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
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细胞由物质构成,日常饮食需要注重科学摄取食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吃熟鸡蛋比生吃更容易消化
B.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仅要限制甜的食物,米、馒头也需要定量
C 武汉夏天热,大量出汗后应多喝淡盐水
D. 多酶片中含有的消化酶可能被水解,所以消化不良不能口服多酶片治疗
2. 哺乳动物心肌或骨骼肌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肌红蛋白(Mb),能储存和运输氧气,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与老虎相比,海洋中虎鲸细胞中的Mb含量较少
B.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Mb基因的表达产物
C. Mb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细胞供氧不足
D. 肌细胞合成Mb的原料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3. 如图是巨噬细胞表面部分受体,其中甘露糖受体能识别细菌或真菌细胞壁中的甘露糖,葡聚糖受体能识别细菌细胞壁的某类糖,TLR-4能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某类脂多糖,TLR-1:TLR-2二聚体能识别革兰氏阳性菌的某些脂肽,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的质膜上也会有多种受体存在
B. 这些受体说明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甘露糖受体与甘露糖之间的结合有特异性
D. 这些受体的表达使得巨噬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4.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不消耗水,但有氧呼吸产生水
B.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大量能量以供细胞生物生命活动
C. 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D.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能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5. 假设有一家鸭爸爸鸭妈妈带着十几个孩子北京鸭(羽毛雪白,体型硕大丰满的品种)逃出了人类的饲养环境,到了一个有绿头鸭(能与北京鸭有基因交流)分布的地方,在北京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定居,以下四位同学对这家北京鸭命运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北京鸭家庭由于长得白,容易被天敌发现,于是遭到团灭
B. 北京鸭家庭由于长得肥,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将绿头鸭淘汰
C. 北京鸭家庭与当地绿头鸭家族进行基因交流,某种程度上使绿头鸭种群进化
D 北京鸭家庭与绿头鸭和谐共存,共同分享当地资源
6. 如图是在黑暗中对绿豆幼苗施加不同浓度乙烯后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乙烯能抑制茎增粗
B 乙烯能促进幼苗向光弯曲
C. 乙烯在浓度低时促进茎伸长,浓度高时抑制茎伸长
D. 乙烯对幼苗形态的建成具有三个方面作用
7. 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技术。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操作时可喷洒石炭酸以加强消毒效果
B. 涂布器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灭菌
C. 制备培养基时,应先灭菌后调节pH
D. 湿热灭菌就是高压蒸汽灭菌
8. 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里,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是鸟类保护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传统的标记重捕法对于生性隐秘、不易捕捉和观察的濒危鸟类而言调查难度大。我国科学家发展出的鸣叫计数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先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某种树莺的鸣唱,然后对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并在野外较大种群(139只)中实现了基于鸣唱辨别个体的实验。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此方法对于鸟类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方法
B. 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内稳定性的特点
C. 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间差异性特点
D. 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
9. G蛋白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质内信号的中介,其信号转导过程如图。活化的G蛋白能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过量流到肠道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霍乱毒素使G蛋白失去活性
B. 霍乱毒素可能是一种GTP水解酶的抑制剂
C. 霍乱毒素阻断了细胞的正常信号转导
D. 霍乱毒素使人腹泻,大量脱水
10. 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后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提高 B. 营养结构基本不变
C. 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 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
11. 下图是同一个人在2、5、20岁分别感染不同变异株流感病毒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效应,免疫学中称此现象为“原始抗原效应”。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根据此效应预测感染最新流行流感变异株后的病愈时间,正确的是( )
A. 流感阳过的人比没阳过的人好得快
B. 流感阳过的人比没阳过的人好得慢
C. 无法判断流感阳过的人与没阳过的人谁好得快
D. 打过流感疫苗的人一定比没打过疫苗的人好得快
12. 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许多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而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是密切相关的,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数目多于神经胶质细胞
B. 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 动作电位到峰值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
D.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
13. 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社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它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挑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我国,可通过生殖性克隆解决一些夫妇的不孕不育问题
B.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HIV以获得安全、性能良好的载体
C. 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全面禁止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
D. 将蛋白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同转入受体细胞利于基因表达产物的提纯
14. 某同学用小球模拟红绿色盲基因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分布:向甲容器中放入10个红球代表B基因,5个白球代表b基因,再放入15个蓝球;向乙容器中放入若干红球和白球。从两个容器中随机各取出1个球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小球放回原容器摇匀,重复多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乙容器中可放入10个白球和20个红球
