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15页。
    3章测评(用时: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23江苏苏州常熟中学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B. 能量流动不都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但都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C. 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由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三个环节构成D.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进行都依赖于食物链和食物网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B. 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D.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3. [2023江苏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高二校考期末]辽宁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天然形成的河流、沼泽和沟塘,植被茂密。如图为蒲河水体中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小球藻和分解者B. 构成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如果该生态系统发生水华引起了沉水植物大量死亡,直接原因是水体中产生了大量的毒素,杀死了沉水植物D. 假设该食物网中小球藻同化的能量中比例为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河蚌,其余全部提供给水虱,要使河蚌同化的能量增加 ,至少需要消耗小球藻同化的能量为4.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生产者、甲、乙、丙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 大力增强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 经过程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的有机物中D. 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5. 科研人员通过海马海底摄像功能,发现了海马冷泉生态系统。冷泉其实是海底之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产生的一些流体组分在海底表面的溢出。由于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组分,可给一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细菌和古菌)提供丰富的养分,它滋养了包括从海底菌席等微生物到海底贝类、蟹类、海虾类等高等生物的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 海底菌席等微生物和海底贝类、蟹类、海虾类构成了生物群落C. 细菌和古菌能够利用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组分合成有机物D. 海马冷泉这一特殊生态系统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没有生产者6. 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变温动物的 的值一般高于恒温动物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     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图中7. 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B.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蚯蚓种群数量达到 ,种内竞争最激烈D. 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8. 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 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9.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其余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玉米地荒地湖泊湖泊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量/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A. 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B. 4个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C. 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D. 两个湖泊中的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 被摄入鱼体内10.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一段时间内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 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D. 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11. [2023山东临沂期末]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荔枝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平腹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当荔枝椿象吸食荔枝的嫩芽时至少获得 的荔枝同化量B. 自然选择导致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具有相同的生态位C. 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信息传递来调节D. 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12. 在碳循环中,连通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⑦ C. ②③,⑤⑥⑦ D. ①③,④⑥⑦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选对但不全的得2,有选错的得0分)13. 某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的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经雨淋进入土壤,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趁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B. 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 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D. 火灾后的山坡发生了初生演替14. 某自然保护区处于缓慢恢复阶段,人工投入了较多的物质和能量。为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生存情况,科研机构对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生物类型能量类型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1 2102562 933868初级消费者25288564A192次级消费者6323B1968三级消费者18C10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 流入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为C. 表中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119C的数值为3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 塞罕坝的自然治理是我国在环境恢复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塞罕坝人民遵循适地适树的理念,选择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多样化树种,打造百万亩异龄、复层、混交样式的近自然森林,实现森林自我调节、更新和演替,最终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林场内种群密度的改变主要受温度、食物等因素影响B. 多样化的树种配置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C.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发生的是初生演替D. 异龄、复层的造林方式有助于提高林场的自我调节能力16. 孝感地区盛产板栗,但板栗的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区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板栗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利用B. 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 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中能量的循环利用D. 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通常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44分)17. 14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2 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 若蛇的食物有来自蛙,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稻;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18. [2023江苏镇江崇实女子中学高二校考期末]15分)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 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填成分),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2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与贝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3 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原因是。4 如图为其中能量[单位为]流动过程示意图,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流向C的能量包括自身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中的能量。19. 15分)在某海水立体养殖的深海网箱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中层养殖以细小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的牡蛎、扇贝和以小鱼、贝类、有机碎屑为食的黑鲪、六线鱼,底层养殖以底栖藻类、生物遗体残骸、有机碎屑为食的海参。深海网箱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如下图所示,表示营养级,各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1 研究人员将深海网箱作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依据是。2 图中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由的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营养级生物的摄食量中均有一部分未被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最终去向是。3 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立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   3章测评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D[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项正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不都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如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项正确;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传递途径(信道)和信息受体,项正确;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依赖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不都是依赖于食物链(网)来传递的,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项错误。