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精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45286/0-16952023361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精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45286/0-16952023361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精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45286/0-16952023361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精练,共7页。
课题 1.1声音是什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必做题:1.由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我们称发声的物体为 。2.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 )A. 手指的振动 B. 嘴唇的振动 C.笛子的振动 D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3.学校运动会赛道上,爱米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奋力冲刺。“加油”声是由同学们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爱米耳中的。4.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悬挂在广口瓶内,逐渐抽出瓶内空气,听到电铃的声音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知瓶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填“大”或“小”),进而推理如果瓶内抽成_____后,就听不到电铃声音了。 5.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6.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7.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在月球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8.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 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从 中传来,最后听到声音从 传来。9.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0.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11.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方式传播,当它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它叫 。1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发生反射,会产生_____。当障碍物离发声体距离大于17m,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经过_____s以上,回到耳朵人才能听到该声音。(已知:=340m/s)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选做题1.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小宇无意识的敲了一下桌子,桌子上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音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水……鱼 B.桌子……水……鱼.C.桌子……空气……水……鱼 D.桌子……鱼缸……水……鱼4.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 D.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5.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被学生挡住 B.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相差的时间不到0.1s D.根本就没有回声6.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 1.6s 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 340m/s 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 7.看图说理:(1)观察图a能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b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图a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图b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
课题 1.2乐音的特性 班级 姓名 一、必做题:1.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2.牛的叫声和蚊子“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叫声振幅小,频率高 B.牛叫声音调高,响度大C.蚊子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声是振动产生的,蚊子“叫”声不是3. 下列加点字中,不是用来描述响度的是( )A. 生活中常说“响鼓也得重锤敲” B. 深夜了,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些C. 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 D. 在元旦联欢会上,小王同学“引吭高歌4.正在拉二胡的同学,不断用左手指上下按压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B.为了获得更好音色C.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D.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5.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医生主要是根据( )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6.如图所示,到医院看病,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跳的声音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7.如图1所示是一组研究声音的实验情景图,从情景图中的现象可以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越用力敲鼓,鼓声就越响;扬声器声音越响时,纸片跳动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 越大,响度越大。8.将一根吸管的一端压扁后,按图所示方法剪去两角,再将这端放入口中,吹出声音来,逐渐剪短吸管,吹出的音调将 (选填“变高”、“变低”)其原因是吸管越短,振动的频率就越 (选填“高”、“低”) 9.发声体每秒振动的_______叫做频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的__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___.某人心跳频率为1.2Hz,则每分钟心跳_______次. 1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 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二.选做题1.把橡皮筋绷在直尺上,用两支铅笔将橡皮筋垫起拨动橡皮筋产生声音,下列操作能改变声音响度的是( )A.改变橡皮筋的粗细程度 B.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C.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力度 D.改变铅笔之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 ”4“”个音调,你觉得声源是 ___________ ,则吹出“”声的瓶子序号是 ___________ ;如果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发出“”“”“ ”“”个音调,则瓶子对应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了四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A、B、C、D所示。A. B. C. D.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四个波形图中,响度较大的是 ________ 两图,音调较高的是 ___ 两图。5.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同学们也会面临着说话声音的变化,变声后女同学的声带会变得短而薄,发声的______会变得高而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嗓子,比如不要大声喊叫,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大。(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6.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_____;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____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苏科同步作业--004 噪声及其控制 班级: 姓名: 小华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认为: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度,以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⑴如果小华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填字母。⑵如果小华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填字母。⑶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是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⑷小华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她选择了编号为C、E两根琴弦,请把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填完整。(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大 B.发声体振幅较大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C.凡是音乐都不属于噪声 D.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噪声检测仪,这是测定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下列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将教室的窗户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 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在校园绿化带多植树( )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摩托车安装消音器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_____________减弱、②在______________减弱、③在_____________减弱。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其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甲/乙)图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 第9题 图书馆的墙壁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从声音的特征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一些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68,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当附近有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会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dB。如图所示是手机工具箱的一款工具,你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 仪,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此时的环境 休息(填“适合”或“不适合”).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