B. 甲容器代表的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1/3
C. 乙容器代表的女性群体中,色盲频率为1/18
D. 用该模型模拟出子代女性色盲的概率为1/18
15.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B
对培养皿中酵母菌活菌数量进行计数
待菌落数稳定后再计数
C
调查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A. A B. B C. C D. D
16.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参与血糖的调节,下列对于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
B.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
C. 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
D. 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
17. 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适量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与去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 与保留芽的豌豆苗相比,去芽的茎节段中GA20的含量较低
C. 若用较高浓度乙烯处理豌豆苗,有生物活性GA1含量下降,茎段伸长被抑制
D. 若用适宜浓度IAA处理豌豆苗,能抑制无生物活性GA的合成,促进茎伸长
18. 某研究小组将玉米叶肉细胞置于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内进行相关研究,实验数据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N点时刻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 M至N时段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部位不止线粒体和叶绿体
C. 根据黑暗阶段曲线推测,该玻璃罩内应是恒温的
D. N点时刻氧气含量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CO2
19. 异常联会不影响交叉互换及配子的存活,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突变,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基因组成种类最多为( )
A. 4 B. 5 C. 6 D. 7
20.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不考虑XY同源区的情况)。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B. 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不能被MstⅡ识别
C. 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D. 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Ⅱ8携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21.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纸质文物的研究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纸上的文字图画,其表面的微生物也能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如藏书环境中特有的微生物能帮助古籍保护研究人员追溯藏书的流通路径,一些出土文物中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微生物(尤其是致病性微生物)可以提供特殊的考古信息等。从纸张中获取分离微生物需要相关生物技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纸张、印刷古籍的环境和储藏环境中的微生物会沾染到纸张上,形成最初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合成________酶的微生物会在纸张上占据优势,使纸张上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人类的活动、________(答两点)
(2)纸质文物表面微生物的通常获取方法为:
①用无菌棉拭子蘸取适量的润湿液,在纸表目标区域采集微生物样品;
②将无菌棉拭子头轻轻在培养基平板上用________法接种;
③将接种后的平板________(填“正”或“倒”)置于25~28℃环境中培养3~5天,观察长出的菌落;
④进一步分离纯化,在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________一般就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3)过去一般采取研究哪里采集哪里的原则对纸质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即针对一块霉斑、水渍、色斑、虫蛀等区域单一采样,导致纸表正常区域的微生物常常被忽视。我们可以借鉴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用________法对纸张进行全面取样,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
22. 春天来了,又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时节,但自然界也有少数植物的花瓣为绿色。有研究者研究了某种突变型拟南芥绿色花瓣发育的机制,结果见图1、2、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花瓣发育的过程。从成分上分析,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由于细胞中的________减少。对成熟后野生型和突变型花瓣远端细胞的叶绿体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如图2。从结构上分析,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由于________。
(2)有研究发现TCP4基因是影响花瓣颜色的关键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先将TCP4基因插入________________中,再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TCP4基因整合到突变型拟南芥的________上,可使上述突变型拟南芥恢复为野生型。
(3)已知基因PORB是叶绿素合成酶基因,基因PAO是叶绿素分解酶基因。为获得叶绿素合成和分解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者提取了野生型花瓣远端(甲)、野生型花瓣近端(乙)、突变型花瓣远端(丙)、突变型花瓣近端(丁)的细胞的________(填“总DNA”、“总mRNA”、“叶绿素合成酶和分解酶”)进行了定量PCR,结果如图3。结合(2)、(3)结果推测突变型花瓣始终保持绿色的机制是________(填入合适选项)
A.TCP4基因的缺失,抑制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
B.TCP4基因的缺失,促进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
C.TCP4基因的缺失,减弱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
D.TCP4基因的缺失,增强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
(4)传粉者会影响被传粉植物的进化,从该角度分析,绿色花瓣在自然界中不常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3. 新冠病毒竟然是友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该报道中的结论是基于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鼻部吸入新冠刺突蛋白S1可缓解肺癌发展》。该研究使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1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实验:首先培养肺癌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除了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加了一定浓度的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细胞瓶放在37℃的________中培养。随后用刺突蛋白S1处理肺癌细胞并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________。
