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28分)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宇宙和太阳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地球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培优练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练习题,共8页。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2023盐城期末]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图。据此回答1~2题。
1. 图中甲表示的是( )
A. 莫霍面B. 软流层底部C. 上地幔顶部D. 古登堡面
2. 科学研究发现当地震波向下传播时,图中A、B、C三处地震波波速大小关系是( )
A. A>B>CB. B>A>CC. C>A>BD. C>B>A
[2023南通如皋市一中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阴影部分为岩浆的发源地)。据此回答3~4题。
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通过外核时,( )
A. 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下降B.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上升
C.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下降D. 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上升
[2023苏州期末]目前,地质工作者主要是利用人造声波(也称为人造地震波)进行地层信息勘探,推测海底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能从海底 1 500米处开采天然气。下图为“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据此回答5~6题。
5. “深海一号”所开采的天然气,位于( )
A. 软流层B. 地壳C. 上地幔D. 下地幔
6. 下列四幅人造地震波波速示意图中,最可能分布有天然气的是( )
A. B. C. D.
[2023山东聊城期末]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圈层示意图(图中有一处标注错误)。据此回答7~8题。
7. 小明绘制的地球圈层中,标注错误之处为( )
A. 地壳B. 软流层C. 外核D. 生物圈
8.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括全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是指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2023北京通州期末]如图为黄山云海雪景“同框”景观图。据此回答9~10题。
9. 云海、雪景“同框”,其所属的主要圈层依次为( )
①大气圈②生物圈③水圈④岩石圈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0. 图中( )
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B. 大气圈仅由气体组成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2023苏州常熟中学期末]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1~12题。
11. 火山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 ①圈层B. ②圈层C. ③圈层D. ④圈层
12.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大B. ②圈层最可能为固态
C. ③圈层横波不能通过D. ④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2023南通期末]小明同学把一块西瓜切成了如图所示形状,模拟地球内部圈层。据此回答13~14题。
13. 图中甲表示的圈层( )
A. 横波不能穿过去B. 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C. 由坚硬岩石组成D. 流动产生地磁场
14. 该示意图存在错误共有( )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
[2023河北邢台市二中期末]图1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连续面)示意图,图2为某次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回答15~17题。
图1
图2
15. 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层厚度分布不均匀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呈固态D. ④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16. 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
B. 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圈层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
C. 横波的速度比纵波快
D. 经过乙处界面,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减慢
17.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A
[解析]读图可知,甲界面应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故判断为莫霍面。故选A。
2.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C处位于地壳部分,波速较小,A处和B处位于地幔部分,B处深度大于A处,波速较大,故A、B、C三处地震波波速大小关系是B>A>C。故选B。
3. A
[解析]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3千米,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且大陆部分地壳更厚,因此可以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岩石圈的下部且位于地壳以下,③为软流层,④为上地幔。故选A。
4. C
[解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震波自上向下的传播过程中,当地震波通过外核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故选C。
5. B
[解析]海洋地壳厚度平均为5~10千米,由此可推测,从海底1 500米处开采的天然气,位于地壳。故选B。
6. 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波速大于横波,B、D错;A图中,人造地震波传到一定深度后,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明显下降,说明该深度有一明显的不连续面存在。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说明该不连续界面下可能为液态或气态,即可能有地下油气资源,C图横波没有消失,因此A对,C错。故选A。
7. B
[解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全部,示意图中软流层的标注错误,B符合题意。故选B。
8. C
[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 B
[解析]云海主要由水汽凝结而成,属于大气圈,雪景中的雪为固态水,属于水圈,①③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云海、雪景不属于生物圈与岩石圈,②④错误。故选B。
10. D
[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A错误;大气圈是由气体与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B错误;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正确。故选D。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11. C
[解析]火山喷出的炽热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图中③为地幔。故选C。
12. A
[解析]①圈层是地球中地核的内核,由于在地球最内层,内核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大,A正确;②圈层是地球的外核,以液态或熔融态物质为主,B错误;横波可以在固态物质中传播,③圈层是地幔,主要物质是以固态形式存在,横波可以在地幔中通过,C错误;④圈层是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D错误。故选A。
13. B
[解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图中甲位于上地幔上部,B正确;横波可以穿过软流层,A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C错误;地磁场的产生并非软流层流动导致,D错误。故选B。
14. C
[解析]图中莫霍面、古登堡面和岩石圈的位置标注错误,故该示意图存在3处错误。故选C。
15. A
[解析]从图中看,①为地壳,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厚度分布不均匀,A正确;②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B错误;③为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错误;④为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D错误。故选A。
16. B
[解析]图中甲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上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A错误;从图中看,地震波经过①②圈层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B正确;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C错误;图中乙为古登堡面,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
17. D
[解析]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位于大气圈中,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降落至地表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进入生物圈,火山灰沉降在地表或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岩石圈。因此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综合训练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共8页。