2. D[解析]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可被分解者获取,项错误;消费者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不属于消费者的同化量,项错误;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项错误;增加食物链可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减少病虫害,项正确。3. D[解析]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项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华,蓝细菌等大量繁殖消耗水体氧气,沉水植物缺氧死亡,项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其同化的能量中比例直接给河蚌,比例通过水虱传给河蚌,设至少需要消耗小球藻的同化量,则,整理后项正确。4. B[解析]图中甲为大气中的,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大气中的库、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①②分别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大力增强过程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缓解温室效应;为消费者的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不能加强过程5. C[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化能自养微生物,是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无机物中的化学能而不是光能,项错误;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包括海底菌席等微生物、海底贝类、蟹类、海虾类和化能自养微生物等,项错误;细菌和古菌是化能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组分合成有机物,项正确;海马冷泉这一特殊生态系统有分解者、消费者和生产者,项错误。6. A[解析]与恒温动物相比,变温动物不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有机物的积累量较多,值高,项正确;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项错误;在 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是未被狼同化的能量,是兔同化能量的一部分,属于,兔粪便中的能量是项错误;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路,一是被同化,二是存于粪便之中不被同化,故图中项错误。7. 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农家肥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和矿质元素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种群数量达到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竞争最激烈,种群数量在,种群增长速率最大。8. C[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项错误;图中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项错误;鲤鱼和梭子鱼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项正确;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二、三、四、五营养级,项错误。9. D[解析]两个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这些植物接受的太阳能需要穿过水层,据此可推知,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项正确;4个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项正确;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因为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最高,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第一营养级不只有杂草,第二营养级也不只有鱼,故不能说杂草同化能量中的被摄入鱼体内,项错误。10. C[解析]由于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一段时间内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项错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项错误;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项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项错误。11. C[解析]能量传递效率为,发生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项错误;平腹小蜂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荔枝椿象的卵液,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寄生关系,二者的生态位不同,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所以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信息传递来调节,项正确;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项错误。12. B[解析]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则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返回非生物环境。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选对但不全的得2,有选错的得0分)13. AD[解析]由于该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子萌发,故调节的是种间关系,项错误;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项正确;灌木与它抑制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项正确;火灾后的山坡土壤中仍存有其他植物的种子和繁殖体,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项错误。14. AB[解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项错误。流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为项错误。表中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次级消费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三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项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同化量/第二营养级同化量项正确。15. ABD[解析]种群密度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冬季林场内种群密度的改变主要受温度、食物等因素影响,项正确;多样化的树种配置有利于增加物种的数目,可以提高物种丰富度,项正确;由于该区域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该演替是次生演替,项错误;异龄、复层的造林方式改善了群落中的年龄结构和垂直结构,大大提高了群落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林场的自我调节能力,项正确。16. BCD[解析]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说明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项正确;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因为有机肥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故有机肥的施入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项错误;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中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项错误;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通常靠人的作用,物种多样性低,自我调节能力弱,其稳定性不会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项错误。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44分)17. 1 水稻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观察题图可知,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 分解者;和无机盐3 45;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计算至少消耗的植物的量,应选择的能量传递效率。18. 1 消费者、分解者; 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等直接排放至海水中,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解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珠母贝可取食有机碎屑,是分解者,也可能捕食浮游动植物,是消费者,故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分解者,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意义在于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意义在于减少等物质直接排放至无机环境,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2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传统网箱养鱼的生态系统中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解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与贝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传统网箱养鱼的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3 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解析]分析贝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是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4 ; B粪便[解析]由题图可知,为生产者,为初级消费者,为次级消费者,为分解者。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自身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19. 1 深海网箱是由各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深海网箱属于一个生态系统。2 24017; 10110; 6.5; 被分解者分解后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解析]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加上有机饲料中的化学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饲料中的化学能为,所以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同化量来自的能量,由的传递效率为营养级生物的摄食量中均有一部分未被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最终去向是被分解者分解后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 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解析]海水立体养殖利用了群落结构的特点,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