(2)小鼠体内实验:流程如图2,实验结果如图3。其中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长时间对小鼠进行NNK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3)对比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结果发现刺突蛋白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推测原因可能是刺突蛋白S1引起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激活。为了进一步确认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到底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还应增加一组对照为NNK+________。
(4)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足以证明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2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研究者发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B两种鼠挖的洞不一样。A鼠的“家”堪称鼠中豪宅:洞的一端有着一条长长的入口通道,在洞的另一端还有一条几乎打通到地面的逃生通道,以备逃跑。而B鼠的洞则十分简陋,入口很短,也没有逃生通道。研究者将两种鼠杂交,得到的F1再与B鼠回交,得到272只F2,发现F2挖的洞有4种(如图所示),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136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
(1)A、B两种鼠生活的环境不同,一种生活在地面有良好遮蔽物的草原和森林地区,另一种生活在沙丘地带。推测生活在草原森林地区的是________鼠,生活在沙丘地区的是________鼠。
(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和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让F2自由交配,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占比为________。
(3)为确定挖洞行为所涉及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用高通量苯酚-氯仿法提取亲本、F1、F2所有鼠的DNA。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依据氯仿的特性。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氯仿后混匀能看到白色絮状物,下列步骤能提到纯净DNA的是________(填入合适选项)
A. 提取白色絮状物
B. 提取白色絮状物,用酒精洗涤
C. 弃白色絮状物,提取下层液,用酒精析出DNA
D. 弃白色絮状物,提取上层液,用酒精析出DNA
2023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
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细胞由物质构成,日常饮食需要注重科学摄取食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吃熟鸡蛋比生吃更容易消化
B. 糖尿病人的饮食不仅要限制甜的食物,米、馒头也需要定量
C. 武汉夏天热,大量出汗后应多喝淡盐水
D. 多酶片中含有的消化酶可能被水解,所以消化不良不能口服多酶片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加热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得松散容易结合蛋白酶,因而吃熟鸡蛋比生吃更容易消化,A正确;
B、糖尿病人的饮食不仅要限制甜的食物,米、馒头也需要定量,这是因为米、馒头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而淀粉属于糖类,B正确;
C、武汉夏天热,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C正确;
D、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口服多酶片有助于食物消化,且多酶片主要在消化道内起作用,D错误。
故选D。
2. 哺乳动物心肌或骨骼肌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肌红蛋白(Mb),能储存和运输氧气,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与老虎相比,海洋中虎鲸细胞中的Mb含量较少
B.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Mb基因的表达产物
C. Mb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细胞供氧不足
D. 肌细胞合成Mb的原料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虎鲸生活在海洋中,海洋中含氧量低,虎鲸需要更多的Mb储存和运输氧气,所以与老虎相比,海洋中虎鲸细胞中的Mb含量较高,A错误;
B、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B正确;
C、含铁的肌红蛋白(Mb),能储存和运输氧气,所以Mb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细胞供氧不足,C正确;
D、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Fe是微量元素,所以肌细胞合成Mb的原料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D正确。
故选A。
3. 如图是巨噬细胞表面部分受体,其中甘露糖受体能识别细菌或真菌细胞壁中的甘露糖,葡聚糖受体能识别细菌细胞壁的某类糖,TLR-4能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某类脂多糖,TLR-1:TLR-2二聚体能识别革兰氏阳性菌的某些脂肽,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的质膜上也会有多种受体存在
B. 这些受体说明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甘露糖受体与甘露糖之间的结合有特异性
D. 这些受体的表达使得巨噬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将外界环境与细胞分隔开等功能。
【详解】A、树突状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的一种,能够识别并呈递抗原,据此推测树突状细胞的质膜上也会有多种受体存在,A正确;
B、这些受体能够识别不同的物质,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状态改变,说明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
C、结合题意可知,甘露糖受体与甘露糖之间的结合有特异性,可能与受体的结构等有关,C正确;
D、巨噬细胞对于抗原的识别无特异性,D错误。
故选D。
4.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不消耗水,但有氧呼吸产生水
B.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大量能量以供细胞生物生命活动
C. 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D.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能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水和丙酮酸反应形成[H]和二氧化碳),第三阶段产生水(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A错误;
B、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三个阶段释放大量能量,B错误;
C、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如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而非糖物质又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葡萄糖,C正确;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而在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C。
5. 假设有一家鸭爸爸鸭妈妈带着十几个孩子的北京鸭(羽毛雪白,体型硕大丰满的品种)逃出了人类的饲养环境,到了一个有绿头鸭(能与北京鸭有基因交流)分布的地方,在北京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定居,以下四位同学对这家北京鸭命运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北京鸭家庭由于长得白,容易被天敌发现,于是遭到团灭
