堕落的祥子出卖。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解答】A.有误,阿龙纳斯一开始并不甘心离开“诺第留斯号”。
BCD.正确。
故选:A。
11.(4分)“尼摩船长”形象小辩论。
甲方:尼摩船长是一个善良正义的海洋守护者,果断、勇敢、善良、同情弱者、正义、反对压迫……
乙方:尼摩船长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复仇者,残暴、愤怒、阴郁、冷酷、失去理智……
通过以上学习,你更赞同哪一方的观点呢?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具体情节证明你赞同的观点。
【答案】示例一:赞成甲方的观点,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室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
示例二:赞成乙方的观点,对殖民者的痛恨使尼摩由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转变成了时间也无法磨灭的深仇大恨,他展开了疯狂的海上复仇计划,他领导船员击沉了一艘又一艘战舰;他亲手制造了一场大屠杀,并且亲眼看着战舰爆炸,上面的受难者一个一个地沉到海底。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人物形象分析。明确赞成的观点,结合具体的情节表述理由即可。
【解答】示例一:赞成甲方的观点,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尼摩船长伤心到痛哭流涕,他奋不顾身与鲨鱼搏斗,他虽然隐身海底寻求自由。
示例二:赞成乙方的观点,尼摩船长是冷酷无情的,看到甲板上拼命求生的人们,直至全舰的人葬身海底。
答案:
示例一:赞成甲方的观点,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室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
示例二:赞成乙方的观点,对殖民者的痛恨使尼摩由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转变成了时间也无法磨灭的深仇大恨,他领导船员击沉了一艘又一艘战舰,并且亲眼看着战舰爆炸。
五、写作(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难度不大。题目中,“阳光”是中心词,是写作的重点。“阳光”比喻精神力量,其特征为温暖、明亮、热情。阳光温暖人心,驱散阴霾,鼓舞斗志,催人奋进。作文立意可以是亲情的力量、关爱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也可以是其他的精神力量。可以从家庭方面选材: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都是慈爱的阳光。可以由此赞颂父母之爱,或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从学校方面选材:同学之间的友爱;班主任跟你的倾心交谈;语文老师对你作文的精心指导;生活老师对你的照顾等,都是关爱的阳光。可以赞美校园的和谐,也可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从社会生活方面选材:亲人的祝福,陌生人的帮助,自然环境对身心的陶冶等,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觉,美好的享受。可立意为团结友爱,幸福的源泉,也可立意为保护环境会带来精神的愉悦。“阳光”可是人,也可是物,更可是一种精神,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写作,力求真实,追求新颖,写出自己心仪的文章,争取在命题作文中脱颖而出,文章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解答】【例文】
我心中的阳光
父亲如阳光,我。
﹣﹣题记
“唉…”握着一份侥幸几个的卷子,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落在分数栏的位置,沉下来了,我不由得发出一阵苦笑。
“嘭嘭﹣﹣”此时的我正无力地拍打着课桌。历史。那些地名日期在我的脑海里就如同一盘散沙,已经开始下雨。
天渐渐晴了,复习历史,但惟独历史。况且,只能多下功夫了。
这时,我静静等待着他来询问我的成绩,只说让我陪着他去阳台上走走。
阳台上,天边也挂上了一道弯弯的彩虹。爸爸指着那朵开得最艳的那朵花儿,你 看?”我毫不犹豫地说:“是的。”爸爸又说:“你再仔细看看,突然发现,也有已经枯萎了的花瓣。
“啊!”我不经意间叫出了声。
爸爸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哪朵花是十全十美的呢,不也一样绚丽多彩吗?”我看着那朵花。我知道,但是。
爸爸看着我豁然开朗的样子,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我点点头。
我又重新返回阳台,放在窗户边,但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
每当拿起那张刚刚及格的历史试卷,就会感到有一缕阳光。父亲的三句话,更是我心中的阳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少年正是读书时,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