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综合训练题
展开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 ”形
B. 达到 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 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相同的种群 值也可能不同
2. [2023江苏苏州常熟中学高二统考期末]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多B. 第6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C. 第 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D. 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3. [2023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下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是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用样方法可以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B. 每天定时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的数量
C. 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相同
D. 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4. 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 在种群数量增长的“ ”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D. 采用每天定时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5. [2023江苏泰州中学校考一模]下图图一表示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的实际个体数量,图二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A. 图二中曲线 增长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B. 图一中最接近“ ”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
C. 图二中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呈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比较图二中两条曲线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
6. [2023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其中某次样品稀释倍后,在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B. 加样液之前,需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试管刷清洗
C. 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 个再计数
D. 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 个/
7. [2023山东济宁期末]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某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四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这四年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调查期间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年调查期内,最少种群数量出现在丙时间
B. 乙时和丁时的种群密度相等
C. 甲乙时间段内,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 乙丁时间段曲线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
8.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形曲线增长(如图中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形曲线增长(如图中乙曲线)。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 点
B. 若乙表示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 点的增长速率为0
C. 若乙表示蝗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 点之后
D. 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9. 科研工作者为了检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 ”形增长
B. 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 天后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 ,其中 为1.5
C. 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D.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10. [2023江苏徐州高二校考期末][多选]在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时,常将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作 。如表是科学家根据某草原中野鼠种群在1992年到2012年数量变化计算所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96年野鼠种群数量与2002年野鼠种群数量相同
B. 2008年,该草原中野鼠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 2002年到2008年,推测野鼠种群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D. 预测野鼠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
11. 种群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的净补充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该种群的数量变化
B. 该种群呈“ ”形增长, 点时的种群数量最多
C. 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的年龄结构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 在 点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能力素养提升练B级
12. 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 时间段,甲种群增长符合“ ”形曲线
B. 甲种群在 时刻种群数量最大
C. 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 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D. 乙种群的数量在 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13. [2022江苏淮安月考调研][多选]右图表示的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 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
B. 图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值)为
C. 当种群数量处于 值时,该种群生物种内斗争最激烈
D. 若要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后期变化,主要依据是 之间的差值
14. [2023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黑山羊的(值-种群数量)/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 ( 值-种群数量)/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
C. 过程中黑山羊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大而减小
D. 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值
15. [2023山东日照期末]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后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 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
(2) 该生物种群在图甲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图乙上的时间点为。
(3) 二化螟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通常采用农药来进行防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块的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记录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调查,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调查二化螟种群密度选用样方法而不选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
16. [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培养液;实验B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1) 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应采用,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措施,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你计数的原则是。
乙
(2) 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种群增长的“”形曲线和“”形曲线属于(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 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在前。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
(4) 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
(5)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计数室的某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 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 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
D. 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2. A
[解析]在年之间种群数量的 值一直大于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在第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因此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项正确;在第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时,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因此第9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6年,项错误;在第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即第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项错误;在第年间,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因此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相同,项错误。
3. C
[解析]用抽样检测法可以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项错误;取样时要将培养液翻转倒置混匀,测定酵母菌细胞的数量,项错误;时两批次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不同,因此营养物质剩余量不相同,项正确;批次中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酵母菌不可能在时密度与批次相同,项错误。
4. C
[解析]在种群数量增长的“”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项错误。
5. C
[解析]图二中的曲线是“”形增长曲线,该增长类型的特点之一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项正确;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实际个体数高出很多,即此时甲种群的环境较为理想,故最接近“”形增长模型的是甲种群,项正确;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呈增长型,项错误;比较图二两条曲线的走势和斜率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项正确。
6. D
[解析]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会使该试管培养液逐渐减少,项错误;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他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在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专用的擦镜纸小心擦洗,不能用试管刷清洗,项错误;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个再计数,项错误;此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是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计数室的规格为,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个/,项正确。
7. D
[解析]图中值都大于0,说明这四年时间内,种群数量持续增长,说明开始调查初期,即甲时种群数量最少,项错误;图中值都大于0,说明这四年时间内,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显然乙时的种群密度小于丁时,项错误;甲乙时间段内,值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项错误;乙丁时间段,值先下降后上升,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因此,上述变化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项正确。
8. B
[解析]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是点之后、点之前,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左右,项错误;点种群数量达到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项正确;防治蝗虫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速率较低时,所以应在点之前进行,项错误;同一种生物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值会上升,项错误。
9. C
[解析]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形增长,项错误;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其中 为,项错误;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项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值),此时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应在(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之前进行防治,项错误。
10. ABC
[解析]年至2002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故1996年野鼠种群数量比2002年野鼠种群数量大,项错误;2008年之后,,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故2008年该草原中野鼠种群数量并未达到环境容纳量,项错误;2002年到2008年,,推测野鼠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项错误;预测野鼠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项正确。
11. B
[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项正确;种群呈“”形增长,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多,项错误;种群密度从到,种群净补充量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点时净补充量为0,种群数量达到稳定,年龄结构为稳定型,项正确;点时种群数量最多,在该点捕捞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项正确。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12. C
[解析]图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符合“”形曲线增长规律,项正确;时刻对应“”形曲线中的值,即甲种群在时刻种群数量最大,项正确;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防治应该在有害动物数量较少时进行,且越早越好,如图中的之前,项错误;乙种群在时间段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所以其数量在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项正确。
13. BCD
[解析]种群数量在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点在以后,故图中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项正确;由图可知,图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值)为之间的值,项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一般大于值)时,该种群生物种内斗争最激烈,项错误;若要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后期变化,主要依据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值,项错误。
14. ABC
[解析]在形增长曲线中,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呈负相关,项错误;(值-种群数量)/值越大,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项错误;增长率是增长量除以初始量,题中增长率无法计算,项错误;值是环境可以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值时,(值-种群数量)/值,即与横轴的相交点,点最接近横轴,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值,项正确。
15. (1) 迁入率和迁出率
[解析]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图甲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2) “”形;
[解析]图甲所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定值,故数量增长模型为“”形。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增长率为0,数量不再增加,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图乙上的时间点为。
(3) 16只/; 二化螟的活动能力很弱,活动范围小
[解析]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只·m-2),调查二化螟的种群密度时,由于二化螟的活动能力很弱,活动范围小,故常采用样方法,而且在选取样方时应注意随机取样。
16. (1) 抽样检测法; 稀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解析]对一支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故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对培养液稀释处理;酵母菌计数原则是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故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个。
(2) Ⅲ、Ⅰ、Ⅱ、“”形; 数学
[解析]实验组(培养液)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Ⅲ;实验组(培养液并在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适宜,值增加,如曲线Ⅰ;实验组(培养液并仅在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适宜后,值增加,然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Ⅱ;实验组为理想条件,如“”形曲线。故实验、、、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Ⅲ、Ⅰ、Ⅱ、“”形曲线;种群增长的“”形曲线和“”形曲线属于数学模型。
(3) 血细胞计数板; 加盖盖玻片; 减少实验误差; 平均值
[解析]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血细胞计数板;操作时,应该先加盖盖玻片,再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做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取其平均值,进而减少实验误差。
(4) 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
[解析]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导致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即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
(5) B
[解析]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的原则,该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项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项正确;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项错误;制片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项错误。
年份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1
1
1
0.75
0.60
1
年份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
1.25
1.75
2
2
2
—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
1
1
1
1
1
1
二化螟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堂检测,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一练,共1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后测评,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