B. 北京鸭家庭由于长得肥,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将绿头鸭淘汰
C. 北京鸭家庭与当地绿头鸭家族进行基因交流,某种程度上使绿头鸭种群进化
D. 北京鸭家庭与绿头鸭和谐共存,共同分享当地资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北京鸭家庭由于长得白,容易被天敌发现,因而可能遭到团灭,A正确;
B、北京鸭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不一定比绿头鸭强,且肥这个性状不足以使其成为优势,即使有一定优势,也会因为种群数量少,近亲繁殖而衰退消亡,B错误;
C、北京鸭家庭与当地绿头鸭家族进行基因交流,会改变绿头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使绿头鸭种群进化,C正确;
D、北京鸭家庭与绿头鸭可能和谐共存,共同分享当地资源,并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D正确。
故选B。
6. 如图是在黑暗中对绿豆幼苗施加不同浓度乙烯后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乙烯能抑制茎增粗
B. 乙烯能促进幼苗向光弯曲
C. 乙烯在浓度低时促进茎伸长,浓度高时抑制茎伸长
D. 乙烯对幼苗形态的建成具有三个方面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结合图示可知,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绿豆幼苗的变粗,且伸长生长被抑制。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乙烯能抑制茎伸长,但乙烯能使茎增粗,A错误;
B、随着乙烯使用浓度的增加,乙烯能促进幼苗弯曲生长,但不是向光弯曲的表现,B错误;
C、实验结果显示出乙烯会抑制茎伸长,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茎伸长的作用反而增强,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乙烯对幼苗形态的建成具有三个方面作用,如抑制茎伸长、使茎增粗、抑制芽的生长,D正确。
故选D。
7. 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技术。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操作时可喷洒石炭酸以加强消毒效果
B. 涂布器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灭菌
C. 制备培养基时,应先灭菌后调节pH
D. 湿热灭菌就是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无菌操作主要包括: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
【详解】A、用紫外线照射30min,可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该方法可用于实验室消毒,而对于超净工作台,则一般不需要用石炭酸增强消毒效果,A错误;
B、涂布器通常在酒精中浸泡,而后用灼烧燃尽酒精的方法灭菌,即涂布器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灭菌,B正确;
C、制备培养基时,应先调节pH后灭菌,C错误;
D、湿热灭菌是一种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其中高压蒸汽灭菌属于湿热灭菌的一种方法,且效果最好,D错误。
故选B。
8. 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里,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是鸟类保护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传统的标记重捕法对于生性隐秘、不易捕捉和观察的濒危鸟类而言调查难度大。我国科学家发展出的鸣叫计数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先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某种树莺的鸣唱,然后对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并在野外较大种群(139只)中实现了基于鸣唱辨别个体的实验。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此方法对于鸟类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方法
B. 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内稳定性的特点
C. 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间差异性的特点
D. 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A、我国科学家发展出的鸣叫计数法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进而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该方法对于鸟类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方法,A正确;
B、个体鸣唱参数的稳定性是鸣叫计数法的前提,B正确;
C、鸣叫计数法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进而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即该方法是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间差异性设计的,C正确;
D、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D错误。
故选D。
9. G蛋白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质内信号的中介,其信号转导过程如图。活化的G蛋白能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过量流到肠道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霍乱毒素使G蛋白失去活性
B. 霍乱毒素可能是一种GTP水解酶的抑制剂
C. 霍乱毒素阻断了细胞的正常信号转导
D. 霍乱毒素使人腹泻,大量脱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G蛋白的GTP水解酶会催化GTP的水解,进而分解成GDP和Pi,同时有能量释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GTP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A、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因而不能说明霍乱毒素使G蛋白失去活性,A错误;
B、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据此可推测霍乱毒素可能是一种GTP水解酶的抑制剂,B正确;
C、G蛋白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质内信号的中介,而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进而阻断了细胞的正常信号转导,C正确;
D、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能让G蛋白的GTP水解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过量流到肠道中,带走大量水分,使人腹泻,表现脱水,D正确。
故选A。
10. 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后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提高 B. 营养结构基本不变
C. 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 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详解】A、枸杞园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防风固沙能力增强,A不符合题意;
B、荒漠植被恢复成枸杞园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食物链和食物网增多,B符合题意;
C、枸杞园植被增多,保水能力上升,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C不符合题意;
D、枸杞园植被增多,垂直结构变得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因而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图是同一个人在2、5、20岁分别感染不同变异株流感病毒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效应,免疫学中称此现象为“原始抗原效应”。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根据此效应预测感染最新流行流感变异株后的病愈时间,正确的是( )
A. 流感阳过的人比没阳过的人好得快
B. 流感阳过的人比没阳过的人好得慢
C. 无法判断流感阳过的人与没阳过的人谁好得快
D. 打过流感疫苗的人一定比没打过疫苗的人好得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结合图示可知,不同的流感病毒可能含有相同的抗原类型,因此,同一个人在2、5、20岁分别感染不同变异株流感病毒后,其体内的抗体类型逐渐增多。
【详解】A、流感阳过人含有对抗流感病毒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因而比没阳过的人好得快,A正确;
B、一般情况下,流感阳过的人含有对抗流感病毒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因而比没阳过的人好得快,B错误;
C、根据图示的结果可判断流感阳过的人与没阳过的人谁好得快,C错误;
D、由于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打过流感疫苗的人未必一定比没打过疫苗的人好得快,D错误。
故选A。
12. 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许多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而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是密切相关的,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数目多于神经胶质细胞
B. 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 动作电位到峰值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
D.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故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神经元数量,A错误;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外包有髓鞘,树突外没有髓鞘,B错误;
C、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当动作电位到峰值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仍低于膜外,C正确;
D、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但不是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也可能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的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13. 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社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它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挑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我国,可通过生殖性克隆解决一些夫妇的不孕不育问题
B.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HIV以获得安全、性能良好的载体
C. 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就应全面禁止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
D. 将蛋白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同转入受体细胞利于基因表达产物的提纯
【答案】B
【解析】
【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在我国,可通过试管婴儿解决一些夫妇的不孕不育问题,A错误;
B、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HIV,使HIV失去致病性,但HIV侵染细胞的特性,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所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HIV以获得安全、性能良好的载体,B正确;
C、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发展有利的一面,限制危害的一面,不能因噎废食,C错误;
D、将蛋白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同转入受体细胞,蛋白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会一起表达,表达出来的蛋白酶可能会水解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不利于基因表达产物的提纯,D错误。
故选B。
14. 某同学用小球模拟红绿色盲基因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分布:向甲容器中放入10个红球代表B基因,5个白球代表b基因,再放入15个蓝球;向乙容器中放入若干红球和白球。从两个容器中随机各取出1个球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小球放回原容器摇匀,重复多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乙容器中可放入10个白球和20个红球
B. 甲容器代表的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1/3
C. 乙容器代表的女性群体中,色盲频率为1/18
D. 用该模型模拟出子代女性色盲的概率为1/18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意分析,向甲容器中放入10个红球代表B基因,5个白球代表b基因,再放入15个蓝球;这里的篮球表示Y染色体,即甲容器中代表的是男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则乙容器中应该代表女性群体中卵细胞的种类和比例,根据甲中的红球和白球的比例可推测,其中可放入红球和白球的比例分别为10和5个。
【详解】A、根据甲容器中放入10个红球和5个白球可推测,乙容器中可放入10个白球和20个红球,因为红绿色盲基因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基因频率是相等的,A正确;
B、甲容器中放入甲容器中放入10个红球代表B基因,5个白球代表b基因,可见代表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B正确;
C、乙容器代表的女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1/3,C错误;
D、用该模型模拟出子代女性色盲的概率为1/3×1/3×1/2=1/18,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B
对培养皿中酵母菌活菌数量进行计数
待菌落数稳定后再计数
C
调查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平均取样、多次取样并计算平均值。
【详解】A、预实验可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但可根据预实验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A错误;
B、若菌落数没有稳定计数,会漏掉没有长出来的菌落,计数的结果会有误差,B正确;
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而且调查的人群足够大,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C正确;
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通过观察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可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
故选A。
16.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参与血糖的调节,下列对于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
B.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
C. 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分解
D. 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有:能促进血糖水平上升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而胰岛素是唯一一个降血糖的激素。
【详解】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它参与血糖的调节,其主要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同时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另外还可促进蛋白质分解,进而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使血糖水平上升,即C正确。
故选C。
17. 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适量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与去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 与保留芽的豌豆苗相比,去芽的茎节段中GA20的含量较低
C 若用较高浓度乙烯处理豌豆苗,有生物活性GA1含量下降,茎段伸长被抑制
D. 若用适宜浓度IAA处理豌豆苗,能抑制无生物活性GA的合成,促进茎伸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乙可知,适量生长素抑制了GA8、GA29的生成,促进GA1和GA20的生成,从而起到存进伸长的作用。
【详解】A、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保留芽的茎节段中生长素含量高,根据图乙分析,GA8的含量较低,A正确;
B、与保留芽的豌豆苗相比,去芽的茎节段中生长素含量较低,根据图乙分析,GA20的含量较低,B正确;
C、若用较高浓度乙烯处理豌豆苗,乙烯和低浓度生长素作用相反,有生物活性GA1含量下降,茎段伸长被抑制,C正确;
D、根据图乙,添加适量生长素抑制了GA8、GA29的生成,促进GA1和GA20的生成,D错误。
故选D。
18. 某研究小组将玉米叶肉细胞置于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内进行相关研究,实验数据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N点时刻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 M至N时段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部位不止线粒体和叶绿体
C. 根据黑暗阶段曲线推测,该玻璃罩内应是恒温的
D. N点时刻氧气含量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OM阶段,容器处于黑暗环境中,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氧气的含量下降;MN阶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氧气含量上升;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N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浓度不变。
【详解】A、OM段玉米O2含量下降,处于黑暗环境中,只进行呼吸作用;MN段,O2含量上升,说明光合速率强于呼吸速率,N点后O2浓度不变,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A错误;
B、M至N时段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部位不止线粒体和叶绿体,还包括细胞质基质,B正确;
C、黑暗阶段曲线是直线下降,说明呼吸速率不变,推测该玻璃罩内应是恒温的,C正确;
D、密闭的容器内,在MN段光合速率一直大于呼吸速率,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N点时刻氧气含量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CO2,D正确。
故选A。
19. 异常联会不影响交叉互换及配子的存活,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突变,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基因组成种类最多为( )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1)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则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①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或不含A、a,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可形成基因型为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为A或a的精子;(2)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未发生交换,③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或不含A、a,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可形成基因型为AA、aa和不含A、a的精子;④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或aa,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为A或a的精子;综上所述,精子的基因组成包括AA、aa、Aa、A、a和不含A或a,共6种。
故选C。
20.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不考虑XY同源区的情况)。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B. 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不能被MstⅡ识别
C. 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D. 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Ⅱ8携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根据无中生有女,必为常隐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在不考虑XY同源区的情况下,根据Ⅰ5的电泳结果和性状表现可推测,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Ⅱ3患病而Ⅰ1和Ⅰ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Ⅰ5的电泳结果和性状表现推测,乙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电泳结果,Ⅱ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Ⅰ1和Ⅰ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且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Ⅱ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Ⅱ识别,B正确;
C、Ⅰ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Ⅰ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
D、Ⅱ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Ⅱ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纸质文物的研究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纸上的文字图画,其表面的微生物也能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如藏书环境中特有的微生物能帮助古籍保护研究人员追溯藏书的流通路径,一些出土文物中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微生物(尤其是致病性微生物)可以提供特殊的考古信息等。从纸张中获取分离微生物需要相关生物技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纸张、印刷古籍的环境和储藏环境中的微生物会沾染到纸张上,形成最初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合成________酶的微生物会在纸张上占据优势,使纸张上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人类的活动、________(答两点)
(2)纸质文物表面微生物的通常获取方法为:
①用无菌棉拭子蘸取适量的润湿液,在纸表目标区域采集微生物样品;
②将无菌棉拭子头轻轻在培养基平板上用________法接种;
③将接种后的平板________(填“正”或“倒”)置于25~28℃环境中培养3~5天,观察长出的菌落;
④进一步分离纯化,在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________一般就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3)过去一般采取研究哪里采集哪里的原则对纸质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即针对一块霉斑、水渍、色斑、虫蛀等区域单一采样,导致纸表正常区域的微生物常常被忽视。我们可以借鉴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用________法对纸张进行全面取样,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
【答案】(1) ①. 纤维素 ②. 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纸张存放环境的变化。
(2) ①. 平板划线 ②. 倒 ③. 单菌落
(3) ①. 样方 ②. 随机取样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小问1详解】
生产纸张、印刷古籍的环境和储藏环境中的微生物会沾染到纸张上,形成最初的微生物群落。而纸张中的有机物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会在纸张上占据优势,使纸张上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人类的活动、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纸张存放环境的变化。
【小问2详解】
②将无菌棉拭子头轻轻在培养基平板上用平板划线法接种,这样可获得单菌落;
③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于25~28℃环境中培养3~5天,观察长出的菌落,这样不至于使冷凝水滴落到菌落上,影响菌落的观察。
④在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单菌落一般就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并可根据菌落的特征进行鉴别。
【小问3详解】
过去一般采取研究哪里采集哪里的原则对纸质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即针对一块霉斑、水渍、色斑、虫蛀等区域单一采样,导致纸表正常区域的微生物常常被忽视。因此为了获得正常区域的菌种,我们可以借鉴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用样方法对纸张进行全面取样,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便获得相对可靠的数据,排出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 春天来了,又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时节,但自然界也有少数植物的花瓣为绿色。有研究者研究了某种突变型拟南芥绿色花瓣发育的机制,结果见图1、2、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花瓣发育的过程。从成分上分析,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由于细胞中的________减少。对成熟后野生型和突变型花瓣远端细胞的叶绿体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如图2。从结构上分析,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由于________。
(2)有研究发现TCP4基因是影响花瓣颜色的关键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先将TCP4基因插入________________中,再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TCP4基因整合到突变型拟南芥的________上,可使上述突变型拟南芥恢复为野生型。
(3)已知基因PORB是叶绿素合成酶基因,基因PAO是叶绿素分解酶基因。为获得叶绿素合成和分解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者提取了野生型花瓣远端(甲)、野生型花瓣近端(乙)、突变型花瓣远端(丙)、突变型花瓣近端(丁)的细胞的________(填“总DNA”、“总mRNA”、“叶绿素合成酶和分解酶”)进行了定量PCR,结果如图3。结合(2)、(3)结果推测突变型花瓣始终保持绿色的机制是________(填入合适选项)
A.TCP4基因的缺失,抑制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
B.TCP4基因的缺失,促进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
C.TCP4基因的缺失,减弱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
D.TCP4基因的缺失,增强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
(4)传粉者会影响被传粉植物的进化,从该角度分析,绿色花瓣在自然界中不常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②. 叶绿体类囊体减少
(2) ①. Ti质粒的T-DNA ②. 染色体DNA
(3) ①. 总mRNA ②. C
(4)绿色花瓣干扰了传粉者对花和叶的识别,进而降低了传粉率,使得绿色花结实率下降,因而导致控制绿色花的基因频率下降
【解析】
【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其中农杆菌转化法是利用了其中的Ti质粒中含有的可转移DNA的特性实现的。
【小问1详解】
图1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拟南芥花瓣发育的过程。从成分上分析,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由于细胞中的叶绿体色素减少,因为植物的绿色是由于叶绿体色素呈现出来的。对成熟后野生型和突变型花瓣远端细胞的叶绿体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如图2。根据图示可知,野生型花瓣远端由绿变白是因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减少引起的。
【小问2详解】
有研究发现TCP4基因是影响花瓣颜色的关键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先将TCP4基因插入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中,以便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即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TCP4基因整合到突变型拟南芥的染色体DNA上,可使上述突变型拟南芥恢复为野生型,即恢复远端花瓣的白色状态。
【小问3详解】
已知基因PORB是叶绿素合成酶基因,基因PAO是叶绿素分解酶基因。为获得叶绿素合成和分解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者提取了野生型花瓣远端(甲白色)、野生型花瓣近端(乙绿色)、突变型花瓣远端(丙绿色)、突变型花瓣近端(丁绿色)的细胞的总mRNA进行了定量PCR,这样可以检测出这些细胞中进行表达基因的差异,结果如图3。结合(2)、(3)结果可推测突变型花瓣始终保持绿色的机制。
A、TCP4基因是影响花瓣颜色的关键基因,对比甲和丙、乙和丁的结果可知,TCP4基因的缺失,叶绿素分解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说明TCP4基因抑制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但无法解释变绿的机制,A错误;
B、TCP4基因是影响花瓣颜色的关键基因,对比甲和丙、乙和丁的结果可知,TCP4基因的缺失,叶绿素分解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说明TCP4基因抑制了叶绿素分解酶的表达,但无法解释变绿的机制,B错误;
C、对比甲和丙的结果可知,TCP4基因能抑制了叶绿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因此TCP4基因的缺失减弱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因而花瓣变绿,C正确;
D、对比甲和丙的结果可知,TCP4基因能抑制了叶绿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因此TCP4基因的缺失减弱了对叶绿素合成酶表达的抑制,D错误。
故选C。
【小问4详解】
传粉者会影响被传粉植物的进化,绿色花瓣的存在使得传粉者无法区分花瓣和叶片,因而导致传粉率下降,不利于受精过程的完成,因而使开绿色花基因频率的下降,所以在自然界中绿色花不常见。
23. 新冠病毒竟然是友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该报道中的结论是基于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鼻部吸入新冠刺突蛋白S1可缓解肺癌发展》。该研究使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1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实验:首先培养肺癌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除了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加了一定浓度的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细胞瓶放在37℃的________中培养。随后用刺突蛋白S1处理肺癌细胞并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________。
(2)小鼠体内实验:流程如图2,实验结果如图3。其中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长时间对小鼠进行NNK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3)对比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结果发现刺突蛋白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推测原因可能是刺突蛋白S1引起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激活。为了进一步确认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到底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还应增加一组对照为NNK+________。
(4)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足以证明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抗生素 ②. 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 ③. 刺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大的促进凋亡效果好。(答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即可)
(2)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诱导肺部肿瘤产生)
(3) ①. 免疫监视 ②. 等量其他外源蛋白
(4)不合理(1分) 自变量不同,媒体报导中的自变量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论文中的是刺突蛋白S1,刺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对照设置不合理,结论不可靠(与不合理偶联,从自变量或实验设计角度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过程中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小问1详解】
培养动物细胞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肺癌细胞需要提供适宜温度和维持培养液的pH,因此要放在37℃的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根据题干“新冠刺突蛋白S1可缓解肺癌发展”及图可知,刺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所用的刺突蛋白的浓度增大,其促进凋亡的效果越明显。
【小问2详解】
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是致癌物,用其长时间处理小鼠目的是诱导小鼠肺部肿瘤产生,即侯建肺癌小鼠模型。
【小问3详解】
由题干“刺突蛋白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可知,在体内环境下,刺突蛋白S1激活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进而识别和杀伤以及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为探究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还应该设计一组对照:NNK+等量其他外源蛋白,若实验组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量大于对照组,说明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确实是因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的作用。
【小问4详解】
由题干“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可知,其自变量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论文中自变量为刺突蛋白S1处理的浓度,二者不是同种变量,刺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无法做出上述推测,因此结论并不可靠。
2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研究者发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B两种鼠挖的洞不一样。A鼠的“家”堪称鼠中豪宅:洞的一端有着一条长长的入口通道,在洞的另一端还有一条几乎打通到地面的逃生通道,以备逃跑。而B鼠的洞则十分简陋,入口很短,也没有逃生通道。研究者将两种鼠杂交,得到的F1再与B鼠回交,得到272只F2,发现F2挖的洞有4种(如图所示),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136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
(1)A、B两种鼠生活的环境不同,一种生活在地面有良好遮蔽物的草原和森林地区,另一种生活在沙丘地带。推测生活在草原森林地区的是________鼠,生活在沙丘地区的是________鼠。
(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和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让F2自由交配,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占比为________。
(3)为确定挖洞行为所涉及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用高通量苯酚-氯仿法提取亲本、F1、F2所有鼠的DNA。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依据氯仿的特性。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氯仿后混匀能看到白色絮状物,下列步骤能提到纯净DNA的是________(填入合适选项)
A. 提取白色絮状物
B. 提取白色絮状物,用酒精洗涤
C. 弃白色絮状物,提取下层液,用酒精析出DNA
D. 弃白色絮状物,提取上层液,用酒精析出DNA
【答案】(1) ①. B ②. A
(2) ①. 不能 ②. 1 ③. 3 ④. 7/16 (3)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A、B两种鼠生活的环境不同,一种生活在地面有良好遮蔽物的草原和森林地区,另一种生活在沙丘地带。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推测,生活在草原森林地区的老鼠由于有良好的遮蔽物,因而其挖洞比较简陋,即生活在草原和森林地区的是B鼠,而生活在沙丘地区的老鼠由于没有遮蔽物,因此需要挖洞较深,因而生活在沙丘地区的是A鼠。
【小问2详解】
实验结果表明,F1均表现为长入口,且有逃生通道,说明长入口和有逃生通道为显性,F1再与B鼠回交,得到272只后代,发现F2挖的洞有4种,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136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即长入口∶短入口=1∶7,有逃生通道∶无逃生通道=1∶1,因此不能确定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和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根据两种性状的比例可推测,控制有无逃生通道的基因最可能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控制入口长度的基因最可能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1+7=23,若让F2自由交配,若控制挖洞的基因用A/a表示,则F2中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1,即群体中两种配子的比例为A∶a=1∶3,则F3中会挖逃生通道(A_)的鼠占比为1-3/4×3/4=7/16。
【小问3详解】
为确定挖洞行为所涉及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用高通量苯酚-氯仿法提取亲本、F1、F2所有鼠的DNA。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依据氯仿的特性可推测,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氯仿后混匀能看到白色絮状物,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为氯仿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为了得到DNA需要弃掉白色絮状物,又知氯仿密度大于水,且与水和DNA均不相溶,因此需要取上层液,而后根据DNA不溶于酒精的特性让DNA析出,即D正确。
故选D。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共1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期中)生物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检测(期中)生物试题(PDF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